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龚自珍经学的评价问题一直是龚自珍思想研究中存在较多分歧的方面.评价的可信性必须以其准确的定位为前提,而梁启超、章太炎、钱穆及令人对龚自珍经学的定位都不够准确.其绝不是人们"公认"的今文经学,应将龚自珍经学与其整个思想相区分,并将其经学分为思想与学问两大内容,才可以对龚自珍经学的特色与价值作出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2.
(一)陶潜绝非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 杭州诗人龚自珍,写过几首关于陶渊明的诗,其一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将大隐士陶潜比之于诸葛亮,满腔豪情壮志,具有济世匡国之心,不是龚自珍的发明。南宋著名将领和诗人辛弃疾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水龙吟)。  相似文献   

3.
朱奇志 《江汉论坛》2004,4(5):87-90
龚自珍和鲁迅一生都与"梦"结下不解之缘.龚自珍的"梦"是忧患的宣泄,理想的升腾,往事的感怀,做的大凡是美梦、好梦、奇梦,体现出绚丽浪漫的色彩;鲁迅的"梦"则远远溢出"梦"之常态,成为内心黑暗影子的暗示和强化,做的大凡是苦梦、噩梦、毒梦,播撒出阴森愁惨的"鬼气".这种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两位先觉者各自不同的心理个性和时代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唐代女冠社会交往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瑰华 《江淮论坛》2001,(3):116-120
唐代女冠 ,即女道士 ,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她们清雅神秘的道门生活、广泛自由的社会交往以及风流浪漫的爱情故事 ,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饶有兴趣的话题。唐代女冠社会交往广泛、自由甚至放纵 ,不仅与唐代开放浪漫的社会风气、妇女性解放与性自由程度相对较高有关 ,而且与她们自身的特殊地位、独立身份、丰富情感、美艳容貌与出众诗才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与魏晋风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剑锋 《文史哲》2003,(5):96-101
蒲松龄首先体味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将“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形象 ;其次是自我层面的“狂”,使“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 ,塑造了一系列狂生形象 ,肯定了越出名教的爱情与行为 ;最后 ,是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 ,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蒲松龄得益于魏晋风流的不仅仅是精神内容方面的“痴”“狂”“旷”,还有艺术形式方面的“语典”“意象”“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佛教信仰与佛学义理对龚自珍的思想、心态和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龚自珍张扬心力的世界观、深挚热烈的济世情怀,吸收和融合了大乘佛教特别是天台宗的思想观念,佛教经典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的想象、意象与文采。  相似文献   

7.
“少年《尊隐》有高文”,龚自珍用他自己的诗向我们推荐了他年轻时代的得意之作.综观龚自珍的全部著作,《尊隐》一文也确是研究龚自珍政治思想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对清廷的黑暗政治的无情揭露,对丑恶现实的大胆挑战,以及对新生活的热烈憧憬与对理想求索不得的迷惘、苦闷,……种种思想情绪交织在一起.向我们披露了作者精神世界的矛盾.仔细研究这篇文章,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龚自珍政治思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社会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1792--18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代表先进社会思想萌发的启蒙思想家。在众多有关龚自珍的论文和专著中,专家学者们谈及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者甚多,而较深入地论述他的社会历史观则几乎寥若晨星。本文拟对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进行初步述评,以便为全面讨论研究龚自珍的思想,做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
"乾嘉考据学实际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龚自珍是"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而与龚自珍有较深学术渊源、且为莫逆之交的魏源有着较丰富的语言哲学思想,其精髓可以概括为"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角度,对龚自珍诗歌所表现出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对个性解放的执著追求、对“新”的人生理想的热烈歌颂等思想内蕴,作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挖掘与展 示,凸现出了龚自珍诗歌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及其对中国诗歌近代转型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龚自珍西北史地研究与清代官修西北书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龚自珍西北之学与清代有关西北官修书籍的关系,可以看出:清代官修书籍是今天研究龚自珍西北之学时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嘉庆年间,龚自珍就在对清代官修西北书籍的研读中开始接触西北史地,引导他进入西北史地研究领域的人是具有十余年官书修纂经历的程同文。龚自珍在了解并参与清代官书修纂活动中,翻阅使用着官修书籍,由此进行的西北研究呈现出服务于现实的研究目的、议论时政的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2.
1841年辞世的龚自珍何以成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这是因为:其一,龚自珍在晚清由古文经学转向今文经学,大力倡行经世致用的学风和指陈时弊的议政风气,开启了晚清“议政”的一代新风。其二,龚自珍对晚清社会全方位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改革的热切呼唤,振聋发聩,惊世骇俗,警醒了世人,激发起后人的改革热情。其三,龚自珍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对人才和人之个性的压抑束缚,追求精神解放和个性解放,成为中国近代“主变敢逆”启蒙思想的先导。其四,龚自珍抱负恢奇,才气横溢,他的思想更具冲击力和感召力。因此,称龚自珍是中国近代之初的“但丁”,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中国近代诗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龚自珍,但读者常为无龚诗的较好的选注本行世而为憾。最近齐鲁书社出版的郭廷礼选注的《龚自珍诗选》,是龚自珍研究中的又一新收获。《诗选》的《前言》,是一篇系统地研究龚诗的论文,作者知人论事,顾及全人,对龚诗的思想艺术特色作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吴中词派兴盛于嘉道年间,与龚自珍活跃在文坛的时间多有重合,且地域相近,自然成为龚自珍创作时重要的词学背景之一,也是其词学观的必要参照系.龚自珍虽与吴中词人有过交往,并有顾广圻、秦敦夫等讲求声律的好友,且与戈载具有相同的音韵学知识背景,但龚自珍的崇畅情、重自然等词学观与吴中词派的声律论实际上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也决定了两者在词学上甚少交集.龚自珍的“尊情”观坚守以词抒写性情,在吴中的声律大潮中,讲究词的独特内质,在当时的影响固然有限,但其导向却堪称词体正大光明之途,其意义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一位著名学者说:不了解龚自珍,就无法研究近代文学。此言甚是。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解放以来,学术界(主要是指文学研究界)对他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尽管也发表过若干篇论文,不仅研究面狭窄(主要集中在他的诗),而且深度也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管林、钟贤培、陈新璋三位同志合著的《龚自珍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的出版,是值得我们欢迎和珍视的。《龚自珍研究》(下简称《研究》)全书分十章,对于龚自珍的生平、政治和文艺思想、诗、文、词,以及经史研究、佛学思想与龚自珍创作的关系,和他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观点明确,时有新见,是  相似文献   

16.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最初发轫——龚自珍个性解放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祖华 《中州学刊》2002,5(5):113-117
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可以追溯到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他倡导“心力”论 ,促使近代先驱者重视人心变革、思想启蒙 ;他对社会风气尤其是士林风气的批判 ,是国民劣根性解剖的思想灵感之一 ;他对封建政教摧残人性、人才的揭露 ,对探寻国民性病源有启发作用 ;他开启了自我批判的时代 ,开创了民族反省的一代风气。龚自珍的个性解放思想与国民性改造思潮虽有区别 ,但视其为后者的发轫、最初源头 ,却并不牵强。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的散文,在清中叶嘉道时期的文坛上,的确可称为是一支“异军突起”。它既不同于当时风靡海内的桐城派的古文,又不同于当时从事考据之学的朴学家们以“实事求是”为鹄的质朴严谨的述学文,自然与当时宗法六朝骈俪的选派文章,更是大异其趣。他的散文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与充分表现此种独特思想内容的特有的形式,而形成其既汪洋恣肆,而又有点俶诡谲怪,既绚丽多采,而又有其深刻严密的独有风格。 龚自珍散文的独特风格,是他作为时代先驱者的先进卓绝的思想,与对现实社会锐敏洞察,而形成了自己改造社会的思想和主张,与用自己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而表达自己思想与主张,而形成的。为了理解龚自珍的散文,首先应对其学术思想的渊源,进行扼要的探索。 龚自珍,从其一生中所接受的学术思想遗产流派的先后次序上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人物 ?清朝前期实学的困境为近代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龚自珍在总结古今文经矛盾及发展基础上 ,以今文经追求独立思考精神为中心 ,创造出以“我———心———私———情”为中心的个体主义价值观 ;又以古文经实测方法为基础发展了实事求是的理性思维模式。个体主义价值观和实测的理性思维模式成为嫁接中西方学说的桥梁。以此为基础 ,中国思想开始步入近代。龚自珍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人物  相似文献   

19.
龚自珍“狂”、“怪”、“呆”的人格特征是在传统社会面临崩解、西方文化山雨欲来的冲击下形成的,是开风气之先的先进人物的“异端”符号。儒家文化的衰落与中西文化冲突的新时代召唤着在社会大变革中的传统型士大夫向近代知识分子型转化,龚自珍是第一代的代表人物。龚自珍由汉学考据转向经今文学,而又不谨遵常州学派之家法,以今文为工具议政,具有近代鲜明的思想意识,标志着嘉道之际学风转变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于龚自珍的词,历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如其诗文,评价也不如其诗文。如果说龚自珍的诗文闪动着一个近代先驱者光辉思想的火花,那么,他的词就更多地展现了这个处在世纪之交的先驱者思想背后真实的内心情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