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一、二十世纪人口变化的特点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有了巨大的增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人口增长快而不平衡。过去的一百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45亿,其中80%的增长发生在1950年以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死亡率大幅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战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巫锡炜  郭静  段成荣 《南方人口》2013,(6):54-61,78
利用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考察了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态势.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对省际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流出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口流出具有显著的阻力效应,但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并无显著的影响;作为流入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吸引人口流入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拉力”主要表现为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开放性会继续增强、收入地区分化仍将存在,加上更加自由的流动环境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省级人口流动在局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将会进一步被强化.  相似文献   

3.
<正> 建国以来吉林地区人口增长概况建国三十二年来,同全国、全省一样,吉林地区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也失去控制,致使人口盲目、大量地增长。1949年人口为163.75万,1981年底增加到388.81万,增长了1.37倍。三十二年来全地区共出生人口252.7万,死亡76.1万,自然增长17.6万,加上机械变动增加47.75万,净增加人口224.35万。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7%,超过全国每年2%和全省平均增长2.6%的水平。其中,五十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3.0%;  相似文献   

4.
<正> 一当今世界各国,人口发展迅猛、无控制地增长和增长比较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都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后进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无计划增长、失控的情况较多;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出现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有控制地增长的情况。当然,上述两种情况都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把经济发达这一客观条件简单化,似  相似文献   

5.
1985年9月,我们曾就高明县的人口生态和人口经济问题,进行过短期的调查考察。我们发现,面积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高明县,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山地、丘陵、平原之间,生产发展比较平衡,人均收入差距不大,1984年均在500元以上,虽然水平不高,但都温饱有余,主要是靠农业收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境内仍然山青水秀。虽然仍有大量荒山还没绿化和经营,但植被生长仍属良好。没有出现梅县地区、部分粤北山  相似文献   

6.
人口红利代表的是人口转变过程中能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优势的人口年龄结构,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在空间上的转移,会相应形成一种人口红利的空间流动。由于中国长期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人口红利的空间流动便产生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效应。文章结合人口红利相关理论,对人口红利空间流动及其经济效应进行梳理与分析,并通过对人口红利在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做出的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变化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人口红利式微的背景之下,存在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红利流动推迟了东部地区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转变,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关闭得更晚,实现了人口红利的空间补偿,最大化地提升了人口红利的综合经济效率。而东部地区人口质量红利对人口数量红利的替代进程较中西部地区也依然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文章也关注到东部地区吸收的人口红利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则是一种人口红利的流失,使得中西部地区人口红利受到挤兑,扩大了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基于这一现实状况,秉持着效率和公平兼具的发展观念,文章认为应通过强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跨区域补偿机制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平衡.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虽有一定的实力,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如何看待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过去有些学者曾作过探讨,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还不够全面.笔者认为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采用人口经济密度为好.本文拟从人口经济密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作为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行学者.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新世纪保持经济增长源泉需要政府继续实施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为宗旨的人口政策.本文用制度分析方法讨论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动因和时机,并通过揭示中国改革整体逻辑与渐进步骤之间的关系、人口转变地区间的不平衡,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综合性质,论证了这一改革的重心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人口流动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绝大多数微观个体向特定地区流动导致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即发生人口集聚现象,同时这些特定地区的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形成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级常住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为样本,根据空间四分位图和莫兰指数识别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人口和经济集聚地区的同一性情况;利用不均衡指数测算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协调性。研究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一直呈集聚状态,经济指标的莫兰指数数值更大,经济集聚的程度要高于人口集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的空间相依类型相同,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相互临近,各省份人口和经济比重的匹配度非常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匹配度在持续地优化提升,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一致性。应通过弱化户籍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提高人口经济集聚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正> 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教育和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政策和措施。各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本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同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全国人口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也有了较大的降低。但是,由于城乡的地理、经济条件相差悬殊,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对文化教育事业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致使全国城乡、地区的人口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口文化程度提高的幅度和文盲半文盲比例降低的幅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 人口与粮食问题,现已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它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地区分布不平衡同粮食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粮食生产发展较快,有的国家从粮食进口国变成粮食输出国。相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长,粮食生产虽有所增加,但仍落后于人口的增长。有些历史上粮食出口国,现在变成了粮食进口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口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甚至在美国也有1/3的人口感到食物不足。  相似文献   

12.
里昕  柴剑峰 《西北人口》2012,33(1):1-7,13
从人口承载能力水平看,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总体呈现承载能力梯次降低的格局。无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还是限制开发区人口承载能力满意程度出现了一定分化,人口的不平衡分布在不同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内部都得以显现。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是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比较现实的政策取向。其他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应提高人口承载的短板,限制开发区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人口向宜居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人口合理分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发展,必须有计划地合理地分布人口。我国是一个地广人众,各个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要一般地号召控制人口,而且要在研究人口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具体地、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贯彻人口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促进全国所有地区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正> 辽宁是我国东北部的多民族省份。1986年全省共有46个少数民族,人口计5,078,955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3%。其中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五个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9.89%。本文就辽宁省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其发展作一概括分析。辽宁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分布地区广阔且极不平衡。从每个市、县直到各个乡、镇,都散居着少数民族人口。在全省13个地区中,锦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大,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2.98%,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丹东地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1.45%,居第二位;铁岭地区占12.24%,居第三位。沈阳、大  相似文献   

15.
背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人口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着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地区之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总体受教育素质偏低、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就业  相似文献   

16.
立足综合治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陕西省南郑县县长张彦昌我们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汉中地区的一个大县。辖9区68个乡(镇)503个村,52.2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是全国粮油基地县。全县连续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区人口发展很不平衡,都各有特点与差异。因此,研究各地区的人口结构特征,分析地区差异,对认识全国及各地区人口状况、有效地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82年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对中南地区的人口结构特征及区内差异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环境问题与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水环境问题 ,且地区间的水环境状况差异显著。水环境问题与人口、社会、经济等因素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协调 :水量丰富地区 ,水污染、水浪费十分严重 ;缺水地区 ,经济相对落后 ;缺水程度低的地区 ,人口密度较高 ,使水资源存在巨大的潜在压力。在影响水环境的相关因素中 ,人口因素的作用十分突出 ,社会经济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不遗余力追求的目标,定量描述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应用定量描述方法,描述了辽宁省各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再生产等方面,通过构建人口发展方程,分析了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之间从长期看具有稳定的互动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等要求下,当前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