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形势下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以后,两岸交流逐渐扩大.更由于大陆改革开放成功,经济发展快速,政治社会更加开放,加上在2008年台湾大选之后,大幅调整大陆政策,形成两岸政治的新形势,也孕育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合作新契机.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较早,多年来努力的经验,恰可以提供大陆高等技职教育专家参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少子化、老人化、产业国际化及其他经济环境变迁等影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经营受到相当程度的挑战.本文探讨在两岸新形势下,高等技职教育合作的契机,及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接受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及两岸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到台就学政策,并于2011年正式向大陆招生。以质性研究法,对30名在台攻读学位的大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大陆学生的真实经验与想法,了解、分析大陆学生到台就学的动机,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为增进海峡两岸学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海峡两岸同胞骨肉亲情,让台湾同胞感受到两岸一家亲,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学生艺术团前往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活动。7月6日,国侨办副主任赵阳亲临南京审查演出节目,进行行前动员,并问候了赴台的小演员们。随后,在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艺术团一共进行了6场以"吴韵汉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让台湾青少年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展现大陆青少年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赵阳表示,此前大陆赴台演出的专业艺术团很多,但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赴台为台湾青少年学生演出的活动在国务院侨办组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0--2009年海峡两岸农业贸易、农民收入差异情况显示:随着台海两岸贸易的展开,农民收入趋同趋势明显。进一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估计两岸农民收入差距的对数、大陆对台农产品出口额对数和大陆自台农产品进口额对数三个变量间的协整数量并建立协整方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海峡两岸农业贸易有助于缩小两地农民收入差异。大陆对台农产品出口每增加1%,就会促使两岸农民收入差距减小0.02%;大陆自台湾进口农产品每增加1%,就会促使两岸农民收入差距缩小0.06%。第二,短期内大陆对台农产品出口对两岸农民收入趋同影响不显著;大陆自台湾农产品进口额、上期两岸农民收入差距对现期两岸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两岸农民收入差异从短期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岸共同市场的构建现状分析,提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开放台湾对大陆的进口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大陆长期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本文运用1980 ~2011年的数据对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对大陆进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不显著,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增长对台湾GDP的影响显著,即台湾对大陆进口增加并不会严重冲击台湾GDP增长,相反大陆如果禁止从台湾进口会严重打击台湾经济.因此台湾当局不应该对两岸经贸实施限制,两岸共同市场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数字     
7000为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早日实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近日发布了《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至此,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东风”就是台湾方面授权岛内旅游行业组织与大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尽快进行协商,作出安排。目前国内各家旅行社已拟定了赴台旅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台湾当局允许民众来大陆探亲,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民间交流逐渐恢复,探亲、观光日趋频繁,贸易不断增长。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截止1991年3月,已有300万人次的台胞来大陆。与此同时,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奔丧、参观访问者也日渐增多。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发展,衍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民事法律问题。其中,大陆同胞要求继承在台死亡亲人的遗产,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针对这一问题,台湾“法务部”1988年9月函复台湾“内政部”的信件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大陆人民依法可继承在台湾死亡亲人的遗产。”①台湾“财政部”又于1991年1月3日作出正式决定:“凡经台湾地区法院判决确定,大陆地区人民只要检具亲属关系证明文件办理遗产税申报,可以继承在台亲人的遗产。台湾稽征机构均可受理、并准予扣除各项亲属扣除款。”②关于继承的具体问题,在1990年9月18日台湾“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完成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草案》)中作了详细规定。因而,就目前而言,大陆地区人民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取得在台亲人的遗产,但由于台湾当局人为地设置障碍,阻挠大陆继承人依法行使其继承权,在办理涉台继承中,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本文拟就这些实际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1949年至1978年,因历史原因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很少。但从1979年以来,特别是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台湾海峡两岸长达三十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济往来逐渐增多。可以预计,两岸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改善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人民的民间往来与日俱增。1988年,台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的达45万人次,1989年猛增到80万人次。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有限度地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探病、奔丧,开展文化、体育交流,仅1989年1年,大陆已有7千多人去过台湾。两岸关系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对此类法律关系,要么适用大陆的法律,要么适用台湾地区的法律。而由于两岸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魂》2014,(18):4-5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成了新社会的主人。大陆记者首次正式组团赴台湾采访1992年9月3日,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邀请,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踏上了赴台采访的行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中國內地分別與台灣、香港、澳門三個地區之間人才流動的现狀、制度與政策安排以及前景。兩岸四地人才流動主要表現為港澳台居民基本可自由在內地就業,但港澳台對大陸人才的流入還有相當多的限制,尤以台灣為甚。澳門的人才市場對內地居民在港澳台三地中是最開放的。香港只開放高層次人才市場,對非專業技術人才和家庭傭工還沒有開放,未來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台灣基本還沒有向大陸居民開放人才市場,未來政策主要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台灣政權的更迭。  相似文献   

12.
汉语是大陆与台湾长期共同使用的社会通用语。但由于两岸在历史上的分隔,使得两地汉语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文章以大陆和台湾的两本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编国语日报辞典》所收录的词汇为基础,同时参考《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从外来词分类、两地外来词收录情况、异同情况、异同产生原因等方面对两岸外来词进行了对比研究,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海峡两岸外来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為了探究西方護理理論在中國應用的效果,敦促中華護理人結合中華民族文化創建中國原創護理理論,筆者通過網絡數據庫和手檢方法,查閱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8種主要護理期刊,統計護理理論的文章並進行分析。發現內地4種護理期刊、香港和澳門各1種護理期刊、台灣2種護理期刊刊發的護理理論文章佔全部文章的百分比分別為0.00207%、0.01377%、0%和0.01720%,證明西方護理理論在中國應用的效果不理想。建議:①中華護理人應該發展和創建體現中華文化內涵的護理理論;②原創中國護理理論必須立足於護理學科和中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大陆与台湾、澳门地区关于逮捕制度的立法规定 ,并通过三地相关规定的比较 ,提出了借鉴台湾、澳门地区的合理做法 ,完善我国逮捕制度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的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已基本结束.从这时起,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凸显.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地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虽然蒋介石未能在民族大义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台湾的一系列主张,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大陆不断向台湾移民有重要的关系。据考古材料证明,很早的时候大陆人沿着连接大陆与台湾的陆桥开始移居台湾,给台湾带来了与大陆一样的新石器文化。宋元时期,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陆开始逐渐向台湾移民,而明清时期,大陆的移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移民带来的文化使台湾文化已经与大陆文化无异。但是台湾文化还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强调通过课程调整,让所有特殊儿童皆能充分参与普通教育课程,接受基于需求的适性教育。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纲要"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大陆推进随班就读应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共建相互尊重与接纳的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普教与特教课程的衔接,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课程与教学应紧密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间的合作,使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化;配齐硬件设备,使随班就读生学习及生活无障碍;加强教学评价的适性调整,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差异化、个别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大陆随班就读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创业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而不同区域亚文化背景下的潜在创业者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意愿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究竟有何差异仍不得而知.基于海峡两岸四所高校774份有效样本的实证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首先构建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6维度量表结构,然后对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开展比较研究,最后进一步考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并无显著差异,维度层面除中国大陆大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显著高于台湾地区外,其余维度没有差异;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大陆地区;两岸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创业意愿,主要影响没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主权构成研究,中国在主权所有权层面上是统一的,但在主权行使权层面上是分裂的,即海峡两 岸的分裂性质是主权所有权统一之下的主权行使权分裂。它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 国,但在一个中国内部却存在着分裂,即海峡两岸的分裂是统一之中的分裂。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它 有利于我们分清海峡两岸与东、西德和南、北韩在分裂性质和程度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台湾儒学兴起于明末清初,上个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台湾经济的腾飞,台湾儒学的发展和影响也相应得以迅速提升。大陆方面的学者大规模对台湾儒学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大量研究台湾儒学的论著和期刊文献的出现,表明了学者们开始重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作用。大陆出版发表的研究台湾儒学方面的资料(包括台湾学者的作品),既涉及对台湾儒学历史发展的研究,也包括对台湾儒学现状的研究和对台湾儒学前景的研究等,对于加深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相互认知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