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在书画研究和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对明末清初徽州画家李流芳的绘画思想,特点及贡献作了探讨,从而揭示了李流芳是徽州新安画派中具有艺术思想深度的画家。并丰富了新安画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戴本孝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按其绘画风格,似应列入新安画派(后世所称之黄山画派)的行列。戴本孝,字务旃,名殷礼,戴重之长子,生于坍天启元年(1621)七月初九日,卒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七月初一日。他的字号很多,而最为人熟知的,是以他在和州一山谷中结庵的山名所取的鹰阿山(当地称老鹰窝)樵,  相似文献   

3.
广州十三行时期,岭南绘画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嬗变,形成了以"居派"绘画风格为代表的早期岭南画派。而十三行时期岭南绘画风格之所以出现明显"折衷中西"特征,是与以下四种因素密切相关,即传教士的东来与西洋画的引入、西洋人的文化需求及外销画的市场交易、岭南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力以及十三行商对艺术事业的热衷与推动。十三行时期特殊的外贸体制和行商的独特作用对岭南画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岭南艺术家们开放接纳、学习借鉴的创新精神在岭南绘画风格嬗变和岭南画派形成中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徽州(现黄山市)古称新安,自古就有“十家之村,不废颂读”的社会习俗,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之美称。就在这片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上,不仅孕育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朴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等,而且浸润了“徽州腔”(即“徽剧”)的摧灿历史。  相似文献   

5.
石涛(1642—1707),俗姓朱,名若极,号苦瓜和尚,清湘老人。广西桂林籍,靖江王朱赞仪第十四孙。清康熙五年前后到宣城。与梅清、半山和尚、梅庚、江注等人交游甚契。石涛早期的画受新安画派和梅清的影响较大。以黄山为主题始于浙江。其画风核心是“静”,表现晴朗的山体,画面清晰、洁净、明朗,其次是以梅清为代表的宣城画派,其画风核心是“动”,  相似文献   

6.
《徽州社会科学》2009,(9):35-38
古邑歙县,秦时建制,古称新安。隋唐以降,歙县一直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历代以来,在2230周年漫长的历史中,这里文风昌盛、名人辈出,渐江、汪道昆、王茂荫、吴承仕、张曙、黄宾虹等一大批旷世名人,点亮了由徽戏、徽墨、徽菜、徽派盆景、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及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文学等艺术流派交织形成的历史文化星河。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气范畴的意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丹 《天府新论》2009,(6):139-143
气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范畴,它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在古代绘画理论中,它主要有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在绘画表现对象层面,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元素。在画家层面,气是画家的个人风格。它有先天具有和后天养成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是气质和禀赋,后者主要是学识和才能。而在绘画作品层面,气则是一种偏重于刚性美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具体体现在画作的笔墨技巧和结构安排上。气使得绘画表现对象、画家、绘画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最终呈现出的是中国绘画与众不同的天人合一的空间观念和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8.
明代末期,程嘉燧是新安画派先驱画家,金陵八家之龚贤评曰:孟阳开天都一派(按:可理解为新安画派),……程与同里名流唐时升、娄坚称练川(可理解为歙县的代名词)三老,加之好友李流芳,合称“嘉定四先生”,吴伟业撰《画中九友歌》,将他与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驹、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称为“画中九友”,可见,程嘉燧在当时文学、艺术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派基础上把绘画色彩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画派,其发起人修拉致力于科学理论于绘画实践研究,把一切对艺术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画中去。其严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论来做画,创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画技法中的运用,并采用“点彩”技法,改调色板上的颜色调和为“视觉调和”,是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0.
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派基础上把绘画色彩技法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画派,其发起人修拉致力于科学理论于绘画实践研究,把一切对艺术有用的因素都融合到他自己的画中去。其严格按照色彩分割理论来做画,创建了“色差消失”原理在油画技法中的运用,并采用“点彩”技法,改调色板上的颜色调和为“视觉调和”,是印象主义画派在色彩和技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1.
探幽绩溪     
“绩溪,古属新安郡,后属徽州府,现划为宣城市。大概是一种心理定势吧,说起徽州我便会毫不思索地娓娓道来,如数珍宝。与文人交谈,我会道出一串“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理学”等等尽显炫耀。与商人交流,动辄以徽商、儒商而自居。总之,谈到故乡,谈到徽州,一种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有时兴趣所至,还会详细地诠释述说。”——作者之于徽州,感情可谓深矣!  相似文献   

12.
黄山画派是古今徽学文化的核心性组成部分,从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新安四家”肇始,中经程邃、梅清及与黄山文化有关的“扬州八怪”领军人物高凤翰等人的经营,到黄宾虹,中国的山水画文化蔚蔚大观,黄山画派形成和发展为一个别具独色而又成果卓然的自足文化系统。黄山画派几近成为明清以降中国山水画的代名词,以其象征兼及写实的文化精神代表了中国山水画的正确发展方向。其中黄宾虹独领中国山水画的峰巅。黄山画派的巨大成就,得益于“良知即易”的王阳明心学精神的充分体现。并且在此心灵之心主导下,在纯静无二、一心相悟之基础上对产生于徽州的朱熹理学“格物致知”精神作了一定程度的兼容。正因为有如此的形而上之道所滋养,长期.以来的文人书画“南北宗”之纷争,在黄山画派文化中才得到化容。南宗画、北宗画各自的优点同时得到和谐的表达。黄山画派的阳明心学精神在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前而已应运而生的新世文艺复兴中将大放异彩,画心独运,开启民智国慧。  相似文献   

13.
齐国绘画艺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国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富有生活气息的帛画、丰富多彩的漆画、工艺精美的铜器装饰画,还是开中国美术史之先河的默写人物肖像画,都充分体现了齐国绘画艺术的成就,并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创新意识,特别是独具特色的齐瓦当画、雄浑厚重的齐地汉画像石,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影响中国绘画理论与实践长达数千年。  相似文献   

14.
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画家,大多为遗民画家,他们崇尚倪黄,画风简劲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以山水见长,而作为新安画派主要成员的汪家珍,则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无不擅长,尤以人物著称。歙人汪洪度评曰:吾乡绘事,国初为盛,松圆老人后,僧渐江、程垢区、查梅壑、祝壮猷工山水,家壁人、江天际工人物。可见,汪家珍在新安画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扬州八怪”是中国绘画史上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总称,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主要靠卖画为生。盐商在扬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奢靡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精神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增。“文之极,画也”,盐商对绘画作品的需求拉近了与“扬州八怪”诸多画家之间的距离,画家依附盐商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使“扬州八怪”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的自然景物造就了李成、郭熙画派的绘画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绘画风格在南移过程中因地域原因而发生了巨大的风格变化.通过大量文献对元代几个代表性画家的作品分析,考察了元代绘画的壁画性特征以及因地域性因素而产生的北方绘画的壁画性因素及其风格成因.进一步讨论了元代绘画在风格上的继承和影响,元代绘画介于两宋和明代绘画...  相似文献   

17.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微州,古称“新安”。不少徽州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习惯自称为新安人,如南宋大儒朱熹就自署“新安朱熹”,为著名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等刻绘插图的微州刻工也多在画面上留下“新安某某”的落款。新安郡,是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设立的,它的前身是汉末三国时孙权所设立的“新都郡”。  相似文献   

18.
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西方重要的绘画艺术流派。莫奈是印象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对印象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印象主义之父"。文章分析了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明晰莫奈及印象主义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汪机 徐春甫     
徽州人物 汪机和徐春甫是新安医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位代表。汪机著书立说,写下13部医学著作,阐述自己的医学思想,为新安医学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他还广招门人,培养出一大批接班人,代代相传,为新安理学扩大队伍,形成流派,奠定人才基础。徐春甫则以自己的高超医术在宫廷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最有名气的御医。并在京为首发起并组织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纂《古今医统大全》100卷,使新安医学走入上层社会,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20.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之美称,流派纷呈、各领风骚的徽文化灿烂夺目。徽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刻书、徽派建筑、徽派雕刻、新安医学、徽剧、徽茶、徽漆等代表了各自领域的精粹;朱熹、戴震、程大位、朱升、王茂荫、陶行知、胡适等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名字成为徽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充满特色的徽州村落文化、水口文化、宗族文化、契约文化、徽州方言、徽州棚民等文化形象既具有典型性,又有着悠长的历史意味和文化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