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文化立场,向来在翻译界引起激烈争论。翻译实质上是两个文化之间的转换,并非局限于符号学或者文字内部。普遍观点认为翻译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把原语的文化,风俗和内涵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主张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可从三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异化策略符合翻译标准中"信"的要求;二是翻译中采用异化手段能够更好地传达原语文化,满足译文读者了解原语国家的好奇心;三是翻译中采用异化手段可以丰富目的语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方法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3.
从翻译目的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忠实翻译可采用归化翻译手法,亦可采用异化翻译手法.中国一千多年的翻译史证明归化翻译始终在中国占着上风.但社会在发展进步,译者要在全球一体化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里忠实地翻译外来知识,就必须在坚持归化翻译的同时注重异化翻译.因为异化翻译不但能正确表达原语作者的思想与写作风格,还能给译语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丰富译语的语言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对以归化为主的张译本《苔丝》和以异化为主的孙译本《苔丝》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个译本都很好地实现了翻译目的,但是两个译本各有各的缺陷。归化和异化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手段,只要能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更有利于读者的接受和欣赏,归化和异化都可以用,两者结合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英语习语的特点入手,分析和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内涵对习语翻译的影响,并总结出英语习语翻译的标准和难点,最后提出翻译的原则和归化和异化各自不同的具体翻译方法。唯有了解对等的文化信息以及转化成目的语的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方能使译文完美再现原语的整体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转向和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心,翻译被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异化和归化论成了翻译中争论的焦点.翻译的标准受翻译语境、目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离开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来争论翻译标准有失偏颇.以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中英谚语的具体翻译为基础来讨论翻译的异化和归化论,认为以文化彰显为目的和在文化语境中本着丰富世界文化、尊重原语文化的原则进行翻译时应遵循异化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文化转向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的“归化”“异化”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评析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异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翻译界争论的焦点话题——归化和异化中的归化问题从本质上作了一番重新阐释,认为归化应是翻译的本质特征。然后讨论了原语与译语间的各种对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归化的层次问题,认为归化大致可以有四个层次:完全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译语的归化、较倾向于原语的归化和完全倾向于原语的归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翻译实践总结法,从民族文化尊严的视角对英译汉中归化与异化的权衡展开研究。认为,站在民族文化自尊的高度,可以采取英语国家文化偏见异化翻译与特色文化归化翻译的方式,运用歧视性语言异化与客观性语言归化的技巧,实现对英语语言尊重性与英语国家文化的评判性权衡,达到既传播英语语言知识、又传播英语国家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多数公示语译文是译者的异化翻译,没有考虑英语语言习惯。采取合理的策略翻译公示语,使公示语接近国际通用惯例,是规范公示语翻译的重要途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我国公示语翻译中都有所运用,但是由于公示语的特点和作用,在翻译时应主要采取归化策略,对有利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习惯的公示语可以适当采取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是跨文化翻译中两种常用策略。在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中既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也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品牌名称翻译的异化策略逐步占上风,但运用异化策略时要注意限度,讲究分寸,并适当借助归化法,两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韦努蒂的"异化"和"归化"理论是处理文化信息的主要翻译策略,"异化"有益于彰显源语言文化特色,但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商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情况下,应针对性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避免造成文化冲突,同时兼顾到商标所蕴含的源文化特色和目标消费者的兴趣,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极端的归化或异化都不成其为翻译 ,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 ,把握好“度”的问题。讨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②归化与异化的基本依据 ;③归化与异化受语用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异化与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它们之间的争论存在已久。对异化、归化的渊源、两种方法之所倾向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二者对翻译的积极意义及其它们自身的局限性。预测了异化、归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异化归化策略是文化派别形成之后被正式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译界对于异化归化的诸多传统研究视阈却往往把二者之间定格为一种静态的对立关系.其实异化归化在哲学和政治二维视阈处处透露出静中有动,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隐喻成语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化的处理一般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前者主要以目标语为归属,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属。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文化价值驭向、翻译目的、译文受众、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度等。文章认为,隐喻成语是一种独特的隐喻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泽者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标语文化的共性和个性,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原則,把原语隐喻承载的文化信息失真降低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的电影翻译提倡归化的翻译策略不同,后殖民理论给中文电影英译时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面向英美观众的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但同时译者必须尊重文化交流和电影翻译的一般规律,注意杂合的度,防止过分异化的台词出现.  相似文献   

18.
浅议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称谓形式。因此,系统探讨亲属称谓的翻译很有必要。异化与归化实际上是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点加以区分的。只要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两者都是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归化"和"异化"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翻译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具体翻译例证,认为由于中医言语深蕴东方哲学思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异化"的原则和译法,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医学的精髓和东方哲学的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