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不同翻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源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异化法 ;以本族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归化法。两者都有其文化成因 ,它们相互存在 ,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史资源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主体同一、功能相辅、目标趋同等共性,是以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史资源通过各种载体对大学生发挥着文化认同、价值导向、教育感化、职业精神塑造等功能。高校应健全校史资源教育机制、完善校史资源教育内容、创新校史教育载体,发挥校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沿阵地,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凸显,机遇和挑战并存。校史资源是高校丰富办学经验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挖掘利用校史资源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传承大学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探讨现代大学的办学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而途径的选择则关乎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目前,众多国内高校从建立校史馆、编研校史、开设校史文化课、校史文化景观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发利用校史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遗著长篇小说<小团圆>的面世,打破了人们一直以为侨居美国后的她江郎才尽的定见.<小团圆>作为张爱玲后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充分显示了张爱玲晚期小说创作风格.作品触目惊心地揭示了不仅仅是外部的世态炎凉和人情浇薄,而更重要的是家庭关爱的失缺,所带给人刻骨铭心的怆 楚.传统的情爱神话--亲情、爱情的温暖,至此已经消解殆尽.生命不仅仅是悲哀,而且是彻骨的冰冷与悲怆,其文本充分体现了张爱玲晚期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邱艳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124-126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信息化成为高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文章在分析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产生背景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也取得“突破性”的效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改革的有关问题,旨在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其民间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通过对汉民族秧歌舞的分析,可以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就艺术发展而言,现代审美意识,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追求。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表现,人是艺术的中心,人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最璀璨的花朵。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沌中苏醒,恰如人从黑暗的专制之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新发现人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汉族秧歌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畅销作品,中国当代作家郭敬明的《小时代》属于消费时代的产物,对文学的批评不能仅以一种想象的标准衡量,而应结合时代特征,《小时代》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一种真实生存状态。我们在阐述消费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论述消费文化对郭敬明小说《小时代》创作的影响,具体探讨了作品中的青年亚文化、青年男女爱情和时尚化倾向在消费时代的独特呈现。  相似文献   
9.
邱艳 《领导科学》2001,(24):16-17
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已暂告一段落,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已全面铺开。与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相比,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难度更大,阻力也更大。如何才能顺利完成机构改革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从外延式改革到内涵式改革的转变。所谓外延式改革,就是就机构改……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上半叶产生的一种对社会形成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哲学与文学思潮。20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这种剧烈而深刻的变革,中国当代的少数民族作家也在一种固守与叛 逆的选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他们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从精神的高度重蹈远古时代人类 “生存”的主题,力图拯救自己于文明形成的困境中。他们在对现代人生命本体的叩问里,努力追寻并建构着人类 的精神家园。对于现实世界、对于存在、对于自我的探寻,使他们越来越深陷不能认识自己与不能把握社会的困惑 之中,于是他们竭力展示人生的荒谬与悲剧,否定人性的崇高。他们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着人类生存哲学的思考,他 们以那种独特的艺术视阈反映现实,认识现实并结构着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