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仅对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对多民族的世界都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民族问题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国际关系的变革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国内民族问题国际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始终是现代国家构建的核心主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致使中国各民族政治认同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我国现代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国家政治认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继承与创新、变革与重构的复杂态势.公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性、包容性的主导政治文化,成为加强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和新型资源.发展公民社会、培育公民意识、建构公民身份、维护公民权利,形成现代公民文化体系,是建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成吉思汗、忽必烈、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统一、封建化进程和中国多民族国家建立乃至中国封建社会行将结束时期重要的领导者和见证人.巴根以他们为主人公所进行的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进程,显示了巴根对蒙古族在多民族国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与以前各封建王朝相比 ,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统治其机构更加完备 ,其制度更加严密。了解清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机构的形成、演变及其各隶属部门的职掌情况 ,对研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对于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构建,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则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载体。首先,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创立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华夷同源共祖于黄帝的亲缘谱系,增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全面记述了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多民族的历史,很好地反映了以中央政权和汉民族历史为中心、兼包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历史于其中的中华民族全史,并对中国境内各民族关系史和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作了记述。最后,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普遍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华夷共同创造中国历史这样一种民族关系的主流,肯定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愈来愈密切、各民族间的血缘与文化不断相互汲取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清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的时期。这既是当时国内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也有处于上升时期的清前期统治集团的运筹之功。然商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清政府平叛和反击外来入侵的战争中 ,他们或驰骋疆场 ,浴血奋战 ;或跋涉千里 ,为大军转运粮饷 ;或不吝巨资 ,踊跃捐输 ,给清政府以财力支持。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写成的。在我们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中国历史的主人。过去,由于封建的“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内诸复而外夷狄”的狭隘的种族思想根深蒂固,封建史家总是把少数民族当作“化外之民”看待,对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创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们中那些卓越人物的杰出贡献,没有或者很少给予总  相似文献   

8.
"大一统"思想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大一统"思想虽然萌芽于先秦时期,但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其核心是"汉为天下宗",董仲舒等对"大一统"的解读是对这一观念的完善。"大一统"思想形成后为后代所继承,隋唐两朝是积极的实践者,但边疆族群尤其是游牧族群的继承和发展则使其成为了缔造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主导者。兴起于东北地区的清王朝则更加继承和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最终促成了多民族主权国家的定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北朝时期百越杰出的首领洗夫人,是一位致力于民族友好团结、加速民族融合的历史人物。她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进步团结、越汉民族的友好融合、岭南越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誉为;“女中奇男于,千古推为第一”的巾帼英雄。 我国古代曾经历了四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华夏族与其它各民族杂居相处,互为影响。民族间的交流、同化、进步、融合之势大大加强,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第一个阶段。秦灭六国后,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新疆各民族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时期。在新疆多民族共存格局形成和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屯垦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该文认为,清代新疆屯垦,实现了清朝对新疆的统一,使得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政治藩篱不复存在,新疆地区的各民族共处于同一个国家之中,并在长期融合的基础上,新疆各民族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从古到今是困扰许多国家的最头痛的政治问题之一。世界上所谓"单一民族国家"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是多民族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是一部充满民族矛盾、斗争、冲突和战争的历史。民族自主是各民族的基本权利,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避免和缓解激烈民族冲突的一个重要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视和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普遍原则。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写进了宪法,从而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被确定下来。在民族问题上,中国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世界政治史上是一个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我国60年来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长期忽视社会结构的基础性与限定性作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提出是对多民族社会结构断裂的纠偏和修复。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具有路径创新的意义,它是一种新型、多向、平等的社会结构模式,其目的在于创造有机的民族团结。社会融合具有消除社会结构分割、社会资源排斥、社会心理疏离的三重意涵,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内在目标高度契合。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融合是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最初的使用是和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分指不同时期多民族国家境内的国民,与民族学界所言一般性的"民族"并不相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虽然是国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但也和我国学界之前的研究倾向于一般的"民族"密切相关。通过"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而共同家园、密切的家人关系及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清朝中前期,随着大一统的推进,甘肃地区逐步从清朝疆域的边缘过渡为疆域的腹地且为边缘直省,成为链接内地与西北藩部的地理枢纽,在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程中地位日益重要。综观整个清代,甘肃地区从军事力量、后勤保障、民族融合、互市贸易等多个维度支撑着清朝疆域的统合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反映了清代疆域治理中的直省“角色”,即清朝以甘肃等边缘直省为地理支点,以广大直省腹地为经济依托,才得以实现大一统并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之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尽管有时出现了分裂和割剧,但这种分裂和割剧是暂时的,次要的,而多民族的统一则是长期的,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上,各民族为了发展和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所要介绍的清代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维护和发展祖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曾長期生活在祖国的共同土地上,有着密切的經济来往与文化交流;特別是这一百年来,在反对帝國主义的斗爭中,使各族人民都紧紧地联在一起。但也不可否認,历史上曾存在着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視的事实,而这种民族压迫与大汉族主义尤以国民党反动派統治时期发展得最厉害。国民党繼承了前清政府及北洋軍閥的反动政策,它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多民族存在的事实,認为那些少数民族都不是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民族理论初探马晓丽一“民族团结”是周恩来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古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兵戎相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共同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但直到1957年,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教育借鉴教育人类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教育借鉴教育人类学的思考李燕中国是地球上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每一个多民族国家皆面临着多民族国家特有的各种社会问题。其中,如何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成功地实施民族教育,就是一个全球性共同关心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在实...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并保存了大量用这些文字书写的历史文献。这些文字和文献是中华民族一宗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苗族巫文化对苗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巫文化的影响下苗族舞蹈可视为不同形式的巫术行为。二、舞蹈是苗族巫术鬼神观念的载体。三、苗族巫文化体现于苗族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