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7年7月1日,一段特殊的历史已在香港结束,“香港过渡期”在这一天告一段落,香港主权回归于中国。从1982年秋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来华,揭开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谈判的序幕,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风风雨雨的15年中,香港的前途一直是中国、英国、香港三方面舆论关注的热点,这其中,英国公众是如何看待他们心目中“最后的殖民地”的回归、他们以什么心态来对待这段历史呢?本文从英国报刊杂志上所发表的一些文章追寻英国舆论变化的轨迹,从一个侧面表明:昔日的大英帝国雄风已去,“流水落花春去也!”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香港在亚太地区的角色展望赵海成1995年2月27日至3月6日,由香港岭南学院和香港基金会举办的《迈向二十一世纪香港在亚太地区中的角色》国际学术会议获得了巨大成功。亚太地区的一些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论证了香港在亚太地区中的金融...  相似文献   

3.
香港问题的研究高潮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割占香港的原因作为香港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多从经济、商人的角度考虑,鲜有学者通过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巴麦尊训令的目标、义律时于训令执行情况的考察,揭示义律在香港占领、割让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义律违背训令这个案对于香港问题的成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50年的发展,香港已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商埠跃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通讯中心。到1995年底,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已达141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897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基本法的生效虽为香港经济提供了历史性大发展的契机,但也应看到香港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盛行的复杂局势中.香港经济所面临的国际挑战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香港自开埠之日起至今,经历了140多年.一直保持着自由港的地…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所有炎黄子孙企盼关注的伟大日子。本文依据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勾勒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香港的历史过程和旧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被割让无能为力的状况,并突出地分析和充分肯定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香港回归所作出的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这对于系统地研究和了解香港问题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香港协议     
中英两国草签了表明在香港这块皇家殖民地上英国统治的结束业已开始的文件。两国政府称之为“联合声明”这一协议事实上是一份确定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主权的国际条约。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殖民地统治,香港从当时的外交大臣帕默斯顿在1841年轻蔑地称之为“一座几乎没有一幢房子的贫瘠小岛”,发展成  相似文献   

7.
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窗口和桥梁,内地是香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地和后盾。两者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对促进两地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洗刷了中国人民蒙受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是我们朝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一大步。促进香港平稳过渡,维护香港的稳定与繁荣,不仅有利于香港的自身发展和内地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稳定繁荣还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离开祖国一百余年的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香港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模式、价值观念。本文仅从法制状况这个角度,通过对回归前后法律渊源、立法、司法制度的描述和比较,试图勾划出1997年后香港法制的基本轮廓,以期对回归祖国后的香港法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先行进入资本主义的英国,企图把香港作为侵华前沿据点,采取一系列外交和武力威胁手段,终于在1842年借签订《南京条约》之机,正式割占了香港本岛,始出“香港问题”。接着,英国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扩大占据南九龙、“新界”,“香港问题”则完全形成。辛亥革命后,历届政府都曾试图解决“香港问题”,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过艰难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终于签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英国交还香港,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香港问题将圆满解决。本文介绍了香港问题的由来及其实质;阐述了中英围绕“新界”租期临近的“香港管治权”的斗争;略述了香港回归后将实行“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零时,全球目光焦点凝聚香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宏伟构想由此具体付诸实践。回归后的香港,先后成功举办了三个国际财经盛会,其中在第52届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全球181个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纷纷应邀来港,体现了国际社会和香港各方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认同和信心,也对未来香港继续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投下了信任一票。香港经济自1996年下半年起走出低谷,结束调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实质增长5%。进入1997年,整体经济承接上一年逐季上升的势头,持续…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将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个将对中国甚至对世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但是,也有人担心,香港回归后,香港的经济就会倒退,就会衰败,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从香港近些年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分析,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经济不但不会衰败,而是更加繁荣、更加灿烂。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其附属岛屿组成,总面积109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3O多万。香港,是亚洲东部的一颗明珠,是港煤的经济明珠。但是,第二次…  相似文献   

13.
一 香港是个双语社会。这是综合香港多方面的语言情况的总体印象,也是个符合事实的印象。1974年以来,中文继英文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1990年颁布的基本法第九条款上说(1997以后)“除了中文以外,英文也可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立法和司法上的语言”。不同的是,1997年以前,英文是主要行政语言,中文是辅助;1997以后,中文是第一行政语言,而英文是第二。中英政府在语言政策上,都以双语出发,这不是巧合,而是因适应香港的社会环境而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北京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此行目的不为观光,亦不为访友,而是共同探讨21世纪中国教育的基础发展方向及将来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这群近200人的队伍就是香港采索推进教育改革研讨会校长交流团,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是香港著名社会活动家、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伍淑清小姐以及梁洁华女士、邓日焱先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多年以来,伍淑清小姐一直关注教育,尤其是香港青少年的成长。在九届一次全国政协会上,伍小姐在发言中曾指出,香港虽已回归,但香港近 150年的殖民教育的负面影响不…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将永远结束。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原则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由法律加以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0年4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政策和法律,以香港基本法为依据。香港基本法自1997年7月1…  相似文献   

16.
1997年英国将把香港主权移交还中国,届时在香港飘扬了99年的英国米字旗将降下。据英国有关人士透露,英国官员已提名由安妮公主主持降旗礼。 在伦敦的人士说,由英国皇室的一位高级成员来主持仪式,是象征英国移交主权的必要典礼,而英国政府挑选安妮公主,  相似文献   

17.
由香港学术评审局主持召开的“中国大陆——香港教育评估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3月11日至12日在香港学术评审局举行。这是继去年4月在同济大学召开,由同济大学高教研究会、同济大学高教研究所和香港学术评审局、香港工程师学会共同发起的“沪港教育评估学术交流会”之后,又一次内地与香港关于教育评估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1997年7月1日这个历史日子的来临,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是,香港将面临什么样的前途和命运?对此,我抱乐观态度。我认为“九七”主权回归,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繁荣有以下几方面的有利条件,香港已经奠定了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回首往顾,令人惊叹。由一个不到10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仅有600万人的香港,长期保持着每年7%的增长率,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1000美元,超过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澳大利亚,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是  相似文献   

19.
2019年香港爆发暴力示威事件,相关统计显示:暴力示威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以青年为主。香港事态的严重反映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育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场所,香港国家认同教育缺失的背后既有殖民期间遗留的教育问题,又有现阶段学校国家认同教育要素的漏洞问题。加强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需要以"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基础,大力发展国家认同教育,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各要素。同时社会、家庭、学校等均是培养和影响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场所,家校社的协同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者认为,当“九七”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我们不应忘记英国曾经对在港的中国人实行殖民统治,极力宣传、灌输西方文化和欧洲文明,不断削弱香港同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面对这种情况,香港学者中的有志之士忧思关注,认真研究并努力宣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出版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作者还认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是有其特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