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方程X^2—DY^2=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Pell方程X^2-Dy62=1解的性质,其中包括可解性,递推关系、互质性、平方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主体际性"已成为当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为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关系理论提供了一把钥匙.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这样的概念,但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所蕴涵的关系理论实际上已对这些概念所意指的内容做过深入而系统的探索.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近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关系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近代哲学家们是从单纯静观或旁观的理论态度出发去建立自己的关系理论的,马克思则是从实践活动,尤其是从生产劳动出发去理解并阐释一切关系问题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当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主体际性"的观点也存在着原则性的差别:当代哲学家们完全撇开"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而只谈论"主体际性",从而使"主体际性"抽象化,而马克思则总是把"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综合起来加以探讨,并深刻地揭示出这些关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性质.  相似文献   

3.
“关系”当哲学的主角:形而上学不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自尼采,经由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彻底批判,这个创作哲学和思考哲学的研究范式,就像上帝死亡那样,似乎也处在弥留之际。这种看法有点肤浅。这些叛逆的哲学流派,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过程中,也构造了属于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20世纪,“关系”从哲学的方法论范畴,一跃而成为元哲学范畴,成为引领新型形而上学的关节点。因此,形而上学没死。形而上学不会死,因为没有形而上学就没有哲学。关系研究的关键则是必须由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以非在场性凸显出来。任何以在场性规定的关系准则都是话语的暴政。关系由凸显的方式实现.以罗素悖论和哥德尔定理为代表的逻辑与哲学中的最大难题就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在言语行为理论中 ,奥斯汀和塞尔两人都没有给出言语行为的明确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言语行为也一样。但是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明确言语行为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塞尔认为言语行为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因此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实质上具有主体性、主体间性、言语互文性和言语行为间性四种性质。这些性质在言语行为中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对言语行为的分析 ,也可从这四个性质着手进行 ;对言语行为性质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本体的研究 ,对丰富完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普通逻辑学界流行的关于关系命题逻辑性质的认定,不能研究非二元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也难以契合于具体的二元关系命题。普通逻辑难以解释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不仅在于这些所谓的逻辑性质本身容易陷入窘境,而且在于它与普通逻辑应该研究的逻辑性质相去甚远。普通逻辑不能合理、有效地揭示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是与它不能系统地使用符号语言分不开的。要合理、有效地揭示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必须借助现代逻辑,建立新的分析手段,把关系命题从现行的普通逻辑教本中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6.
淳于髡及其论辩体杂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中期,齐国的淳于髡长于论辩,善于调侃,在宫廷中成功地运用民间论辩讲诵伎艺,在滑稽诙谐的氛围中进行讽谏,留下了类似于对问体杂赋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和由淳于髡编辑而成的《晏子春秋》。故事性、论辩性和行文通俗、大致押韵,表明了这些作品的口诵性质。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朝向自主进化“在起来”的过程,意味着存在的升级和超级智能对“此在”的存在性超越。人工智能具有存在性意义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在存在论研究的生存论转向中找到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存在论发展提供了当代人工智能新场域。人工智能“在起来”的过程,同时是显现人类智能存在性质的过程:智能是“关系的总和”,信息是基本关系,这一切都呈现出对于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超越致思。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都是关系体,所有形式的类人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工智能通用化就是机器智能的类人化;存在性升级就是关系层次的升级。实体存在论是对感受性关系的僭越;生存存在论是对关系致思的预见;人工智能蕴含着从实体存在论到关系存在论发展的信息基础和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保险监管的严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险监管,是目前关于保险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严格性,是保险监管的基本特征。保险监管的严格性,根源于保险经营的特征,也为保险业是特殊金融业的性质、特征所规定  相似文献   

9.
线性支出系统的不均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中给出的线性不均等性度量,得到了各项消费支出的不均等性与收入或总支出的不均等性之间的关系公式。并提出了对各项消费支出的不均等性进行排序的方法。通过对消费支出的排序,可使我们对消费结构、各项消费品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有更清楚的认识,为制定消费品的供给方案和价格政策提供依据。利用我国的统计数据对1982、1987、1990年的消费支出的不均等性进行了实际排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丢番图方程P~m=q~n+2~h, (p.q是不同素数)的非负整数解问题,给出了方程无解的若干充分条件,所得结果不同于文〔3〕.〔4〕.〔5〕.〔6〕.〔7〕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普通网民从沉默的大多数和权力的被支配者逐步成长为网络权力的主体,开始拥有网络权力。在权力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当代社会学权力观出现了关系性转向,网络空间中的权力研究与之一脉相承,把网络权力理解成为一种动态的网络关系。作为一种权力的新形式,网络权力呈现了关系性、流动性、符号性和感性化等独特特征,并发挥出强大的现实效力,对传统实体权力构成冲击与挑战,网络社会的权力格局也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值得权力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一类二阶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的有界正整体解的存在性及解在无穷远的性质,完善并推广了N.Kawano,T.Kusano和M.Naito在1985年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来自深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文  崔刚 《兰州学刊》2009,(10):49-53
文章以深圳A股市场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降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哲学中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的十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焜 《河北学刊》2008,28(3):38-41
中国古代哲学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本文将这些思想归纳为十个方面的特质:①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坚持世界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观念;②在人类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类似于信息结构化的理论;③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自身显示自身的信息性存在的性质;④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存在的全息性特征;⑤在人类科学与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信息网络的思想;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看到了整体性质的涌现性特征;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提出了关于人的认识的信息中介论理论的萌芽性思想;⑧具有丰富的过程论和生成论的思想;⑨提出了明晰而深刻的非决定论的复杂自组织思想;⑩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神秘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社会学关于银行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社会学嵌入性理论和建构性理论对银行交易的研究,试图总结出社会学研究银行交易的范式特征:方法论整体主义、嵌入性分析逻辑以及对关系约束机制和建构性的强调,提出了社会学研究银行交易的进一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生存之初和气.早期儒家之性,或是“浩然之气”(孟子),或是不正之“材”(荀子),或是正邪兼备之“质”(董仲舒).气的不同属性意味着性不是初生的白纸,而是具有规定性的事实.它对成人具有基础性作用.故,性不仅有性质功能,而且具有性质的内涵.性是性质.作为性质之性,显然不能够被理解为“朴”.“性朴论”的标签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和把握,关系到社会学学科和社会学知识的性质、作用、对待社会的态度,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学人才,能否实现某种原创的知识创新,能否在国际社会学界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能否在学科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做出当代中国社会学家自己的贡献。要正确把握这些成对的关系,就要真正认识它们既有"非此即彼"的一面,又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的辩证性,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极端性;就要总结和汲取各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深入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思想时所阐发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以之为指导,以我为主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相似文献   

18.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存在着不少重大理论分歧,这些分歧是马克思哲学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还原性及现实性还原解读和逻辑应然性及应然转化性解读之间权衡较量的具体表现,而解决这些分歧的学理基础则是对马恩哲学作出社会实践哲学的明确性质定位.本文在明确这些分歧学理基础的内涵特征上,尝试对这两种解读方式作出必要的分疏和诤工作,以期这些学理分歧的深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协商性司法:理论内涵、实践形态及其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性司法追求控辩双方的对话、协商和合作,注重通过非传统刑罚方法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突出被害人在程序过程中的地位并切实维护其遭受犯罪侵害的利益,着眼通过协商性司法过程和方法实现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犯罪人与社区关系以及社区秩序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恢复性司法、辩诉交易、警察警告制度、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等是协商性司法的主要实践表现形式。对抗制刑事司法的内在缺陷和不足是促成协商性司法之生成的直接原因,孕育和催生协商性司法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后传统社会的关系性质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概率二项分布和 Poisson 分布的可加性, 导出了两个相当一般的化多重求和为单重求和的变换公式, 并运用它们得到了一系列有限与无限多重级数转化为单重级数的有用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