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教(叫)"在近代汉语中有表示被动与使动的用法.本文讨论了"教(叫)"的这两种意思的源流及发展."教(叫)"的被动义由使动义转化而来.文中并以"教(叫)"和其他词为例说明,在汉语中使动句和被动句有互相转化的可能,转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两种句子形式相同,二是两种句子具有语义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谈重庆方言中表示能愿的“得”类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方言中表示可能、意愿、许可等常用“得”及含“得”的“得来、得起、得倒”等。除了“得”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外,其他几种都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能愿义。作为助词的“得来、得起、得倒”是由带可能补语的中补短语凝固而来。这几种说法有时可互换,但意义有所不同。“X得来”表示掌握了某种技能,因此有能力做某事,“X得起”泛指有条件完成或实现某个行为,“X得倒”则强调可能会或有能力实现,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3.
连动式和兼语式是汉语中的两种特殊句式.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连动式和兼语式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谓语.为方便,我们把连动式和兼语式之类不止一个动词谓语的句子统称为多谓语句.本文主要对多谓语句中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进行描写,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连动式与兼语式的界限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句子除了有字面意义外,还有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语境意义和会话含义。后两种意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种意义各有多种特定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重庆方言俚俗语看俚俗语与地方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俚俗语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既是地方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本文主要以重庆方言俚俗语为例,从方言文化、地理文化、人文文化三方面论述了俚俗语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报告了重庆市窗口行业普通话使用现状,各行各业人员对在窗口行业推广普通话的看法,在已推广普通话的单位所发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以及在推广中还存在的困难和阻力。本报告还针对重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重庆市窗口行业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方言的三字格重叠式名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方言中有一种结构独特的名词———三字格重叠式名词 ,有XYY和XXY两类。从造词方式看 ,有的是双音节重叠式名词与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 ,有的是双音节复合式名词或短语重叠其中一个语素构成 ,还有的是一个单音语素与一个不能成词的复音语素构成。三字格名词产生原因主要有 :利用语言中原有词或语素构造新词的需要 ,强调表意重点的需要 ,使话语具有某种修辞色彩的需要。本文还对三字格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音变现象等进行了描写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字本位”的提出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的认识的重要转折,但字本位强调的应该是词汇教学中对单个字的重视,而不能忽视或排斥词的教学。大量不能单独成词的汉字的存在,字义的不确定性,以词为单位的阅读认知,都使汉字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根据成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汉字教学应是两个层级的分析型教学:对合成词内部结构的分析,对单个字内部的部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重庆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方言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点。从其构成来看 ,除了具有单音节量词和一般的双音节量词外 ,还有重叠式量词。从其形态变化来看 ,有的量词可加后缀“子”和“儿” ,后者有表示主观少量的语法意义。量词结构也有一定的形态变化 ,可以加中缀“是” ,构成“M是M”的格式 ,以强调事物的形成状态来表示数量多 ;可以加中缀“打” ,表示主观多量 ;可以加后缀“家” ,使其具有确定“一M一M”这种格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使用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中,对"到+N+V"(如"到操场跑")和"V+到+N"(如"跑到操场")有多种不同分析.除了用在动词前表示时间或处所的范围的"到……"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外,其他的"到"都应看做动词,因为"到"有明显的动词义,可用"V不V"的格式提问,可去掉后边的名词性词语,可以加"得"或"不"构成可能补语."到"在V前的是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之一,在动词后的是结果补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