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文学研究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以传统的文学观念来研究,二是在还没有完全弄清网络文学是什么时,就过早地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而这两种误区的产生都和人们在研究网络文学时过分关注那些虽然发表在网络上,但也完全可以印刷成纸本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有关。笔者认为真正能体现网络新媒体特征的网络文学不仅包括这些,更包括那些博客、微博、空间、短信和微信等形式。网络文学是一种间性存在,因而对这种文学形式的研究会彻底改变我们的传统文学研究方式方法,并改变我们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2.
网络超文本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形成了对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文学认知与阅读体验的不可避免的改变。超文本网络文学作为最具网络特征的网络文学形态,充分显示了它与传统纸媒体文学不同的诸多特点。本文力图疏理超文本网络文学的简短的发展历程,并阐明它与传统文学相较之下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娟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47-50
网络文学写作是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全新写作方式,网络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文学写作与传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网络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带有明显的即时交流性、科技化、商品化等当代流行文化特质。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网络文学写作改变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在写作主体、写作受体、写作题材及其写作文本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写作是对传统写作理论的颠覆与重构,而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又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6,(1):118-121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出现的网络形式,与概念清晰、对象明确、理论体系稳固的文本文学相比,具有灵活性与时尚性、多样性与共享性、自由性与开放性等特征。受阅读商业化的冲击、网络文化产业的外部张力、新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络的影响,网络文学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以巨大的张力影响着文学发展的潮流,人们的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然而,在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这一全新的文学出版形式的管理还处于缺位状态,存在着部分网络文学出版哗众有余而内涵不足、文学趣味和基本范式缺失、网络文学出版承受着多方管理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网络文学出版的质量管理,要借助行政和现代信息手段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对文学网站进行监督,促进网络文学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着手去论述网络文学的特点,从网络文学和文学网站的发展历程,网络作品传播模式(社会阅读群体和阅读模式)的改变和文学网站商业化运作下网络文学的创作模式等角度,去解读网络文学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创作述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最后几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文学也悄然兴起。从聊天室、BBS站出现一些富有文学情趣的文字开始 ,经过众多文学网站、个人主页、电子文学刊物的推波助澜 ,使得网络文学的存在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种流行文学现象 ,网络文学的存在价值、生存环境 ,以及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走向 ,它对传统纸介质文学、传统印刷出版业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评判标准和前景等问题 ,正在受到关注。文章对此类探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从那时起网络文学也就在中国大陆正式产生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网络文学这一文学家族的后来者却异军突起,急剧飙升,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它迷离的异彩、独特的言说方式、别具一格的审美追求使它在令人为之激奋、令文坛生机焕发的同时,也使世人感到了强烈的震动和隐隐的焦虑。新生的网络文学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文学创作和接受的方式,刷新了文学存在的景观,部分地改变了传统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在它的面前,传统文学的神性品格显得时过境迁,迂腐落伍,文学的神圣感遭到了亵读,传统文学的游戏规则或者失败,或者遭到挑战,传统文学面临着被“格式化”的危险。何为文学,文学何为,再次成为了一个迫切要求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兴起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文学的生产和接受方式,以情感为核心,自由为纽带来关照网络文学对于个体接受主体的影响。其最终影响在于人性的回归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的平民式游戏特点,解构了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网络文学的数字式传播方式,解构了传统文学的纸质存在方式和生产传播方式;网络文学的自由写作状态和作者、读者的界限消融,解构了作者中心地位,并且在这个解构的过程中,以特有的方式重构了网络文学独有的审美体系,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网络技术和公众意识两个维度对网络文学进行思考、研究,探讨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文学的诸多特点,揭示了网络文学在创作手法、创作氛围、创作理念、创作本质和作品审美意识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学不同,折射了网络文学更加向往自由、反传统、轻权威以及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上的新特点,反映了数字化生存时代社会发展对网络文学的影响和不可磨灭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位是衡量文学社会功能与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时期的文学整体或具体作家作品生态位的高低,表明其社会影响力的大小。生态位评估的科学性在传统文学中得到了验证。对网络文学进行生态位测度时发现,其作品价值、作家名望、批评状况、阅读状况、传播媒介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偏见或阅读惯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本身量多质低造成的。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套路写作导致精品力作少、文学生态位不高。因此,网络文学应进行精品IP开发,进行多文化产品如影视、游戏的产业链交互,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在文化拓展方面提升生态位。同时,网络文学要增强作家的主体素养,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尊重批评的积极介入,在文学本身提升生态位,使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走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是衡量文学社会功能与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时期的文学整体或具体作家作品生态位的高低,表明其社会影响力的大小。生态位评估的科学性在传统文学中得到了验证。对网络文学进行生态位测度时发现,其作品价值、作家名望、批评状况、阅读状况、传播媒介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偏见或阅读惯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本身量多质低造成的。网络文学类型化的套路写作导致精品力作少、文学生态位不高。因此,网络文学应进行精品IP开发,进行多文化产品如影视、游戏的产业链交互,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在文化拓展方面提升生态位。同时,网络文学要增强作家的主体素养,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尊重批评的积极介入,在文学本身提升生态位,使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走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3.
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命题与实践中,杨义对本土与西方、边缘与中心、书写与口传、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等多重关系的重新审视,显示出丰富的人类学内涵。这既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研究中诸种缺失的自觉省察,也是对方兴未艾的文学人类学思潮的一种回应,在今后的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杨义所倡导的大文学观,使得中国文学研究在经历了百年失语之后,有了回归本土范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文学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态.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创作活动带来无限生机和隐患,及它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农耕文明著称的中华民族历来勤劳务实,注重家族人伦、以家为本,家族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舍作为文学大师深受家族文化的熏陶,传统的家族文化因素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家族文化促成了他独特个性气质的形成,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增强了他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给传统文学所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新的挑战。游戏性消解“主旋律”,全民写作嘲笑“把关人”,语言狂欢戏说文学功能,“超文本化”突破传统观念等,是网络文学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要重构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需要树立“寓教于乐”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关注现实生活,同时还要积极实现网络文学的纸面化。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主义创作手法在中国传统的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中有着不同形式的呈现,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对历史文学创作的影响日渐式微。网络历史类型小说是网络文学中的传统文学。网络历史类型小说诞生后,曹三公子创作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创意性阐释史传的手法,一方面唤醒了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史传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为网络历史小说的类型化开启了新的一页。在具体创作中,以曹三公子为代表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既有对传统史传小说的继承与发扬,也有对史传小说的合理改写。作为网络历史类型小说的起始文本之一,曹三公子创作的网络历史类型小说具有一定的网络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传统文学政治话语功能的淹没性浮现,这与他钟爱的"平面化写作"、"赤裸地展示性爱"共同形成其接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影响的三大板块.弗洛依德学说对张氏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性恋小说多写性压抑、性变态及性意识的潜在流动,写人物纵欲时的焦躁与解欲后的迷惘并由此摆动于生与死的两极之间,这些都暗合了弗氏理论.  相似文献   

19.
老庄思想与沈从文的审美意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是在中国文坛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写作有着特定的风格.沈从文力图通过其作品解开文学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纠葛,还原文学的主体自我地位,这正好契合了老庄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学人类学认为,文学四大功能之一,即内在的精神治疗功能。这是文学对于"人学"本质——关爱人的体现。迟子建童年孤独,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这些不幸经历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创作,使她的作品始终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气息。迟子建借助对死亡的书写、对童年的追忆和对自然的回归,释放了压抑的苦痛,疗治了心灵的创伤,使苦闷的心态得到了调节,内心世界变得静穆松弛,客观上起到了恢复心灵健康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