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祖是历代传说的史前文化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上一直被尊为气功的始祖。本文根据史籍、文物和古代流传至今的“彭祖功”,对彭祖和气功历史进行考察,同时指出了“治气之道”与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史前陶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及其时空意识进行了探究。文章不仅从史前人们的时空观、宇宙结构与史前时空意识、史前时空意识与史前陶器及建筑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与时空意识进行了思考,同时还将甲骨文的字例与史前陶器密切结合,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念的起源与时空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转型与“文学浙军”的现代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浙军”与吴越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吴越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浙军”取得了独特 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吴越风情、吴侬软语和江南文体三方面。与此同时 ,“文学浙军”也面临如下挑战:对吴越传统文化的正确体悟问题,如何面对上海文化带来 的影响及缺乏创新精神和理性精神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 作为当代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与近年关于吴越史前文化、民间风俗等的热点讨论有着较大的距离。文学属于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用卡冈的话来说,文化可分为几个层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艺术文化。或如海德格尔所谓的艺术品产生于“历史”和“物质”之间的裂缝,艺术文化既渗透在精神和物质文化之间,又悬浮在两者之间,与整个文化环境构成象征性的关系。因此,在文学研究视野里,文化是作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日本早期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的若干因素,都可以从我国江南地区史前文化中找到渊源关系或相似特点。江南居民从杭州湾出发,借助季风、海流移动的力量以及天文、地文导航直接东渡日本,并非没有可能。不过,江南史前文化由海路输入日本,是自发的,断断续续的,应当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多次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搜析,从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三方面对我国古代东方南北两支文化系统——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它们之间在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信仰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互有异同。本文最后指出:华夏文化通过多渠道播散到四周,当然包括播及到吴越和东夷地区;同时,吴越文化和东夷文化又影响和丰富了华夏文化,因而,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中能追寻到吴越、东夷文化因素的根苗。  相似文献   

7.
从地域文化角度解读鲁迅的文学创作 ,解读鲁迅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简述了鲁迅故乡的吴越文化特征 ,分析了鲁迅对浙东越文化的感悟、认同 ,及其在现代文化思想启迪下对吴越文化传统的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影片全名《千与千寻的神隐》中的"神隐"是日本古代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油屋"中登场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神灵具有浓郁的日本传统宗教文化色彩;汤婆婆通过夺取他人的真实姓名来支配他人的手段起源于日本古代的"言灵"信仰。宫崎骏正是想要通过《千与千寻》这部作品,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该文论述“大禹治水”神话东传日本 ,为日本先民所接纳与摄取 ,并创作了“变异体”的“土母治水”神话。旨在证实早在史前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开始对日本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东汉扬雄所著<方言>等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的研究表明,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尤其是其中的吴次方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结论得到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对于科学地认识南楚与吴越两地方言的历史层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体系,"吴越文化"是这一母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文化,吴文化与越文化在今日地域文化研究中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对高速发展的"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文化支撑作用,这一文化如何生成?其文化历史渊源与文化性征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其文化走向与未来指向如何?此乃文章所重点研究与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宝箧印经塔"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NBE21仿照印度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之事,用金铜精钢所铸造的八万四千座小塔,最近雷峰塔地宫发掘出的一座小塔就是吴越时期钱NBE21铸造的.虽然吴越国与当时的日本国没有正式国交关系,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民间的相互往来却异常频繁."宝箧印经塔"通过来往于中日之间的吴越商人和日本僧侣传播到了日本.日本不仅保留下了较多吴越国时期的"宝箧印经塔",而且还在吸收中国佛教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融入日本文化,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宝箧印经塔".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传入日本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只有当文化传播的客观条件成熟,文化移植的土壤形成之后,佛教传入日本方能实现。从文化辐射源的形成、文化传播途径以及文化中心与边缘地区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看,当时的日本具备了佛教传播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文化而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因此,在这近两千年的时段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由中国流向日本。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融入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空间的一种伸展现象;日本文化吸纳汉字,而吸纳是有选择的,所谓在空间上有“伸缩”,在内容上有“消长”,这从“店、馆、房、屋”四个汉字中可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过程中,有一批汉字术语经历了从中国古典词-传输日本-日本借以对译西洋概念,使其内涵发生近代转换—转换后的该汉字术语又传输回中国。此种"侨词来归",正是中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东渐而发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形态。本文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阐述此一论题。  相似文献   

16.
兴盛于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伴随着大批来华留学僧为主要形式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日本"五山禅林"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三教关系论争。考察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从儒、释、道"三教合一"论内部畸变出"神儒一致"理论的历程及其目的和意义,不仅能把握日本对中国思想文化汲取和吸收的"冲击——反应——变异"思维模式,还能洞察到其背后所隐含着的日本"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南京历史文化的时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南京处于沟通长江中下游、黄河长江下游的枢纽位置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时空中 ,南京历史文化是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融合进程催生的 ,南京历史文化的兴衰则是与两大河流的文明交融和中国文化中心转移的节律联系在一起的 ,并且最终成为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北而南、由西而东格局变化的结穴  相似文献   

18.
吴越时期舟山寺院文化与海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时期舟山寺院是中、日、韩三国间极其活跃的文化与经济贸易交往的结晶。这些寺院迎来送往了一拨 拨海外人士。他们携带佛教经籍入华,振兴了天台一宗,又奉请观音宝相回国,传扬了汉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与文化重构及社会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 ,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基础 ,丰富了人们对真理、理性、伦理等文化基本矛盾的认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主要不是依据理论的完整性 ,而是依靠它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张力来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 ,推动了个人主义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冲击了传统的主流媒体赖以存在的稳定的文化环境 ,冲击了主流文化推崇的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迎来了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被应用到文化传播中,自媒体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播方式,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自媒体“李子柒”为例,讨论如何善用自媒体做好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以期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