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出口和投资严重受阻的背景下,以消费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提升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路径之一。现阶段我国消费金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不断克服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文化观念、信用评价制度、消费者信用意识、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从消费金融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建设、消费便利性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和完善。唯有如此,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消费群体的国家,消费金融将成为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契合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格局的转变,消费需求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政策取向。国内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从我国消费需求的构成看,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一旦启动起来,我国经济就能持续、快速增长。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深入地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实践表明 ,居民消费需求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以来 ,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偏低 ,对我国经济增长缺乏需求拉动 ;必须把适当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消费倾向作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在保持投资适当增长的同时 ,促使消费需求增长快于投资增长 ,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要采取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各项政策措施 ,刺激居民消费、鼓励居民消费、增加居民消费 ,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4.
居民消费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1997年至2002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消费下降的影响.因此,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时候要充分研究、了解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展开,以经济控制论为工具,研究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动态地描述了消费、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并对如何刺激中国国内消费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压舱石”,未来消费仍将是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从消费主体看,最终消费以居民消费为主,其中城镇消费持续稳步提升,而农村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消费结构看,居民消费以“食”“住”等生存性消费为主,两项占比超半数以上,其他发展性消费有待提升。从消费差异看:(1)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居住成本过高,挤压了其他消费,尤其是有益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健康等消费升级过程。而中部地区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相对较高,消费升级具有较大潜力。(2)就城乡差异而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新冠疫情冲击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影响较小,预计随着政策的加力提效、经济活动的恢复,农村居民将会推动生活必需消费品的恢复,而城镇居民有望推动发展型消费品的恢复。(3)对于不同收入阶层,消费收缩分别表现为“无钱可花”“钱少不敢花”“有钱不愿花”“钱多没处花”的特征。疫情冲击使得居民消费信心呈现断崖式下跌,消费收缩并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征,消费升级受阻。未来为应对冲击,应重点关注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把握好短期和中长期政策节奏,促进消费有序平稳恢复。从短期来看,提振消费最...  相似文献   

6.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2000—2010年湖北省居民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从宏观层面建议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稳定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并根据收入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收入不确定预期;正确引导消费预期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7.
低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过低,是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居民消费偏好既依赖于家庭遗传性和内生性,也依赖于社会形成机制。消费行为受到空间建构和分布的影响,城乡消费空间的差异会导致居民消费行为也存在较大异质性:一是由城乡社会形成机制差异导致的消费群体的异质性,二是由信仰、观念、社会等级等家庭资本遗传导致的消费者个体异质性。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导致两类扩大消费效应,即由于城乡空间重构和居民区位移动,消费者群体重新选择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的"空间转换效应",以及在深度城镇化的过程中,异质性消费个体面对城市"消费空间"的变化而改变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的"消费升级效应"。将空间维度和消费黏性引入"低消费率之谜"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拓展消费行为的微观基础研究,揭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消费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当前消费需求的特征看,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矛盾是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因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促进消费需求的对策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消费、投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短期内,可以依靠投资、出口实现GDP的增长,但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助推器。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与广西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居民消费贡献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减少;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较低的投资效果系数说明广西粗放型的增长依然很严重;较低的净出口弹性系数说明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很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促进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新疆居民消费及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19902012年新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居民消费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扩大,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弱化,以1999年为主转折点,新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消费拉动型转向为投资推动型;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新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的拉动作用。对此,提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丰富消费品种,刺激居民消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ts growth state has been relatively stabl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national sports economy is also developing. From the macro level, the sports economy belongs to an organism composed of multiple molecules, and its main line i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sports economics a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ramework of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we must scientifically fram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rely on the main line, develop sports market ideas and sports consumption ideas, enrich sports economic theory, and innovate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China's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and put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相似文献   

12.
消费需求不足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需要对超万亿的储蓄进行合理引导,向消费等领域分流资金。提出启动我国消费,拓展扩大消费需求的新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领域。多数的实证分析证实股票市场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那么 ,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呢 ?回归分析表明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 ,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 ,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因而 ,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据此 ,我们可以认为股票市场发展是我国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 ,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储备(特别是外汇储备)近年来大幅度增长。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储备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与分析,根据目前我国国际储备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得出当前我国的国际储备规模过大的结论。并通过对适度规模的界定与计算给出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消费率水平持续走低,消费动力严重不足。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无疑又会对我国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消费需求是较其他需求更为强劲的经济发展推进器。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症结在于消费者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不能解决此问题,遂需要一个刺激消费需求的新方略,这就是运用中国特色分享经济机制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刺激有效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高涨的势头之下,跨国行为、网络组织及其经营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中重要的形式与活动,随之推动了各国消费水平和结构的革新,为之响应的是各国及全球经济组织对服务经济的逐步放开,最终推动了服务企业的国际扩张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并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载体。加上中国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逐日增强,无疑使服务业跨国公司另类于制造企业,而不可遮掩的显露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本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费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增长同时所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可以从金融之于经济的影响角度加以分析。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水平上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经济增长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配合程度常常偏离最优形态,出现金融过度或金融不足的状况。据此构建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是金融体系不能与相应的经济增长水平配合。因此,从金融层面入手是破解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预计到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逐渐超过其他工业国家,成为全球排名于美、日、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种种阻碍,如制造业的竞争性冲击,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以及三角贸易的问题等.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快速增长.持续的增长动力、能源问题的解决、核能的利用与和平环境的维持,是保证中国经济增长政策成功的几大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影响也在扩大,特别是在亚洲.在日益增长的全球化趋势下,经济的互动让和平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需要联合起来,响应中国"和平崛起"的号召,建立一个全球的机制来保护世界和平,防止各种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科学开发海岛资源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兼具政治权益、资源经济、国防军事和生态环境等多位一体功能的重要海上疆土,战略价值十分突出。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拓展我国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海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还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思想认识因素、综合国力因素、人口资源因素、经济利益因素四个方面。科学开发海岛资源,发展海岛经济要从法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数据、生态环境和信贷资金五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优化升级海岛传统产业,发展海岛循环经济,打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深海经济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