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礼文化中的人与自然之和谐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礼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和谐有序。其中,人与自然之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和谐的基础。“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礼法自然”是人对自然的领悟与仿效,“立中制节”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早期道家的自然概念蕴含双重内涵:一是根源性自然,来源于"自"这个词的"根源、原初、本始"义;一是自觉性自然,建立在"自"作为反身代词"自己"义的基础上.前者强调了一切事物根源于道的原初本性,是为"物之自然";后者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与自觉精神,是为"人之自然".早期道家十分重视人的自觉精神,强调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自觉遵守根源于道的一切事物之本性,从而实现了人之自然与物之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民性之"在"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西方国民性研究的根本缺陷,是缺失对国民性之“在”的形而上追问。国民性之“在”是本体论问题,它关注国民性的存在一般,而不是某种特殊的国民性之有无。这个问题的内涵有两个方面:其一,国民性是否存在?其二,如何确证国民性的存在?国民性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存在方式,它表征着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客观性和特殊性,就是国民性之“在”的本体根据。国民性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或者是“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而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正是民族文化特殊性的人格表征,赋予了国民性以普遍性的规定。国民性(或民族性),是由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被一同创造出来的,是世代积淀和不断内化、传承、嬗变的产物。因此,国民性不是类概念,而是集合概念;不是量的概念,而是质的概念,尽管它通常总是与多数人联系在一起。决定一种人格是否代表国民性,从根本上讲,不取决于它被多少人拥有,而取决于这种人格能否满足既定文化对人的内在要求,取决于这种人格是否表征了文化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5.
从儒道两家思想透视,"和"的传统内涵主要有宇宙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以及人的身心之和谐.宇宙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以及人的身心之和谐,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普遍和谐"的观念,这种"普遍和谐",即是"太和"."太和"是"和"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佛洛意德的“原欲升华”还是利维一史陀的“大脑创造文化”都反映了人本能动性是“文化”的首要本质。而文化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矛盾,各表层结构之间的矛盾,整个文化各层次“结构”与自然、人的生命创造力以及外来文化的挑战之间的矛盾等等的总和,决定着某一文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这述作之义 ,其核心即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释原则。这一连续性的内容 ,即自然与文明或质与文的连续。“质”或自然 ,是“文”的发展之合理性的界限。质、文之连续 ,亦即天人之合一。在这个意义上 ,“文”的“作”亦即“不作”。文化表现为一质、文之张力关系中的生命连续 ,同时 ,亦总是作为“传统”以此“不作”之“作”的方式活在我们之中的东西 ,这正是我们总能有所“作”的原创性之本。近代以来 ,文化的“断裂性”和历史“记忆的短暂” ,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文和精神资源积累与原创性的不足。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阐释原则 ,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以稼轩比昌黎,可启发人们对他们两人共同性的认识即分别在诗、词领域以“破体”别造新境。稼轩之“以文为词”如昌黎之“以文为诗”,这既根源于两人政治—文化性格的相近,也体现出“养气”、“积学”等文学观及“破体为诗”和“破体为词”之创作手法的相似。  相似文献   

9.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独特特征,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强调按照自然天道的规律治理国家,其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以文化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深厚历史根基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研究所纠结的问题,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普遍的方法论问题。出于"中国儒家重伦理"的历史认知,周作人呼吁在学术上应学习希腊"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果说"回到鲁迅"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回到周作人"也是必需的。道德不仅是认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周作人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道德学说,而在于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新喜 《江汉论坛》2001,2(11):35-37
生产力越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就越丰富,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就是对生产力内涵深刻变化过程的最经典的概括.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的意象式结构--以江湖与祠庙为中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汉光 《学术研究》2001,(6):124-129
江湖意象作为人格关怀的象征,映照八股科举制度下士子的种种人格,贯穿<儒林外史>的前半部分;祠庙意象作为社会关怀的象征,表现为真儒名士对政教人心的拯救,以及拯救失效后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和无奈,贯穿收煞<儒林外史>的后半部分.意象的转换体现出<儒林外史>创作不同阶段的创作构思转向.  相似文献   

14.
谭恩美在《百种隐秘感官》中营造的诡秘气氛具有特殊含义:姐姐琨实际上是妹妹奥利维亚的“种族影像”,即第二自我;通过琨为奥利维亚寻找记忆从而帮助她回归完整的自我这一贯穿全书的主线,作者暗示了重拾种族记忆和向祖居国的心理回归才是解决美籍华裔身份焦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诗学》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复兴是文艺复兴诗学勃兴的一个契机.诗学从阿奎那时代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到位居各类艺术中的"第一哲学",从被责为伤风败俗到有主教直接参与的社会移风易俗之必须,<诗学>的传布和阐释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树立古典权威和伸张民族俗语文学权利的不懈努力,看似形成一种"古今之争",但是当中的是非曲折,孰难一言了断.这在此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特里西诺、明屠尔诺和钦提奥的诗学著述中,足可见其端倪.如果说斯卡里格最终确立了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无上权威,那么突破古典主义的框架,就有待后来的卡斯特尔维特罗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论中“才”“法”矛盾的解决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群 《兰州学刊》2004,140(5):233-235
"才"和"法"这两个文艺创作论范畴有着天然的矛盾.中国古代文论家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方式.尚理法者,不大胜也不大败,尚才气者,非大胜则大败.这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实践中解决才法矛盾的最常见思维方式.大部分理论家则认为最恰当的创作原则是"敛才就法".相对于"敛才就法"理论的保守,有识之士所提出的"敛才于法"的观点则体现了中国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分析"从来"与"一直"这两个时间副词,在语义特征、句式特点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的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并不矛盾,劳动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关系在劳动中展开,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同时人的本质只能在关系中形成,不能从单个人来看,要从对象化的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劳动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论《诗经》爱情诗中树兴象的文化涵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象是《诗经》中特有的文学现象。在爱情诗中,树兴象与婚姻的祝福、情感的代言以及爱情观的表达密切相关,这是受到我国创世神话中的婚配形式和我国神话中的实物信仰观念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人们所说的“普世价值”概念是多义的,可以分为客观形态的普世价值与观念形态的普世价值。对于所有人来说,其跟外界客体的普遍价值关系,由此而言的普世价值,是确实客观存在的。人类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就依赖于这种具有极大普遍性的普世价值。但是,观念形态的普世价值却是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不过,某些人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问题上的确可以达成某种价值共识,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