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善、美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人类包括行政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尺度.行政活动从总什上来说是行政主体不断地趋向于真、善、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许渊冲在汉语诗词外译的实践中认识到,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各有劣势、等势和优势,因此在翻译中可运用浅化、等化、深化手段,力求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上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从而使译者本人和读者都能知之、好之、乐之.这五个三,加上以诗译诗等原则,构成了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体系,而意美、音美、形美实为该体系的核心.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既来源于实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在汉语诗词外译中也一直以一贯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东北文坛世纪始末的两位优秀女作家 ,萧红和迟子建共同关注着黑土地 ,但其乡土小说在相似之中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创作母题而言 ,萧红倾向于以现代启蒙者身份对乡土进行冷峻的审视与批判 ,迟子建则倾向于对乡土的缅怀 ;就审美风格而言 ,萧红的创作体现出张力之美 ,而迟子建的创作则表现为和谐之美。总而论之 ,萧红的乡土小说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 ,而迟子建则有向传统回归的倾向 ,两人各自代表了东北乡土文学的两种不同创作路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索浪漫主义文学的奥秘,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类型学、主题学、文类学以及影响研究中的流传学等方法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美两国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溯源,发现两者产生的时间有先后之别,作品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导致它们产生的根源是一样的,两者所表现的主题也相似,而且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英国浪漫主义对美国浪漫主义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既要“美”,又要实现“功能”,“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设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只有艺术性,没有技术,艺术品不能实现;但只有技术,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再先进的技术也将没有用武之地。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的建设与发展:科学也将越来越艺术化,设计将越来越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从原始古礼之美到中央朝廷之美的演进,最后落实到威仪上。从语汇上,是从空地之礼的義,到社坛之礼的宜,到祖庙之礼的畏,最后定型在朝廷之礼的威仪。朝廷威仪有西周分封制和秦汉集权制两种类型,但基本思想相同,即有容乃大的胸怀(德)和战胜一切的暴力(威)在美感形式(仪)上的统一。天下观和等级性是威仪作为朝廷之美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纪之交"一强一弱"(美日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山内阁时期强弱态势的短暂逆转,自2010年中开始,两同盟出现冷战后的首次同步强化态势。地区冲突爆发是两同盟同步强化的直接诱因,美日韩三国安全政策趋向统一是决定性动力,日韩两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两同盟同步强化,加剧了朝鲜半岛的战争危机、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紧张和军备竞赛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美育与德育、美育与智育、美育与体育三个方面相互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圣艾修伯里的《小王子》是一部情节温馨,内容真挚,感人至深的哲理童话,渗透着作者整个的生命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从童话美、音乐美、象征美和哲思美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并对友谊、爱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揭示了作品对人生所具有的深远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美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美"一直是个含混的概念。因此,"科学美学"也就缺乏必要的基础。本文研究了"科学美"的内涵,指出了它的两个基本含义。我们认为,科学美首先是"科学本身"的美,例如,科学具有美的结构。其次,科学美是指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美。  相似文献   

11.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多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2.
“意韵美”主要指不显现在和歌表面的需要整体把握的那种朦胧、悠远的韵味。“意韵美”是和歌的灵魂,是读懂和歌的关键所在。日本古典和歌在“意韵美”的表现特色上,主要有通过对唐诗的吸收与借鉴所形成的硬朗的汉诗风格和来源于日本传统审美的“直白描述”及飘散着“一抹哀伤”的忧郁情愫等一些特点,和歌的“意韵美”与日本的特质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直子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身上具有两种独特的美——病态美和诗意美。也正是这两种美的凝合以及她对死亡的异视角观照使她在女性形象中魅力窦生,成为又一个美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4.
许渊冲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这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文章分析研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表现,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声韵美,抑扬美,节奏美,映衬美四个方面描写了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美质,并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形成汉语语音音乐美的原因,指出了汉语语音之类所形成的审美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美的形态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的形态” ,在美学界又有“美的范畴”说 ,本文通过辨析 ,认为以用“美的形态”说为科学。关于美的形态分类 ,我国美学界由于受西方美学界的影响 ,一般分为优美、崇高 (或壮美 )、悲剧 (或悲 )、喜剧 (或喜 )、滑稽、幽默等。本文本着宇宙对立统一规律、美所呈现的形态实际以及中西方的分类传统状况 ,认为应该简明地分为优美和壮美两大类。本文并且对美的这两种形态的含义、特点和功能等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略论礼仪的涵义、特征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规范。本文就礼仪的涵义、特点及仪表美、精神美、行为美、环境美等四种主要礼仪形式的美学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 ,从美学意义上看都应该是美的。本文认为 ,教师所显示的课堂教学美至少包括 4个方面的内容 ,即潇洒自如、落落大方的仪态美 ,明白晓畅、准确生动的语言美 ,条理清晰、张驰有致的结构美 ,坦诚动人、追求真理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9.
广告辞在广告构成各因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外广告辞言语美有两个层次,即形式美与意象美,这两种形式在广告辞中会产生较强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已经进入人力资源导向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文章就美日两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剖析了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就两者模式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借鉴意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