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炎黄世界》2010,(4):75-75
她加入日本国籍,但一直以华裔为荣;她在北京大学汉语中心留学一年半,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她生了一对双胞胎,给他们起了很中国的名字。2010年6月,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先是决定任命她为消费者行政兼少子化大臣,后改成担任行政革新大臣!  相似文献   

2.
薛丽 《炎黄世界》2009,(1):49-49
2008年6月25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对内阁进行了改组。原国际贸易部长戴维·埃默森正式出任加拿大外交部长。埃默森的妻子是一名华裔,他本人与加拿大的华裔关系密切。由于与中国政府交往甚多,埃默森还被公认为“中国通”。分析人士认为,埃默森出任外长百丁胄巨会使加中关系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3.
在加拿大,华裔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少数族群。在近几十年中,华裔的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70、80年代以前,华裔主要从事那些不受欢迎的职业,此后,华裔进入加拿大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华裔职业模式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论述只是蜻蜒点水,缺乏详细的、专门的论  相似文献   

4.
李友彤常说自己代表着一个“混合体”。她出生在移民美国的中国家庭,是位美籍华裔;而她的职业背景也丰富多样,艺术家、导师、设计师、吹玻璃技师,每一个角色的意义都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相爱容易相处难,结婚容易守婚难"。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离婚率,很多人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人从小就没接触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我们不知身为父亲和母亲,究竟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又该如何处理与伴侣的关系。一位在加拿大生活的华裔母亲讲述了她女儿参加学校"baby project"(育儿项目),和一个男同学共同抚养一枚鸡  相似文献   

6.
华裔女性孟昭文近日胜出第6联邦众议院选区选战,完成美东华人“首名华裔国会议员”的百年梦想。在潮水声般的掌声中,孟昭文携着丈夫桂源钟、儿子桂昌明和桂昌浩的手走进庆功宴会场,首先为因风灾失去家园的受害者默哀。孟昭文表示,在选举中学习得成功来自于谦卑,她感谢竞选团队一直让她相信自己,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刻以微笑面对。在吴振伟2011年8月辞去国会议员一职后,联邦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只有来自加州的赵美心一名华裔议员。孟昭文成为了第二名华裔女性议员。孟昭文表示,美国议会内的女性不多,她将更关注下一代和孩子的未来,并捍卫中产阶层。孟昭文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人移民,父母均为来自台湾的商人。  相似文献   

7.
宾至如归     
毛里求斯大使夫人林文堤女士在北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作为一名华裔,她眼里的中国和毛里求斯与其说是有差异,不如说更多的是共同点a。作为非洲驻华使节夫人小组的成员和北京英联邦协会的会长,她积极投身慈善,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秦迪  陈松 《职业》2008,(6):9-10
她是88届北大生物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辞掉铁饭碗下海小试牛刀,成为当地年轻的万元户;为充电她远涉重洋去美国、加拿大留学;为了传播全球化教穿理念,她再度归国,弃商从教,建立培森国际教育集团并担任总裁,走出一紊把商业和教育成功结合的海归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铁军 《职业时空》2005,(17):22-24
从1981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从大陆、香港和台湾抵达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有35400人。华裔加拿大人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万,成为该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大学学历,这个比例是加拿大当地人的两倍。这使加拿大成了除两岸三地之外华人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人才之集中可以同旧金山和纽约相比。  相似文献   

10.
华裔“虎妈”蔡美儿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美国人说:蔡美儿用她剃刀般锋利的笔,让整个美国的父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就是她所说的“失败者”?(1月30日《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11.
Chelsea 8岁那年跟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从4岁起学习小提琴的她喜欢在家研究不同的乐器,大学则顺利的考上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学习音乐表演,主修小提琴和声乐。毕业后Chelsea成为一名小提琴老师,活泼开朗的她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喜欢各种国际品牌的她,选择了兼职做一名奢侈品销售。  相似文献   

12.
华裔女士冯雅卿,是一位“张海迪式”的华裔姑娘。她是广州市39中的毕业生,移民美国后,遭遇严重车祸,下肢瘫痪她自强不息,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完成学业,在加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且在加州政府部门就职。她还学会开小汽车,学会在水中游泳,并且和…一位白人青年结为伴侣。她的整个故事,是华人在国外奋斗拼搏并取得成功的又一生动、典型的事例。下面是她亲笔给本刊写来的自述稿件。  相似文献   

13.
魏全凤 《现代妇女》2010,(8):99-102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指20世纪60-7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拉丽莎·赖和何舜廉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她们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以及知识积淀,对华裔身份认同进行着独特的思考:刘绮芬的自我书写,刘恺悌的意识流幻想,张岚的追寻原乡,伍美琴的协商对话,邱静瑜的边缘宽容,黄锦莲的文化沟通,拉丽莎·赖的神话重写,何舜廉的童话重写,体现出身在边缘的华裔不断超越、升华的身份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不让眼前空着阿克塞尔云在天上,天可以不空;花如月夕,时日可以不空;至于人生……我在北京有位画画的朋友,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刊物评介过其人其画,前年她还自费去加拿大举办了巡回个展;而今年呢,她前不久打来电话说,准备秋天在中国美术馆“好好办个漂漂亮亮的画展”...  相似文献   

15.
从1981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从大陆、香港和台湾抵达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有35400人.华裔加拿大人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万,成为该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大学学历,这个比例是加拿大当地人的两倍.这使加拿大成了除两岸三地之外华人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人才之集中可以同旧金山和纽约相比.  相似文献   

16.
胡喜盈 《老年人》2008,(9):16-17
最近,61岁的上海退休女教师沈翠英成了名人:来到昔日跳舞的公园,朋友们为她送上了“天有大灾,人有大爱”的对联;走在街上,无数人冲她竖起大拇指;回到家里,许多慕名而来的熟人或陌生人,专程为她送来了鲜花……这一切,都源于她的一桩义举——将一套价值450万元的房产拍卖,用于在四川地震灾区援建一所能抵抗强烈地震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19岁的华裔女孩吴羽洁以全美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美国加州大学;16岁时考上美国伯克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担任大学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17岁时又考取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不仅如此,她还被评为“洛杉矶最高荣誉市民”、“比尔。盖茨优秀学生”,因此被人们誉为“天才少女”。然而,面对人们的赞誉,吴羽洁却称自己算不上天才,她的成功除了“学习努力方法正确”之外,还有母亲的殷殷关爱。  相似文献   

18.
《炎黄世界》2011,(1):29-29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创校150年来首位华裔校长陆道逵2010年明18日表示,“为下一代预备未来、创造机会”是他接下马大新职挑战的主要原因。“我从穷小子到大学校长的故事,正是教育创造机会的明证”。他表示,在美国,这样的故事可以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相似文献   

19.
曲梦 《现代妇女》2005,(11):9-10
在西部神奇的土地上,加拿大籍女孩留下了她的快乐和风采……>>>Carina J Chow,中文名周诵思,出生于香港,17岁移民到加拿大,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现任中加合作甘肃妇女就业项目加拿大现场经理。2004年7月作为中国与加拿大合作甘肃项目加方现场经理来到兰州。一年多来,一直为甘肃妇女再就业项目四处奔走,她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工作勇气被合作伙伴广为称道。与中国结缘Carina出生在香港,父母是广东人,家中姐妹四个,小学、中学就读于香港女子学校,她笑说自己是在女儿国长大的。父…  相似文献   

20.
1962年出生于上海的傅国华,现在在加拿大籍华裔建筑师,在上海主政一个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对生他养他的上海,傅国华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这种情感的表露形式,就是他对“新海派住宅风格”的潜心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