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在我国也引起了兴趣和争论。现把国内对这个学派的评论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一、关于存在主义的理论特征多数同志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他们注重存在,注重现实人生。但是,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不是指人在生活实践中所接触到的客观存在,也不是指现实的人的存在,而是指被他们歪曲和神秘化了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是当前西方世界一个十分时髦的哲学流派,传入我国之后,对我国的理论界和青年学生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之所以能产生如此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存在主义者标榜自己的哲学是研究人的哲学,以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基础,把人作为自己哲学的起点和归宿,并且声称只有他们才是最关心人的存在、人的地位、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等一系列人的问题。因此,他们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最讲人道的“新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为此专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说,大力宣扬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甚至要用这种新人道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如此,存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纪哲学家巴斯喀曾说:“请设想一下,戴着锁链的大批人,他们每个人都判处了死刑,每天,其中一些人眼看着另一些人被处死,留下来的人,从他们同类的状况,看到了自己的状况,痛苦而绝望地互相对视着……这就是人的状况的图景。”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存荒诞性的理解,也是一种较早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表述。盛行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的荒诞派戏剧,实际上是西方不可解脱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产物,是存  相似文献   

4.
关于存在主义哲学家使用文学媒介,最通常遇到的解释是:他们的小说和戏剧有助于说明传统哲学解说的系统的和直率的散文中所孕育和提出的基本论题。其次,存在主义者希望把人表现为一个自由的个人,表现为至少潜在地是一个不可精减的不固定的中心。而作家本人的自由也包括在内。德·波娃指出,存在主义者所着重的是具体性;他们不大用抽象理论,而是用物质形象、感性属性、人的存在和人世存在的日常细节来表达见解。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小说、戏剧和短篇故事应该理解为他们的道德玄想的独特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哲学和政治理论的例释或庸俗化。对于存在主义哲学家来说,文学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表现方式,存在主义哲学如果没有它的想象文学,就不会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而且肯定也达不到它在法国所享有的广大欢迎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她通过笔下的背景、人物等,形象地表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等核心思想,并以小说中的多重人物关系,艺术地阐释了存在主义哲学观念下人与人之间的"他人"与"地狱"的关系.存在主义哲学为耶利内克的社会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这一哲学思想也是她作品中浓郁的阴暗色彩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属于存在主义流派。存在主义有无神论、有神论、人道主义等分枝,各有不同的主张和特点。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属于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有它自己的特色和术语,而其实质乃是一种宣扬信仰主义的神学。本文从剖析他对生存哲学的基本概念“包容者”、“超越”、“人”的论述以及他对哲学、科学、宗教之间的关系的论点来揭示这一哲学的神学实质。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在西欧问世,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本世纪20~30年代,存在主义还只是在一批学者的小圈子里流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很快在资产阶级哲学的众多流派中占据了特殊地位,并广泛流传,直到六十年代,存在主义影响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成了时髦的哲学和文学运动,而且成了一种新的资产阶级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思想影响.六十年代初期,西欧兴起了结构主义,中期又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存在主义思潮才随之衰落下去,但它在世界各地的余波和影响至今尚未平息.  相似文献   

8.
西方荒诞派文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明显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文学见解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并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文学流派,但它有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荒诞”概念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加谬在《西诸福斯神话》里系统地阐发“荒诞”理论,使荒诞派文学有了思想基础。“荒诞意识是现代人面对社会、而对现实、面对世界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感到无法解释,因而产生困惑,最终以扭曲的方式去评判和表现这些现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荒诞派文学是西方后工业化社会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产物。从20年代卡夫卡的“异化小说”开始,它经历了30年代法国的“人类处境小说”,40年代的存在主义文学和50年代的荒诞派戏剧,掀起了“荒诞”的高潮,最后到60年代扩延到美国的“黑  相似文献   

9.
近来人们对存在主义逐漸感觉兴趣起來。存在主义虽則早已有了一些坚决的拥护者和一些猛烈的敌人,但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和有关学科的社会科学家,对于存在主义在他们特殊研究領域里的地位仍旧弄不清楚。所以如此的原因有多种:由于存在主义的哲学性貭,由于这种哲学所采取的研究方向以及所强調的都各自不同,然而都叫做存在主义,还由于存在主义的研究方向本身缺乏明确性和完整性……然而主要的理由很可能是由于对存在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苦难、荒诞与积极的自我承担精神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切概括.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文章将阎连科的小说与萨特、加缪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阐释阎连科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亦即本真的苦难精神和西西弗式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一种对社会形成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哲学与文学思潮。20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这种剧烈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作家也在一种固守与叛 逆的选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他们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从精神的高度重蹈远古时代人类 “生存”的主题,力图拯救自己于文明形成的困境中。他们在对现代人生命本体的叩问里,努力追寻并建构着人类 的精神家园。对于现实世界、对于存在、对于自我的探寻,使他们越来越深陷不能认识自己与不能把握社会的困惑 之中,于是他们竭力展示人生的荒谬与悲剧,否定人性的崇高。他们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着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他 们以那种独特的艺术视阈反映现实,认识现实并结构着现实。  相似文献   

12.
评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张爱波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战后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存在主义的前驱者基尔凯廓尔等人的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思想,以及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创立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这种“新”哲...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揭示了七八十年代的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人类学、公有制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对“社会与人”之间关系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4.
一、马塞尔宗教存在主义的特点存在主义根据它对宗教的态度可以分为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与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即宗教存在主义;其共同点是主要的,即都以非理性主义及现象学为其哲学体系与方法论的基础,而差别则是次要的。法国的加布里尔·马塞尔(1889—1972),是宗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尔并列为现代最著名的存在主义的哲学家。由于他在“探求”、存在主义的所谓“真正的”宗教哲学方向上所作的“贡献”,其哲学被誉为对这一“探求”的完全实现,说它达到了“真正基督教”世界观的顶峰。西方现代哲学评论家费士在题为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观,他从根本上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把人视为一种特殊意义的存在者,一种语言性的存在,并从人这一特殊存在者出发来追问存在的意义与真理的本质,从而在哲学的层面上对存在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语言把客观存在进行划分和结合,而存在又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因而语言成为人领悟存在的必然途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从根本上动摇了建立在对象性思维模式上的西方传统存在观,是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超越,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主义的源流和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存在”为轴心的思想 存在主义是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流派。 这个流派尽管被人们统称为“存在主义”,实际上其中包含着各种内容颇不相同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由此而有德国的“存在哲学”、法国的“存在主义”等提法。不过,他们都宣扬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企图“在‘存在’这个概念的名义下,使现今活着的人们发现和领悟作为与事物不同的人所特有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哲学会通刘慧晏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之一,名家众多,各擅其说,但无论他们的思想观点有多少差异,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坚持自由选择,则是诸家的共通之处。因此,对于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的分析思考,是对存在主义在其基本问题上展开批判。一、存在...  相似文献   

18.
荒诞派戏剧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这一流派的作品主题都着重在于揭示毫无意义的枯燥生活和荒诞离奇的个体存在状况。品特的戏剧创作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类存在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荒诞之中,生活本身是荒诞不经的,日常语言是支离破砰且晦涩难懂的,人的行为是稀奇古怪的。本文以品特的剧作《送菜升降机》为研究文本,透过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解读这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存在主义鼻祖的克尔凯郭尔在分析苏格拉底反讽观的基础上,对反讽作了哲学形式的、生存论的理解。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反讽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意义上的反讽是对人生存境遇的回应,是反抗人悖谬性存在的一种力量,是人的主体性的表达和体现,是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意义的诗性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是追问人生价值的哲学言说。小说《恶心》就是思与诗密切相依的典范。它昭示了人如何从萨特哲学对本质所界定的事实性否定命题通向对存在所设想的价值性肯定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