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先进典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价值观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公民应当树立和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和基本价值追求。先进典型作为公民中脱颖而出的楷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的有力倡导者与模范践行者,先进典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2.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生活化、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离不开友善的社会氛围。当前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呈现出个体化的特征,这使得友善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同情心和共情能力的提升为立足点,以友善文化的传承为载体,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为落脚点,从内在动力和外在保障两个方面着力构建友善情感激发—感染机制、友善文化教育—传递机制、伙伴精神塑造机制和友善行为回应—评价机制,以促进友善的回归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公民之德,三者互为支撑、互为前提,架构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大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道德应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和应然状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的道德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体的道德应该,是公民道德修养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决定世界观。世界观由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内容构成。价值观制约道德观、人生观,极大地影响世界观,并反作用于主体性。社会主义价值观由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民的主体性统一于国家的主体性,发挥和开启两个主体性的潜能和动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推动小康社会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价值观以其社会结构为基础,"友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条件、范围、程度各不相同。古代中西文化的"友爱"有其等级制、阶级性的局限,近代以来建立在人的独立性基础上的博爱,有其进步意义,但仍有其抽象与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揭示了友善这种人际关系的实现条件、现实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异域文明的吸收,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以往历史价值形态中友善观的超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需要处理好意识形态话语与日常话语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基本的价值观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最基本的价值准则,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前两个层面的坚实基础。职校生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内容应与职校生的社会公德实际和教育生成特点相结合。职校生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是教学融入、融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企业实习实训锻炼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围绕概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讨。归纳总结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思想之源,特别是《中庸》一文,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道德准则的思想源头之一。具体而言,《中庸》的"性、道、教"思想以及"慎独、忠恕、至诚"的修养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奠定了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因而能够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价值要求与中国梦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对实现中国梦起引领作用。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为顶层设计要求、落实到具体政策措施和内化成为公民个体行为准则三个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人民幸福和人人出彩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作为现代书院的甘丹书院以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为鉴,将培育学生公民品格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以知行合一为教育教学原则,围绕邯郸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在治学修身穷理笃行中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要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廉政教育作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一环以及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在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三个层面教育大学生成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和践行,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关系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在五十几个场合提到了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此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和深入阐释,这些论述和阐释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总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论述,全方位地呈现它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征,有利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加深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系统化的、整体化的认知,并自觉作为新时代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87-191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苏区精神的精髓要义。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对于我们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期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倡导中个人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价值和原则,要求人们以团结友爱、善良真诚对待彼此,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凝聚人们的力量,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把友善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积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紧密契合.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发挥大庆精神时代价值,激发大庆精神文化力和创造力,使大庆精神更加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践表明,大庆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弘扬大庆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共享文明"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可能的概括和表述。因为,这一表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必备的理论要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价值追求与理想诉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已达成的基本共识:政党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认同的一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应有的形式要求:体现本质、简要鲜明、易知可行。这一概括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努力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表达,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 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典型案例与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集中,其中要求公民对自甘风险行为自行担责是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路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内容的实际运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裁判依据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路的建设发展经历了漫长悠久的历史,其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不同时代的铁路建设赋予了不同内涵的铁路精神,"安全优质、兴路强国"这八字作为新时期的铁路精神,代表了铁路行业的本质属性,凝聚了铁路员工对于铁路的情愫,与十八所强调的"富强、敬业"核心价值观内容一致,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体现。本文从铁路员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含义,及其对铁路员工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构建铁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以期为中国的繁荣富强,为实现中国梦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