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梨魂》与《雪鸿泪史》是民初鸳蝴派小说的代表作品,其共同点都用了以诗词入文的叙述形式。这种叙述形式在演进中不断地发展。从明传奇的附赘累牍到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以诗为媒,直至《玉梨魂》与《雪鸿泪史》,入文诗词开始承担起传达人物情绪体验的叙述功能。这种叙述形式既源于古代文学传统,又适合小说中旧礼教下才子佳人情感表达的身份需要,徐枕亚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但这种叙述形式历来为新文学家们所诟病,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作为颇具争议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鹃以其独特的创作笔法撑起了"才子佳人"文学的半片天.周瘦鹃的"才子佳人"小说在言情方面与鸳鸯蝴蝶派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他的言情小说是通过"中庸"的手法,将言情与社会相融,刻画出凡俗人生的庸常爱情,并且形成了第三者"舍己成人"的模式,具有反"才子佳人"小说的倾向,其中包含着作者对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取舍,并产生意料不到的逆反效应,展现了言情外衣之下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以言情见长的作家,张欣在《狐步杀》中对侦探小说叙事成规的运用相当成功,这是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按侦探小说的成规套路构建起来的言情小说。从对侦探小说叙事成规的充分运用,到侦探与言情两种叙事模式的碰撞与平衡,再到从侦探向言情的回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狐步杀》强烈的故事性;进一步而言,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张欣的睿智和心中所藏的读者意识,感受到张欣写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通俗言情小说的流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言情小说在清末民初迅速兴起 ,既与文学传统有关 ,又受社会文化构成因素与发展状况制约。民国初期“言情”带有惟情倾向和伤感情调。五四以后“言情”开始融入更多的社会内容 ,欢快调子随之出现。抗战以后“社会”压倒“言情”,对男女爱情的探索更加深入 ,才子佳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1920年代旧派文人的都市言情小说对古代“士子和青楼妓女”和“才子佳人”两大言情模式既有沿袭又有变异:前者从晚清民初对都市恶性的审美体验中挣脱出来,对妓女产生人道主义同情,出现了和“才子佳人”言情传统合流的趋势;后者聚焦于真情难觅的“哀情”和在都市金钱主义和新思潮驱使下萌生的种种“怪情”,写世俗、平庸的男女之情。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悲剧审美角度分析了《玉梨魂》和《伤逝》的悲剧主题、悲剧形象和悲剧意识,并认为《玉梨魂》是传统爱情理想的挽歌,《伤逝》则传达了觉醒者爱情理想的幻灭的精神困境。这两部作品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追求爱情和个性解放的思想要求,《伤逝》较《玉梨魂》更富有悲剧意蕴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乐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它虽未在行文中明确体现出"乐可以兴"的字样,但却认为乐是表现人的性情的,又认为人的性情的本质是"德",内在基础是"静",外在表现是"言情和怨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德"和"静"的表现以及对"言情和怨刺"的主张就成了"乐可以兴"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8.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姚旭峰“才子佳人”并举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由来已久,《太平广记》卷三四四引唐李隐《湘录·呼延冀》曰:“妾既与君匹偶,诸邻皆谓之才子佳人。”宋晁补之《鹧鸪天》词云:“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其内在涵义基本生成:即指...  相似文献   

9.
哀情小说《玉梨魂》与后来的哀情片有密切关系,从小说到电影的嬗变足证通俗文学的深广影响.受小说影响的电影《玉梨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采用以喜衬悲的表现形式,字幕以颇具古雅之风的文言写成,讲求诗意的布景光线与去舞台化的镜头处理.自电影《玉梨魂》始,注重内心视像的本色表演在衷情片中广泛采用.电影《玉梨魂》的生产、播映与宣传正是鸳鸯蝴蝶派与电影、文学、报刊互动的缩影,体现了中国电影与古典文艺、通俗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鸳鸯蝴蝶派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电影《玉梨魂》成为鸳鸯蝴蝶派与电影结缘的正式起点.  相似文献   

10.
民国言情小说是二十世纪通俗文学中极其重要的一支,《玉梨魂》、《啼笑因缘》、《秋海棠》是民国言情小说中三部划时代之作。长期以来,由于偏于单一的批评模式,对其缺乏应有的评价。本文试图从文化这一角度剖析民国三大言情小说,透示其情爱追求中孕含的文化意蕴。《玉梨魂》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提倡新政体,保守旧道德”的文化心理;《啼笑因缘》则表现在中西文化撞击中,人们反叛传统又回归传统、向往现代又排斥异端的复杂心态;《秋海棠》则展示了现代人格的铸成、现代健全文化心态的形成。从这三部小说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世纪转换期人们的心态史,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换过程中人们文化心理的嬗变。因此,这三部小说不仅是民国言情小说的三大高峰,而且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有丰厚文化意蕴的通俗小说精品!  相似文献   

11.
建立钻头牙齿与岩石的互作用仿真模型是实现钻头与岩石互作用仿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岩石破碎力学为基础,从钻头牙齿与岩石的互作用特.点出发,突破通常的力/侵深曲线描述方法,推导出了钻头牙齿与岩石垂向互作用仿真模型。并在该模型中用岩石硬度、塑性系数和弹性系数来反映岩石的力学性质,从而使模型具有较宽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Stokey(2001)的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模拟1750—1850期间私有制经济特征的经济模型来拟合于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和中国江南经济特征。通过经济模型的研究来解释彭慕兰《大分流》所引发热论的关于工业革命发生可能性的系列问题。本文所建模型也可以看成Ramsey-Cass-Koopmans的经典模型的推广。模型揭示出文化制度差异可以导致‘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Because the medical modernization of Meiji Japan has been identified with progress in Asian societies, Japanese colonial medicine has been viewed as a carefully planned project. Colonial propaganda capitalized on this image in bringing “civilization to colonies.” In postwar scholarship, this view lends credibility to Basalla’s diffusionist model of the spread of Western science. However, a factor in the spread of modern medicine from Japan to its colonies was the academic rivalry between Kitasato’s pupils and Todai faculty between 1899 and 1914. Before medical modernization in Japan had produced sufficient resources to meet domestic need, the rivalry had driven many medical elites to colonies, with a ripple effect that produced a web of colonial medicine largely outside Todai’s influence. In contrast to popular interpretation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other possibility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of Japanese colonial medicine—rather than being carefully planned, it emerged from a professional feud.  相似文献   

14.
明清传奇戏曲特殊文体的“四节体”,打破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模式,将传奇情节分为若干节段,藉以完成传奇戏曲主题思想的阐述。这一特殊文体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时代推动与文体观念的变革,具体体现在“寓言体”创作方式的改变、传奇杂剧文体之间的破体现象、传奇戏曲叙事模式的突破等。“四节体”的出现具有文体突破革新意义,丰富了传奇戏曲文体的风貌,但同时又是文人的自我游戏之作,体现出案头之曲的创作趋向。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组织以及公务员在进行公共行政行为的伦理选择时要进行必要的伦理思考,进而在伦理思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一般的伦理选择模式。伦理思考和伦理选择模式的核心是公共行政价值。但在具体的公共行政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公共行政价值有可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当政府组织以及公务员面临不同的道德准则或道德价值时,很可能会发生伦理冲突。一旦出现公共行政行为的伦理冲突,就需要全面认识公共行政伦理冲突中的功利价值,正确看待公共行政行为选择中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准确把握公共行政伦理冲突中的伦理妥协。只有这样,才能在伦理冲突中进行最佳的公共行政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用分形理论来建立微粒布朗运动特征模型的设想,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它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分形特征和微粒尺寸参数间的关系。结合图象信号处理技术,可从计算的分形维值中获取粒度信息,进而可得到一种超细微粒粒度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内在动机理论和扩展—建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家庭—工作增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华北地区多家企业78名主管和303名对应下属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和Mplus7.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部分与前人一致的结果,即家庭—工作增益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心理资本;员工心理资本在家庭—工作增益和员工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同时,研究还证实了主管支持对家庭—工作增益心理资本员工创新行为这一中介作用起正向调节作用,相对于低主管支持,在高主管支持下,家庭—工作增益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更强。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8/2009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截面数据以及2002—2008/2009年纵向数据,应用有序Logit模型以及固定效果模型方法,分析中国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生活满意度等因素与其自评健康显著相关,截面数据定序Logit模型和纵向数据固定效果模型均通过统计学显著性检验,而社会参与、生活满意度对自评健康的有益影响在两个模型中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于2011年6月30日进行调整,调整后,个税免征额上调为3500元,由原来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变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这引起个税政策效率与公平平衡的改变,因此本文试图阐述个税效率与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个税政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最后提出一系列改进个税政策的对策和建议,如:加强税收征管与用税监督、在条件适当时推行综合税制、继续推行低税率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互补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和借鉴了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提出了兼顾投资方与吸资方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它的目标是取得新组合的竞争优势。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分别由反映双方投资目标 (原因 )、条件及对象的优势要素互补系统 (静态系统 )、竞争优势实现系统 (动态系统 )和优势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 )组成 ,三个系统互为条件和补充 ,是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