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践行我校"树健康人、快乐人、成功人"的"朝阳树人、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教育激情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情感伴随其一生,影响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把人的智力因素比作汽车发动机,那么人的情感因素就是汽车的燃料,说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过程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积极向上的教育激情,来自对教育的理想信念追求,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来自对人生价值的判断.积极向上的激情让人精神焕发,欢悦愉快,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教师的激情对学生激情产生重要影响,在教育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大,情绪也不稳定,易波动,精力与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等.英语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组织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践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4.
情意指情感和意志,它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学习习惯等.这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它们对学习的成功影响极深,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践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氖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郑兴丽 《科学咨询》2008,(16):59-59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等情感因素对认知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产生兴趣,才会是真正学习的开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数学思考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阮传信 《经营管理者》2009,(22):371-371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先论述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然后再论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快乐。  相似文献   

9.
快乐是什么?有人说,要让自己快乐,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别人快乐.老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是一种工作和生命相融合的高品位的教育生活,说简单些,我们每个老师的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快乐,这样自己才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的历史,快乐的学习历史,势在必行.这样,学生快乐,老师快乐!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记忆、积累、理解、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来完成,才能快乐高效。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使用各种有益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以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使用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成为"我要学",进而"会学",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案例内容:西师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统计>第一学时. 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及创造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严太国 《科学咨询》2008,(12):72-72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5.
肖凌猛 《决策与信息》2008,(12):170-172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认知、情感与文化是成人教育中《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策略的三大重要因素。就本文而言,认知因素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词义认知能力和语篇认知能力及思维推断能力;情感因素是指构建高效的师生交流互动,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文化因素是指跨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对高级英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 《科学咨询》2010,(14):104-104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冈素.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如下重要的意义。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能力,首先学生自己必须对化学有兴趣.谁征服了学生,谁就赢得了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积极性,提高兴趣,学生就乐记愿记,在这一过程中也享受着教学的快乐,同时学习的快乐又促进了学生记忆,良性循环.教师的作用就是让该过程既有序又活跃.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爱动的.可以说,快乐的感受是孩子们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善于观察的老师发现: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心全情地投入,因而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就能达到学习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