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顾梦桃 《现代妇女》2014,(6):145-145
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为治理犯罪提供理论价值基础,在治理犯罪以及刑事一体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些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与成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首先阐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然后对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定位等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青年心理学的科学性和方法论 1 绪论——青年心理学的科学性青年心理学的对象是“青年心理”,和人格理论、宗教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是同样的,很有综合的、有机的、辩证法的意味。儿童心理学是采用分解成各种机能的方法。过去的历史表明: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基准的来研究综合性的儿童心理的方法,是不适当的。青年心理学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青  相似文献   

3.
一、犯罪心理矫治概述 犯罪心理的含义,有学者给出的定义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和”。而对于犯罪心理矫治,理论界对其内涵及适用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分为广义、狭义和准广义几种不同定义。狭义的犯罪心理矫治则指应用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知识、方法、技术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异常者进行治疗,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广义的犯罪心理矫治是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监狱里采取的各项改造措施(管理、教育、劳动、生活卫生等)对罪犯的改善作用与积极影响,它是监狱心理学及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世界各国都充分意识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重要性,纷纷通过立法将未成年人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我国目前根据“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格局。但目前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法律是不完整的、欠缺系统的,各地方省市需要充分认识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体系的基础作用,根据上位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原则和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地方预防条例,健全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体系.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针对性,提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爆发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从而出现了不少的心理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视角,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为切入点,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的心理学原则和应运用的方法,既可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其中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个性特征,从而为侦查破案寻找突破口,借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案情,对作案人进行分析画像,缩小侦查范围,使案件能够得以及时侦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高速发展和影响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分析犯罪行为和预测社会安全度的显著作用。在司法实践中,一个犯罪行为被定性后,犯罪主体心理的剖析研究不仅可以起到定罪量刑的重要作用,还可以验证客观证据的合法可采性。在学术领域中,学者们通过探索与研究犯罪人的目的和心理,并结合实际来归纳犯罪类型,分析犯罪形式、预测犯罪趋势、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达到控制社会犯罪率的目的。因此,犯罪的研究早已离不开对个体心理的分析。笔者通过动机心理学中的核心解释,结合当下中国的犯罪论体系进行说明,分析一个动机演化成为犯罪心理并付诸犯罪行动的过程,构建相应的犯罪倾向图形模型,对犯罪行为的产生的机率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评估在国内的发展如日中天,犯罪人员的心理评估是心理矫治与改造的重要前提条件,犯罪心理评估的科学性如何掌握,在评估中对评估手段要如何选择,都是影响犯罪心理评估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看待犯罪心理评估手段的科学性,既不摒弃又要合理度量,是犯罪心理评估中正确运用评估手段的前提,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了解犯罪心理评估手段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才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犯错误,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9.
国外研究青少年犯罪有很长的历史,如果从龙勃罗梭创立资本主义犯罪学理论算起,也己经有一百多年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流派和众多的理论观点。下面我们选择在国外影响比较大的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和犯罪社会学三大流派的一些主要观点加以简单介绍。一、犯罪生物学理论犯罪生物学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正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转  相似文献   

10.
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了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也不会对它进行惩罚。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相当的程度,也不构成犯罪。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本质上是自然人。而人无论实施何种行为都是由其大脑控制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其行为也相应地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犯罪行为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是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部分原因,而其犯罪行为是其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的外在表现。本文旨在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通过联系相关理论方法分析其内在联系,寻求预防、惩罚犯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当前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当前成人教育心理学研究陷入了一种困境,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不均衡,理论体系不清晰,研究成果缺乏创新,忽视了现实因素,研究方法单一。为了突破困境,建议拓展研究领域,明确研究对象;健全理论体系,提升研究水平;根据具体情况,发展特色学科;注重实践活动,找准研究方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犯罪记忆检测技术正是运用了记忆心理学中,有关记忆存储与提取的原理来解释犯罪嫌疑人能否对相关刺激做出特异性反应。因此,本文就犯罪记忆检测的认知加工,包括情节记忆的编码提取再认过程中的特异性在案件相关脑电位测试的应用机制.分析总结以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不能停留在"描述"这个阶段了,而应当尽快地转入科学的分析和"解释"这个阶段.虽然有不少人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往往又成为描述性的解释.而解释在这里的真正含义是"证明",即犯罪研究应从经验的描述转入科学的证明.一、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现在我们着手研究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解释"的理论设想.这是把青少年犯罪研究推向另一个阶段的尝试.要保证这设证不要成为空谈,则取决于研究的目的性和科学性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中讨论了加重构成特别是情节加重构成与基本犯罪之间的关系,认为加重情节实际上相对独立于基本犯罪,实质是法定刑的升格条件。进而研究了加重构成犯罪及其中的情节加重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认为基本犯罪的犯罪形态与加重情节应当分别考量,不应当交叉考虑,故基本犯罪的犯罪形态不影响加重情节的成立,情节加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实质上是基本犯罪的来完成形态。所以情节加重犯罪是可以存在未完成形态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看,财产犯罪是其主要类型,实施手段以偷盗、抢劫、绑架、诈骗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首次实施财产犯罪行为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异常的心理状态,处于思想斗争激烈的矛盾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他们这时候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制止,就能够使他们悬崖勒马,避免误入歧途.否则一旦打开缺口,极有可能使他们一发不可收拾,滑向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对二战后心理学中存在以病理学研究为重点的倾向提出了异议,主张心理学应对我们所具有的正向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并对这一思潮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蒙玲 《职业时空》2008,4(8):28-28
高校后勤管理最大的缺陷是队伍素质较低、管理效率不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后勤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倡导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的语境下,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后勤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运用心理学有关原理,增强后勤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管理效能,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在。下面从心理学的有关具体原理出发,结合高校后勤管理实际,谈谈在管理工作中对有关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欧地区青少年犯罪呈现多样化、比例升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性、家庭、同期群、学校等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特别是社区防范犯罪项目,已被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了是一项降低青少年犯罪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中的重要范畴。学者们对犯罪客体持不同观点。伴随着对犯罪客体本质含义的不同认识,也引起了犯罪客体在犯罪各构成地位的问题争论。但是,在法治日益彰显的今天,我们仍不能忽视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