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梳理和分析庄子后学所作的《庄子》外杂篇的文本资料,便能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庄子》外杂篇之"德"论。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德"和"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德"的本质意蕴;其三是"德"的现实演变。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庄子后学所论之"德"即道德,明显不同于儒家意义上的道德,前者强调同一于生命本性,后者强调合一于人伦规范。毫无疑问,明辨庄子后学所论之"德",不但有助于准确理解《庄子》外杂篇的道德哲学思想,而且也有益于深刻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  相似文献   

2.
《庄子·大宗师》集中体现了庄子的道论思想,无论是"道"的本体建构,还是对"道"的体验,都离不开空间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陆湖二分和江湖两忘的空间对立给道论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道"自身所具有的空间属性也为主体所体验,从而生发出广阔的美学空间。从自然空间到主体空间,从空间体验到空间美学,庄子的道论不仅形成了规约古典美学的"心物"体系,更给后现代时期的空间转向提供了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3.
庄子宇宙观主要由“道”论和“气”论构成。相比《老子》“道”论的笼统粗略和神秘的特点,庄子“道”论细致明晰,具有经验可证的性质,是对于《老子》“道”的思想飞跃。庄子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质,本身不是“道”。因为万物皆“以息相吹”,每个人类个体人不能例外,吸气而生,闭气而亡。这与是否得“道”无关。万物的构成可能与气的不同种类以及组合排列相关。但是,气的运行所遵循的规律则是“道”。庄子宇宙观,虽然与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也有交叉和相似的地方,但显然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提出庄子精神是中国纯艺术的精神。但是 ,他把庄子的“道”视为中国艺术的最高意境 ;把《庄子》中得“道”者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把《庄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申为“道是美 ,天地是美 ,德也是美”。这些观点在思想和逻辑上偏离了现存《庄子》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思想 ,在观念和逻辑上造成混乱 ,因此 ,没有在本质上揭示《庄子》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庄子》中"道"的思想是对老子"道"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道"为世界的本原。"道"先于万物之初,无始无终,是"物物者"而引导万物的生成。虽然《庄子》中对"气"的论述不如"道"详细,但是,通过全书关于"气"的论述,可以发现,"气"是道化生万物的物质基础,道是气运化流转的内在推动力和引导,气的流化的依据是道的规定,气的运转形成了有形象的万物,而万物也因此具有了道的规定性,表现为物的各自属性。"气"在"道"的推动、引导、规范、规定下运转,并得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或现象界。由此存有论来看,道化生万物,万物由气而成,故"通天下一气耳",也因此,万物存在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有成有毁,有美有丑,有大有小,也有可与不可,然与不然,但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没有差别的。如此,就形成《庄子》美丑同一存在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宋明时期出现的本体功夫思想与儒学心性学说相连,《庄子》中也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以《庄子》文本为依托,从道本论、体道论与境界论入手,探寻庄子哲学本体即功夫的关系,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是庄子"以天合天"的理想形态。庄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至德之世"是庄子基于"道"的整体性视角建构的理想社会,建构的原因是现实社会"道"的缺失。人们对仁义道德、技术知识的过度推崇和依赖,导致了道"德"的衰变和社会的混乱。为使道"德"能复其初,社会整体能归于素朴和谐,庄子提出了丧我以明的齐物论、虚静待物的心斋论和离形去知的坐忘论三条解决路径。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接近于"道"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8.
老子"贵和"观是一种哲学辩证法,庄子"贵和"观是一种精神超越境界,老庄"贵和"思想奠定了《谿山琴况》论"首重者,和也"的哲学基础。受老庄"贵和"观影响,《谿山琴况》论"和"形成了"道技之和"、"虚静之和"、"无声之和"三方面特色;其论"和"始终追求器乐之于演奏者的最佳和谐状态与最高人生价值,它既是一种演奏技艺的和谐之美,也是音乐审美的"神韵"境界,更是人生逍遥的最高理想,它是中国器乐艺术"中和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齐物思想与“道”都是《庄子》的重要内容。在庄子齐物思想中蕴含着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不仅是动态的、立体的 ,而且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实现齐物思想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智到情感的统一。理解和把握这种思维模式 ,可以使《庄子》中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对更形象、深刻、系统地理解齐物思想乃至整部《庄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道"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范畴,究竟何为"道",古今有诸多观点。本文试图用"玉米"和"白菜"类比识别老庄之"道"。天道观中,老子侧重"道"为宇宙万物本源,庄子凸现"道"的世界万物整体;致知论中,老子视"道"为追思存在,庄子悟"道"为自由世界体验。天道观、致知论,老子强调"道"不同于物,俨如"玉米",留给大家美好的期望;而庄子强调"道"不与物二致,俨如"白菜",叶子与白菜同为一体,不舍不弃。"玉米"与"白菜"的区别可能就是老庄"道"之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之一,在言辞能否完全尽意、达道的问题上,先秦诸子总体上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但他们并没有逃避言和道的困境,而是积极探索一定的思维方式以意致道或者非常规的言说方式以表述道.文章着重论述"目击而道存"的思维方式和"正言若反"、"隐喻"等非常规言说方式.这些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使用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中,对"到+N+V"(如"到操场跑")和"V+到+N"(如"跑到操场")有多种不同分析.除了用在动词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范围的"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外,其他的"到"都应看做动词,因为"到"有明显的动词义,可用"V不V"的格式提问,可去掉后边的名词性词语,可以加"得"或"不"构成可能补语."到"在V前的是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之一,在动词后的是结果补语.  相似文献   

15.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16.
《中庸》最根本的旨意是阐释道自身及其表现。中庸和诚并不是道的众多特性中的某种特性,而是道自身的本性。这意味着,道就是中庸,道就是诚。作为如此,道一方面显现为天道,另一方面显现为人道。当从人道尽天道时,人也就是行走在中庸之道和诚之道上,并能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从原型批评的视点切入,从庄子之“道”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象征形象入手说明庄子之“道”的原型的象征意义,希望能从新的视角对庄学道体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8.
说“到家”     
"到家"是汉语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两种同形异构形式。本文重点讨论意义虚化的"到家",通过分析"到家"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以及"A/V到家"结构的特点,得出结论第二种形式的"到家"已经开始词缀化,并重新确定了"到家"的词类。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到家"的双重意义构成的双关用法。  相似文献   

19.
对老子以"贵柔"知白守黑"为代表的行为准则,人们往往给予"消极保守"的评价。其实老子并非真是消极保守、否定进取:其一,"道"本自然,不具备价值判断;其二,"德"存于社会,但人不能做到"立德","德"需以"道"为体,才能复归于真德;其三,老子更看重"道"的根源性、统一性、自然性、和谐性,因此万事万物、人的一切言行的正确与否最终都归于"道"的标准。老子哲学的积极本质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道德经>作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永恒不灭的经典,模糊美享悦了一代代读者.文学翻译中,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要将原文的美感真实地传递给译文读者,除了准确解读文本外,更要拥有模糊视野,运用模糊法则,视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本文以<道德经>中"道"和"无"为例,阐释模糊法则在实际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