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分类随机抽取的3938名中学生为有效被试,对其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应激和认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睡眠不足、运动不足和学习时间过长是目前中学生最为突出的四大不良生活习惯。分析表明:中学生不良生活方式既有民族和传统的原因,更有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中新的原因。对此提出构建"运动生活方式"来改变中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最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应提防网络成瘾和网络孤独症等常见心理疾病,杜绝其他一些不良网络心理。青少年网络心理疾病的预防应从个人、学校、家庭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及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因为很多原因而导致适应不良,有的引爱严重的心理疾病。文章从分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及内在原因入手。探索了新生进行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侧重就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学生的心理疾病及其表现、挫折的心理影响力及耐挫力的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健康心理的养成以及对校园文化的丰富,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以及网络的不良诱惑等原因,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越来越不正常,有的地区甚至名存实亡,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中学生刚毅气质缺乏,心理疾病增多……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提出要求,要加强课外体育锻炼,活跃校园生活。释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中学生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主义教育下,其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蓬勃向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在18岁以下未成年的中学生中存在着性罪错和早恋现象。就目前来说,这种现象还在发展,有三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报刊文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错误看法 ,笔者从三个角度阐释了“大学生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的原因 ,但是在大学生身上存在大量常见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为 :不能客观评价自我 ,自卑心理严重 ;做事缺乏恒心 ,抗挫折能力差 ;人际关系不够协调 ,同学关系紧张等。针对这些常见心理问题 ,笔者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途径 :学会理性思考、学会自信和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8.
部分高校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学生中心理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三种,即神经衰弱、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本文就这些心理疾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指出什么样的心理是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有大学生的不良习性、劳动观念淡薄和心理疾病等。作者对这些难点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身疾病是新时期大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影响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障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同时,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当前 ,中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主要表现为偏执、怯懦、猜疑、狭隘、孤僻、抑郁等。这些不良性格的存在 ,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必须采取有效的矫治措施 ,具体方法可采用积极的暗示调节法、自我安慰法、意识疗法、回归自然法、自得其乐法和自我检查法等  相似文献   

12.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身心的激烈动荡与迅猛发展,在内外刺激的影响下常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冲突。其成因主要涉及学校教育因素、环境影响因素、中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因素等,宜从这几方面探寻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因为很多原因而导致适应不良,有的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结合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特点,分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抑郁是个体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的情形。抑郁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其产生与不合理的认知及不正确的归因方式有关。通过训练中学生恰当运用反事实思维,可以帮助学生面对消极事件时学会保护自我价值,进而有效减轻或改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在心理疾病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主要指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随着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心理疾病患病的人数不断上升,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与排斥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各种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本文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和歧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个性觉醒在青春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如何对中学生加强青春期教育已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许多有识之士分别就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性的基本知识教育,性的道德观念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然而,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到,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中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普及,中学生的生理发展普遍提前了,他们的心理过程也更错综复杂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中学生青春期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性教育途径,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初步探索.一、中学生性问题现状扫描  相似文献   

18.
压力与健康     
压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更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适度的压力能使人挑战自我,挖掘潜力,富有效率,激起创造性,而不良的压力、过大的压力,不管其来源是什么,后果都是负面乃至严重的。压力会引起焦虑、沮丧、发怒等后果,造成各种生理方面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狂躁症、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其中心理问题造成的自杀率非常高。知名企业家自杀的原因,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此众口一词:企  相似文献   

19.
班级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保持中学生班级人际关系良性化是班主任的不可忽视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班主任要弄清班级人际关系状况、还要善于分析造成中学生班级不良人际关系的原因、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坚持不懈地在班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班风班纪教育、向学生传输人际交往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就业前心理准备是指中学生对有关职业的预期心理状态,其正确与否决定着中学生就业过程的适应速度和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心理准备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其职业适应不良;二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教师应教育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价值观;指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善于控制自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