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夫妻离婚的著作权收益分割,既涉及婚姻法领域,也与著作权法密切相关。由于《婚姻法》对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及知识产权收益在夫妻财产中的定位模糊,使得在夫妻离婚知识产权分割的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认定不统一、判决随意的现象。对有关夫妻离婚著作权收益分割的法律规定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明确婚前著作权及其收益属于夫妻个人财产,著作权及其收益的归属应以著作权获得的时间而不是以收益的取得时间为准,并且夫妻离婚时对未实现收益的著作权分割应适用比例原则,以体现公平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离婚案件中对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历来是争议最大的问题。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颁布后,个人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的越来越多,夫妻共有财产的状况日益复杂,因分割投资财产所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对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割时,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投资财产的性质,将会  相似文献   

3.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制的规定经过几次的修改与补充,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法定财产制中有关夫妻分居后及离婚时债务的承担、继承或赠与财产被抛弃、知识产权收益的分配及约定财产制的设立及效力等方面尚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在夫妻财产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正确处理有关的公司股权,不仅有利于婚姻法贯彻落实,而且有利于相关公司的正常经营以及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针对股权的诸多特点,采取不同于分割其他夫妻财产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公平和高效的处理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夫妻财产制 ,针对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法律构想 :(1)明确划分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特有财产 ;(2 )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 ;(3)完善夫妻财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婚姻财产制度,主要是一国关于夫妻财产所有权问题的法律制度,它涉及夫妻婚前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终止时财产的分割等一系列问题。现就婚姻存续间继承和受赠与的财产归属问题,从夫妻财产的发展历程,我国立法的缺陷等作出简要分析,以期使我国的相关立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所拥有的财产逐渐从有形财产为主变为现今的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并存。其中,股权尤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夫妻股权分割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它并不完全与公司法中的股权转让相同,学生对此较难理解。因此,高校法律课教学中,结合公司法与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对离婚案件中夫妻股权分割的法律依据和分割原则进行解析,对于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是财产权,婚姻诉讼中知识产权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判定,必须充分关切"夫妻身份关系的特殊性"与"知识产权之非物质性存在信息的特殊性"之"双重特殊性"。知识产权之信息形成、增值等时间经过中有任一时段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相重合,或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的任一方对知识产权的信息形成有任一形式的投入,即可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为彻底、完满解决纷争,知识产权之财产分割必须在离婚诉讼中进行,且以一次性分割为妥适。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为世界各国婚姻家庭法所重视,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法定制与约定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本文认为我国法定财产制中婚后所得共同制使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过于宽泛,也与其它民事法律规定的内容相冲突;约定财产制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为此提出应建立以夫妻婚后劳动所得共同制为内容的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应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夫妻财产制度,是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夫妻家庭生活等费用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对外财产责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适用对象范围相当广泛的一项重要的财产制度。在私有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今天,夫妻财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了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对夫妻财产制度问题的即时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设信息产权概念构建信息法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新兴的信息资源需要专有保护,但将其纳入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保护,显得力不从心,且有很多盲区和不便。故此,必须创设一个新的概念—-信息产权。信息产权的外延广于知识产权,但知识产权是信息产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产权由知识产权和其他专有信息产权两部分构成。同时,以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为骨干,以其他的专有信息产权法为补充,构建一个体系完整、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和债权法的分立起源于罗马法.二者的分立是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分析和法典构架的基石.但近现代以来,物权法和债权法出现了融合,尤其表现为物权的债权化和债权的物权化.我国物权立法的定位和制度设计应在坚持物权法和债权法分立、物权与债权区分的前提下,针对二者融合的趋势作出立法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在劳资关系中,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劳资关系的必然性。分析了当前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即: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劳资关系的现代化观念;理顺企业劳资关系运作的体制;加强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制建设;加大维权力度和监督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论财产权、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法律性质的科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秘密作为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之一 ,有必要将其作为财产权加以保护。同时 ,商业秘密又是一种未公开的信息 ,这就决定了它在财产权体系中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这样界定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 ,有助于商业秘密的研究与开发 ,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5.
民法物权中占有制度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产权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性和权利客体的物理可独占性。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不具有物理独占性 ,因此根据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理 ,知识产权权利取得、转移等的公示方式是登记形式 ,不适用占有制度。但是 ,知识产权交易中同样需要保护交易的安全性 ,在某些情形下 ,如因真实权利人与实际行使人之间脱节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仍然需要适用类似于占有的制度 ,如善意取得等 ,来对知识产权客体的持有人及其交易相对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 ,在知识产权交易中 ,不应绝对地排除适用占有制度 ,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形对占有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6.
论物权法律适用的分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相对应的是 ,当代涉外物权法律适用呈现出明显的分割化走势。这一走势在物权的行为能力 ,物权的行为方式 ,物权的保护 ,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船舶、飞行器等物权关系 ,无体动产 ,运输中的货物等领域中都有所体现。这一走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法律关系的竞合、物权法的一定程度的任意性、物权公示方式的多元化、“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这一冲突规则本身的缺陷、冲突规范的软化发展趋势等。中国国际私法有关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应当在相关领域体现这一走势。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信息不应是信息论意义上的信息,而应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信息,即具有“同型结构+意义”双重结构。这有其法学上的规范意义。具备“源于人、有价值、法定性”条件的信息即可成为知识产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家庭合法财产的分割包括“分家”和对“遗产”的处理两种形式。“分家”是农村生活中一种源远流长的活动,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模式,历史地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效力的乡俗民约。同时,“分家”的含义往往扩大化,涵盖了“遗产分割”的概念和形式。本文从社会学法学的角度,运用访谈和参与实例的方法,以山西省平遥县段村镇段村为对象,对其家庭财产的分割规则、类型、仪式、程序、信条等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期理解“分家”这种乡俗民约的内涵,透视“现实中的法律”所反映的伦理、秩序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经由哲学思辩构筑起来的理论体系应有科学的逻辑起点,民法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财产权,而不是财产,财产仅是财产权的载体。物权和债权是民法为保护财产权而设定的法律权利。物权是法律赋予特定财产权之上的排他性权利,旨在强化财产权之归属。应将财产权和物权严格区分开。  相似文献   

20.
物权关系的法律调整不等于《物权法》对物权关系的调整,物权关系需要整个法律体系及其各法律部门协同调整。从历史来看,民法及其物权法并不能调整各种性质和类型的物权关系;从发展趋势看,经济、社会的社会化是物权关系需要各部门法协同调整的根本原因;从实践看,各部门法协同调整物权关系是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例如,民法及其物权法在调整投资经营公司或企业法人条件下形成的物权关系、国家和地方物权关系、合作制集体物权关系时存在着固有的劣势与不足,因此需要企业和公司法、国有财产法、合作社法等与民法及其物权法的功能组合,才能实现对这些物权关系的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