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08,(10):6-8
2008年8月9日,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赛上,当随着主场作战摘取奥运首金压力的杜丽沉重举枪时,比亿万观众更紧张的是台下的她的队友兼恋人张付;当杜丽痛失奖牌时,张付第一时间赶到她身边,给予她安慰和支持,给予她重获佳绩的信心:在8月14日的女子射击50米步枪3种姿势的比赛上,一举夺得了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记忆     
谢谢你,杜丽,你为我们的祖国增添了一份荣耀,也祝贺你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为你喝彩!你出色的表现,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3.
《国际公关》2014,(1):15-15
不久前,我和一群刚刚开始伦敦金融城从业生涯的20多岁的女律师聊过天。其中人告诉我,她对年届中年的同事和客户问她年龄感到不胜其烦。其他人也表示赞同:老是有人问到她们的年龄,她们觉得烦透了,。在她们看来,问这种问题不过是为了削弱她们的威信,把她们“打回原形”。  相似文献   

4.
海同 《人生与伴侣》2007,(10):14-15
我们沿着马路一直走一直走,一辆卡车飞驰而过,扬起漫天的尘土,她不说话,我也不说。天黑了,星星出来了,我的脚似乎磨出泡了,她不说话,我也不说。走到一个人工湖边,我脱了鞋子查看脚掌,她一块接一块地往湖里扔石子,两岸的霓虹碎了一池,我在潋滟的灯火水色里目瞪口呆。她站起身,去路边的小店买了两把水果刀,递给我,我接过一把放进右手边的口袋,绑紧鞋带,继续走。  相似文献   

5.
爱的轮回     
入选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央视《夕阳红》节目主持人黄薇,总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一对“老宝宝”。从父亲中风偏瘫的那灭开始,她11年坚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她像教孩子学步一样鼓励父亲下床走路:“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她从一个“医盲”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按摩。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始终如一的爱情心态,是性心理的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周末去老姐家吃晚饭,八岁的小侄女一看到我,甭提多高兴了!还没等我换好鞋,她就一把拉着我到她的房间,给我看她最近画的画。  相似文献   

8.
月色 《人生与伴侣》2007,(12):28-29
1.真想把她的笑验打扁她紧紧跟在我后面,我走她走,我停她也停,我去厕所,她就在外面站着。像个小无赖。原本想把她累倒,结果竟然是我走不动了,没想她瘦巴巴的,那么有耐力。别再跟着我了行不行?我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9.
张峰 《百姓生活》2010,(5):15-15
读新凤霞的回忆录,时常觉得有趣。比如她写过一把小茶壶,好像说那是跟随她多年的心爱之物,有一天不小心被她给摔坏了。新凤霞不写她是怎样伤心怎样恼恨自己,只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赔我自个儿一把!”后来大约她就上了街.自个几赔自个儿茶壶去了。  相似文献   

10.
刘慧芹 《社区》2011,(27):27-27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七旬的我,居然会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当然,这得感谢我的小孙女苗苗,是她把我“捧”进“作家圈”的。  相似文献   

11.
崔玉 《人生与伴侣》2010,(11):32-32
一天,收到她的留言,她让我把地址告诉她,她想给我快递一件衣服。我受宠若惊,脑海里登时蹿出四个大字:何福消受?是的,我何德何能白自得到别人的馈赠?于是很迂腐也很迟疑地回一句:不好意思。那种优柔寡断,活像一个小媳妇。我也很为自己的不爽气感到难受。谁知她像个铁将军一样在下命令了,一定要我速速发给她,于是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的作业没做好,袁老师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下课后,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有许多老师,我很害怕袁老师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说我。袁老师把我拉到她的办公桌前,用慈祥的眼光看着我,然后用很小的声音对我说:“孩子,老师相信你!再给你一次机会,下周一把作业交给老师好吗?”我点了点头,眼泪在眼中打转……只有在家里,妈妈才会这样对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一定把作业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3.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14.
自我的回归     
《牡丹亭》中塑造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杜丽娘形象感动了众多读者,掀起了一股女性自我认识的潮流。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杜丽娘处于双重镜像关系当中:一重是现实与幻境的镜像关系,一重是对镜自描的过程中镜里与镜外的镜像关系。从中可以看到杜丽娘完成了自我的回归,主体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玥  亓树新 《今日南国》2008,(19):74-74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孙楠楠感觉终于解脱了,不堪重负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阳光下。她突然发现,原来天空那么蓝,呼吸是那么畅快。“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现在,她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枷锁的小鸟,孙楠楠轻快地说。  相似文献   

16.
这个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位女生,她性格很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刚开学的几天里,我只觉得她说话比较少,但没引起我的很大注意。我想,过几天她和班上的学生熟了,就有话说了。没想到,一个双休日后的周一,她没有按时来上学,在升旗仪式结束时,我接到了她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她肚子疼,不愿意来上学,还问了我现在是否空课。我心中一惊,难道问题这么严重了?同时对她妈妈说:“我现在有空的,你把她送来好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2008,(2):12-12
几个星期前,我们部门的助理跑来找我,希望把她的一些工作转交给我的助理做,因为她目前已经忙不过来,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新的东西。其实我可以简单地答应把工作接下,但是我也许有“自律神经失凋症”,总是会忍不住地想发掘问题背后的问题。我跟她安排了一对一面谈,请她把目前的工作大致分类,  相似文献   

18.
据说整个婴孩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一种物质是眼镜。那个年代,戴眼镜的人并不多,偏我们家就有一个,我妈。据说在所有她抱我的时间里,只要我醒着,都会坚决地伸着小手去抓她的眼镜。终于有一次,她躲闪不及,眼镜被我成功地抓下来丢在地上摔碎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妈只要一抱我,就会先把眼镜摘了。  相似文献   

19.
小小的巫米,把自己藏在宿舍的大床上,她撑起一顶很小的蚊帐。初秋的院校已经没有蚊子,巫米的母亲,带着淡淡的忧伤对我说,同学,她有点自闭,你们多照顾。我试着小声喊她,巫米,巫米。她掀起帐子来,我看到她美丽的睑雪白,她问我,你有事吗吴静?  相似文献   

20.
关邑 《老友》2011,(12):66-66
老。妈今年70岁,她把满头青丝烫成了波浪式卷发,平日穿戴入时,步履稳健,时刻洋溢着青春活力,言谈举止中总是流露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时尚的适度追求。外人很难看出她是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