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苏颋是唐代前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通过对苏颋父名、燕许并称、苏颋李白之关系等三个问题加以详细考辨,本文认为,苏颋父名当作瑰(),而非环(?);燕许并称早于苏张并称,起自开元初年;苏颋以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亲自引领了文学创作的方向,并通过向朝廷推荐青年文学才俊,造就了一大批文学名家。李白早年好自比司马相如,这一现象与苏颋的称引存在直接关联;苏颋曾上疏荐举李白,是李白被召入翰林院的主要荐引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太阁 《中州学刊》2004,(4):124-126
关于唐代散文的发展道路,初唐时期,陈子昂主张复古,张说倡导创新,中唐古文运动将两条道路合二而一,把复古与创新融为一体,以复古为旗号,以创新为动力,在理论和创作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自中唐时期开始流行的"唐文三变"说,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修正20世纪后期流行的"古文运动先驱"说,充分肯定张说在唐代散文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和对古文运动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体三变说":中国文学史的基本论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朝沈约的"文体三变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基本而且是唯一具有完全方法论意义的文学史论述模式.历代理论家依此模式创造出唐文三变说、唐诗三变说、宋文三变说、宋诗三变说、宋词三变说、古今诗三变说、元文三变说、元诗三变说、明文三变说、明诗三变说、清诗三变说等论述."文体三变说"有着深刻的哲学和民族心理文化依据.此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论述的基本模式;开辟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视角;确立了古代文学史论述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创立了一种推尊某些作家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并使之合法化,从而树立文学偶像和文学经典的论述方法.当代的文学史书写应当借鉴、吸收这份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4.
辞赋,是汉魏六朝文学上的重要文体。但自从汉代著名辞赋作家扬雄论定它“雕虫篆刻”、“讽一劝百”以来,历来对之多有微词,许多人甚至把它看做是雕琢浮靡文风的代表。现在文学史上写到辞赋,往往也是几笔带过,简单地把它论定是形式主义的产物。但是,考察一下直承六朝的唐代文坛,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坚决摈弃辞赋的作家,文学成就并不高;而那些真正改革一代文风、创造文学高峰的人,倒是相当推崇、重视辞  相似文献   

5.
唐初文学理想建构是唐帝国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途径。唐初贞观君臣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学观念,以纠正不良文风为契机,积极探索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文学发展道路。他们通过修史,反思前代文学,思考当下的文学现状,追求文学"人文化成"的社会现实价值,肯定文学"缘情绮靡"的审美功能,在综合兼容的基础上,建构了与新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文质彬彬"的文学理想,明确了文学发展的方向,对唐代以及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团文学流派风格的形成,除了受我们所熟知的时代、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学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社团与社团之间由论争、制衡所形成的"张力场"的影响。总结现代社团文学格局的"张力场"及其相应的文风互动模式,对于揭示现代文学流派风格的形成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期,即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一个革新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古文运动”;以空前的气势开展起来,华丽、柔弱、造作的骈体文失去厂文坛上的统治地位,质朴,刚健,文从字顺的散体新文风引人瞩目。是时,古文作家人才济济,作品的内容和意境都有开拓性的创新,散文创作的技巧达到唐代的高峰。在这一运动中,韩愈和柳宗元是两员大将,“他们的散文成就在唐代成为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赣中即江西中部的吉安地区,是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名区.宋明时代,许多中国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于这个区域.宋明时代赣中地域文风的兴盛,离不开唐代近三百年来文风的孕育及唐末五代文风的逐渐展开.对于唐代近三百年间赣中文风的孕育,从明清至今,人们对唐代大儒颜真卿的贡献是高度肯定的,而对唐前期的重要诗人杜审言的贡献却往往是忽略的.本文认为,被称为"中国律诗奠基人"之一的杜审言,对赣中文风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骈文一直是唐代文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文体形式。古文运动前,骈文在文坛上处于主导地位;古文运动期间,骈文仍是时下文章的主流形式;古文运动后,骈文仍是当时的主流文体。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新唐书.文艺传序》唐之文章“三变”之说:“王、杨”与“燕、许”之变,变其文风;“大历、贞元”“美才”之变,变其文体。  相似文献   

10.
苏绰文体改革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绰文体改革的背景是大统改制。改制完成关中文化精神的整合,宪章《周官》则包含着文化认同与文化寻根。苏绰《大诰》是公文体即公翰的范本,并非一切文章或文学的模式。《大诰》、《六条诏书》及整个魏周文学虽然质朴古拙,但并非全是对《尚书》的机械模拟。苏绰倡导素朴文风,瘐信带来声律藻饰,相反相成,为唐代文学的发生立下界碑。  相似文献   

11.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是清代的文化盛事 ,而清代又是中国古代方志的鼎盛时期。文章论述了《大清一统志》对清代方志纂修的推动作用 ,并阐述了在其影响下 ,清代地方志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唐名相姚崇五世孙姚勖自撰墓志,不仅记述了其家族世系、婚姻状况、历任职官等情况,还详细记载了崇、彝、辟、偁及勖五人墓葬的准确位置,为研究姚崇家族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为考古工作者寻找一代名相姚崇及其子孙墓葬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诗歌辉煌成就的掩映下,元代诗歌历来不被重视,关于元诗的研究寥寥无几,且难见全貌,但事实是,元代诗家众多,篇什浩瀚,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全面考察元代诗歌的发展进程可把它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元初由于诗人身份与心态的复杂性使诗歌创作融会了宋金诗歌的特色,呈现出“庞以蔚”的丰富性;大德、延祐间是元诗发展的高峰,“雅正”是其主旋律,内容多“治世之音”,风格尚雍容平正;延祐后,诗风丕变,以张扬个体性情为出发点,突破了“雅正”的拘囿,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其中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功不可没。元诗对唐宋诗歌的继承与对明代诗歌的影响清晰可见,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有关史料,对文学史研究者涉及较少的判词进行探讨。指出唐代是中国古代判词的成熟兴盛期,并结合唐代的社会历史状况,进一步详细论述,指出唐代所特有的注重判词写作的选官制度和文化风尚,直接促成了判词本身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厅壁记”是镌刻在古代衙门的墙壁上,记述历代职官沿革、制度得失、官员迁转等,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一种文体.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重视“法”的作用,有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与粉饰太平的馆阁文学大不相同,是中国法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1)李华、柳宗元的诸多厅壁记均用散体文写就,简洁真切,议论精警,已开中唐古文运动的先声.(2)唐代御史在厅壁记创作中注入鲜明的主体意识,语言辛辣,发人深思.唐代御史厅壁记的文献学价值表现在:一是订补现存史志文献之阙,促进唐史研究的深入;二是有助于对唐代文学发生背景的了解.唐代御史厅壁记因观览人数较多,其公众宣传、社会传播、舆论导向之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唐宋八大家"称名说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八大家”之称在南宋己见雏型 ,但正式提出则晚至明朝中叶。以茅坤为代表的“唐宋派”力倡“唐宋八大家”,是当时文坛斗争的需要。虽然“八大家”的提法在明、清时期不时遭到非议 ,但因其的确代表了唐宋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最高水平、具有特色各异的风格且为学者提供了习文范式而获得学界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7.
宋代"妖言"罪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龙 《河北学刊》2002,22(2):125-129
中国古代法律多以“妖言”罪名钳制思想 ,严厉打击妄言天命行为。唐律将其区分为涉及国运休咎和人命休咎两大方面。宋代“妖言”罪名内涵扩大 ,北宋早期禁“夜聚晓散” ,后期禁“吃菜事魔”。明清时期开始有了“邪教”的称呼。  相似文献   

18.
张祝平 《云梦学刊》2003,24(4):77-80
宋代小说比唐代小说更为普及与繁荣,表现在小说有了更广泛的读者和听众群,作者也由文士向俚儒野老扩展,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日渐趋俗,数量也大大增加等几个方面。宋代统治者对小说的喜好和有利于小说发展的文化政策,崇儒兼容佛、道的宗教政策给小说的普及和繁荣提供了宽松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宋代小说入史之举和私史编撰之风的盛行,使小说创作者能实现其人生价值,促进了以史为楷模的小说的大量创作与繁荣。宋代印刷术的革新及印刷业的发展又给宋代小说的广泛传播普及繁荣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带来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19.
明代诗学的主体是唐诗学,晚明时期唐诗学进入整理、融合时代。产生于晚明的《诗源辩体》不是一部专论唐诗的著作,但全书主体却是唐诗研究。其唐诗理论不是许学夷所独创,而是与前代、同时代诗论有着深厚渊源;不仅包括《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艺苑卮言》、《诗薮》,更包括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理论。正是在融汇众家的基础上,《诗源辩体》中的唐诗理论成为了有明一代唐诗理论的总结之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开创一代盛世的“文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每以万机之暇 ,游息艺文” ,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热情。然而由于主客观诸因素的制约 ,在崇尚南朝文艺传统与审美趣味的社会文化风尚下 ,其文学活动与作品呈现出多种因素、多样趣味融而未合的杂糅并置状态。尽管如此 ,李世民以其特殊的身份 ,于听览之暇 ,性情所至 ,“属文赋诗 ,天格赡丽 ,意迈冲悟” ,具有“首辟吟源”的象征意义 ,对“诗唐”的形成有奠基之功 ,从而造成了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