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笔者在湖北潜江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失能老人特征、照护者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失能老人子女资源、社区资源、照护者生计压力等因素都对照护者压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潜江为例,比较分析了青壮年与老年两个群体的照护者压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同性方面,失能等级是导致照护者压力的共同因素和首要因素,而老人其他子女资源与经济资源对两个照护者群体的帮助作用都不大;在差异性方面,生计压力对青壮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健康与社区资源则对老年照护者压力影响较大。在制定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政策时,既要考虑青壮年与老年人两个群体之间的共同性,也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失能老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参与培训的阻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失能老人家庭长期照顾者的培训,提高照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8名失能老人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影响失能老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参与培训的因素有:照护者的家庭人力资源不足;照护者获得照护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性不足;照护者能力培训资源不足;目前开展的培训项目满足不了照护者的需求;获得高水平技能培训的渠道困难。结论目前失能老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障碍;要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照护技能和培训水平,开发新型培训工具,开展以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银发浪潮”的来临,失能老人的人口数量逐年攀升,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责任的缺位是导致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中政府责任进行反思和重构,对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失能化,健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形势十分严峻,中央高度重视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并进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设计。考虑当前总体现实国情以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就地老化"是当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的总体目标;基于社会政策的设计理念,应该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的基本框架:采用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培育长期照护机构和人才、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制定长期照护津贴政策。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设计既要坚持制度取向的应然,也要兼顾政策效果的实然。  相似文献   

6.
伴随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照护体系建设滞 后于老龄化进程的矛盾愈发凸显.以甘肃省宁县 A 村为田野点,将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框架 与社会福利政策框架结合,研究发现,在人口外流和照护服务供给缺失条件下,农村地区失 能老人的照护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陷入“自我维持型”照护困境.基于对福利多元主义 运用本土福利实践的理论反思,以照护困境为切入点,构建政府引领,家庭、农村社区、市 场、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村社区照护体系,是解决失能老人照护问题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照护: 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以147户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5.3%的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为长寿老人性别(OR=3.271)、家庭照护者的自评经济状况(OR=29.448)、家庭照护者的客观经济收入 (OR=0.292)。国家和政府应提高养老的非性别区分化教育,子女均有养老责任,避免照护不便并缓解婆媳矛盾;应综合评估长寿家庭的经济状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提供喘息服务和精准帮扶,提高长寿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高龄老人照护主体的视角分别探讨了自我照护、配偶照护、子女照护和保姆照护的特点和问题,从给照护主体"减负"与"增能"2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以改善高龄老人照护状况。分析认为:子女同配偶在照护老人上的冲突、子女照护老人同工作和抚养下一代之间的冲突以及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冲突给子女照护带来了多重压力;保姆的非专业性、流动性及其与老人生活世界的巨大差异使其与高龄老人的需求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老中最大的难题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要积极探索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新路径。以江西省X贫困县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为案例,研究政府、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下农村失能老人养老工作的推进,结果表明:协同治理是农村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效路径,其关键在于各治理主体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资源、技术及制度的协同协作,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最终实现经济、健康和社会三方面赋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混合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显示,城镇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照料需求比例低于农村,且影响因素体现出异质性。经济状况、照护者照料意愿、独居、孤独感、失能程度、婚姻状况是城乡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共同影响因素;不孤独、社区提供生活服务是城镇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照料需求的特有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家失能老人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照料需求均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居家失能老人未满足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应对城乡居家失能老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随着五保供养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五保供养制度多年来锁定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理念上难以突破,制度上缺乏创新,致使针对五保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严重缺失,现有社会救助制度不能回应他们关于照护的特殊诉求,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破解长期照护服务的困境,应从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的法律法规、拓宽供养范围等角度出发,建立多层次筹资机制,确保他们获得长期照护服务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就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影响照护负担的因素。结果显示: ①照护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总均分为(44.33±20.13)分,各因子分均值为5.80~20.13分,得分最高的为情感性负担。②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基础疾病种类、宗教信仰、生活费医药费等支出、年龄、病程,以及照护者的宗教信仰、自身基础疾病状况、是否被歧视、医药费用压力、家庭月收入等均是影响照护负担的因素(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护者受到歧视、照护者自身患有基础疾病、患者医疗费用高、有宗教信仰等是造成照护负担的主要因素。照护者的主要负担是情感性负担,患者病程与照护负担呈正相关,照护负担也将对照护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是影响照护负担得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失能老人长照服务体系构建与政策精准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构建成为民生重要议题。尤其在健康老龄化战略推动下,更成为照料模式变革的难点。从人口结构危机、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客观现实出发,通过生存脆弱性和制度适从度,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失衡困境,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基于老年照护与医疗服务关系重构视角,提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包容性发展路径以及养老政策精准衔接、服务管理精细化等具体机制设计,以提升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福利。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常因疾病本身的折磨及手术后期一系列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使身体功能变差、生理功能受损及心理调节能力下降等。在不断满足患者照护需求的背景下,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病,久而久之,患者对照顾者及护理人员的需求增多,依赖增大,进而产生长期的照护依赖行为。本文主要从照护依赖的定义、照护依赖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照护依赖评估工具、照护依赖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为了整合长期照护资源与医疗照护资源,出台了长期照护制度,但是由于筹资体系的分割、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定义的复杂性、医疗照护和社会照护中所强调的不同的原则以及价值观、医疗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隔阂等原因,医疗照护和长期照护资源之间很难被整合。因此各国出台了各种措施对资源进行整合,包括长期照护供给者之间的整合、加强医疗人员与社会照护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采用一站式服务、实行跨学科的评估方式、整合住房与照护资源。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在实施长期照护制度过程中整合资源的措施对我国无疑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失能老人照顾者护理负担的现状,从失能老人和照顾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对失能老人照顾者护理负担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减轻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的综合干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OECD长期照护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为构建我国长期照护体系提供参考。由于OECD国家长期照护经费支出逐年递增,几乎所有成员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与长期照护相关的政策和相关服务项目。许多国家通过提供现金服务、因特网等信息传播系统、供方之间的市场竞争增加受益者的选择范围,并加大对社区及居家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照护者,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让家庭充分发挥照护亲属的责任;对长期照护资格审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包括评审程序、受益范围及服务项目等,调整服务供给量以满足不同目标人群的需求;在保证照护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由护士委派照护任务给低技术照护者,以减少人力成本。OECD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出发构建了各具特色的长期照护体系,通过持续的发展与不断的改革,长期照护模式已相对健全。  相似文献   

20.
在人口快速老龄化背景下,高龄老人正在成为我国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北京市作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高龄化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表明目前北京市高龄老人具有增速快、区域分布不均衡、失能失智问题突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等特点,且由于低龄老人基数庞大,未来高龄化趋势显著。近年北京市在经济困难高龄老人和失能托底的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政策的托底作用已开始显现,社区各种养老资源也在逐步得以盘活。但是仍未能充分解决养老成本高、照护矛盾突出、就医环境和无障碍环境等问题。对此文章从医养结合、宜居环境、扩大服务覆盖面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