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战国时期,农民和封建主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形势是怎样?儒法斗争的阶级内容又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在批判“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罗思鼎所谓“奴隶制残余势力复辟”的谬论时,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对问题的关键——我国封建社会封君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作较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陶渊明阶级成分问题,和他的诗文一样,历来就其说不一,甚至相去甚远,在“文革”中陶渊明竟然升到了士族地主的成分,还有的研究者一口咬定“陶渊明到死亡时也没有越出他地主阶级的立场”。讨论陶渊明的阶级成分问题,不单单是给他划定什么成分问题,这对研究他的诗文,正确估价其作品的思想意义是非常有益的,孟子就曾经说过,“诵其诗”就要“知其人”、“论其世”。我们弄清楚陶渊明的阶级身份的变化,思想的发展对于解决对陶诗文的争论,统一认识将会有好处。搞清他的阶级成分也并非难事,因为我们有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有他的诗文对他的生活状况、经济地位、思想品德、精神面貌都有充分描述与再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艺是最无阶级偏见的文艺,是在一切历史形态的文艺中最真实的文艺.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关于这一点,自粉碎“四人帮”以来,似乎是无人公开否认了。但文艺的真实性的基础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文艺的真实性?对于这一些问题,现在意见还不是一致的。比如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4.
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呢?“四人帮”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哲学小辞典》) 为了说明这种观点有根有据,他们竟引毛主席这样一个著名的论断作证:“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实践论》)似乎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就是各种真理无不打上“阶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四人帮”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肆意歪曲和篡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散布了大量的修正主义谬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理论问题搞乱,把人们的思想搞乱。如果不把他们的修正主义谬论一条一条地揭深批透,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什么是正确路线,什么是错误路线,就不可能取得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的彻底胜利。 1974年底,毛主席发出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后,“四人帮”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出于他们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狂妄野心,极力歪曲和篡改毛主席的光辉指示,把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句话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特点,指明了我们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划分阶级的标准与消灭阶级的标准消灭阶级的标准是什么?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的标准是否一样?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阶级是什么?这个问题,理论上本来是清楚的.恩格斯曾经说过要“按照财产状况划分阶级”.列宁更对“阶级”下过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又说“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毛主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分析,从理论上系统地解决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等问题。”但是,“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却胡诌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似无一篇明确分析的文章”,公然否认毛主席在社会主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对社会各阶级所作的科学分析。这是“四人帮”攻击毛泽东思想的又一严重罪行。因此,系统地学习毛主席在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皇权主义者,还是“好沙皇”拥护者? 什么是皇权主义,它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这是我国史学界冲破林彪、“四人帮”禁区后,探讨农民战争的观念形态和思想形式中,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同志说:“所谓皇权,就是皇帝的个人绝对权力,也就是专制独裁的权力。”“从这个  相似文献   

9.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历史上,他的思想得到过赞美和推崇,也受到过非议和抨击。但囿于阶级和历史局限,或褒或贬,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评价。解放以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孟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泛滥,也造成了极大混乱。清算极左流毒,实事求是地对包括孟子在内的思想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尚须做不懈努力。为此,谨就孟子的十个哲学范畴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曾经多次说过:“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但是“四人帮”却喧嚣一时,疯狂攻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我们必须深入批判“四人帮”这些反动谬论,把被他们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 科学技术是什么,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恩格斯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争论并不是从现在才发生的。早在五六年就有不同意见,当时《光明日报》组织过讨论。以后六二、六三年又在学术界讨论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伯达等人在他们炮制的六六年六月四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借批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了“阶级的真理”的谬论,以后凡是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就被作为修正主义观点批判。粉碎“四人帮”以后,有的同志在批判“四人帮”极左路线、批判“阶级的真理”的同时,重新提出了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一部分同志认为凡是真理都没有阶级性,而另一部分同志则有不同意见,认为“四人帮”的“阶级的真理”是应当批判的,但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真理的阶级性,同自然真理没有阶级性不同,社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于是又展开了争论。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质?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了丁汉儒同志的《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以下简称《论实质》)一文,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向题”这个命题提出了“再认识”,这是必要的。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蓄意歪曲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问题上极力扩大阶级斗争的一面,搞乱了民族理论的研究。现在,必须拨乱反正,肃清其流毒。但  相似文献   

13.
领袖问题是林彪、“四人帮”设置的一个重要“禁区”,也是颠倒理论是非的一个重要方面。林彪、“四人帮”是现代迷信的制造者。他们制造的现代迷信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歪曲革命领袖的形象,篡改革命领袖的思想,把革命领袖偶象化,把革命理论宗教化。这是他们排队划线,区分“革命”与“反革命”的首要标准。谁要是在领袖问题上被他们抓住了什么“辫子”,谁就会被他们置于死地。因而,这也是他们的钢铁公司和帽子工厂出品的最粗的棍棒和最大的帽子。他们这种狡诈狠毒的鬼域伎俩,极大地搅乱了人们的思想,使一些人真伪难辨,把迷信当科学,终日在悸傈中苟生,有的至今还蒙受着他们那一套沉重的精神枷锁的禁锢。当然,彻底揭露和批判林彪、“四人帮”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制造的种种迷信,丝毫不意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是阶级专政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领域历来是各个阶级必争之地,是敌对阶级生死搏斗的重要战场。各个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深知教育工作的重要,也把黑手伸进教育领域。大野心家江青曾指示他们的“帮兄弟”说;“这个文教战线,今后得要很好地抓,抓在我们自己手上。”他们抓教育要干什么呢?“四人帮”在原科教组的一个亲信在一次讲话中露了点马脚。他说:招生“不仅是招几个工农兵上大学的问题,是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普列汉诺夫的美感论是什么性质的?这是学术界对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美感问题上,“普列汉诺夫常常自命为阶级论者,但不完全对.他曾经是阶级论者,但后来他已变成阶级论和人性论的调和论者,最后则索性变成为生物学的人性论者.”(《试评普列汉诺夫的审美感的人性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第2页)这样的评价,是否符合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的实际,是否公允,我认为有值得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氓”的身份问题,是研究孟子思想和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62年史学界曾展开过讨论。杨荣国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曾提出“氓”的身份是奴隶,以后李荫农同志在《学术研究》(广州)1962年第3期《关于孟子的阶级划分论》一文中,提出与杨荣国相反的意见,认为“氓”的身份是自由民,是指从别国迁来侨居的自由民,这个意见发表后,《学术研究》1962年第4期又发表彭殷雒同志《论“民”“氓”“野人”草莽之臣的阶级地位及孟子政治思想》一文,认为“氓”是周族奴隶主统治下殷族奴隶,他们愚拙无知又被刺目而盲。《诗经·氓》诗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是工商食官的商业奴隶,所抱的布是奴隶主阶级的,并非他自己所有。同时又有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四年上半年,"四人帮"指使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初澜"对湘剧《园丁之歌》大加讨伐.围绕这出戏展开过一场尖锐、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今天,打倒了"四人帮",《园丁之歌》又在社会主义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这场斗争的实质和意义,辩论清楚:《园丁之歌》究竟是"毒草"还是香花?为什么"四人帮"这样恶毒地攻击它和扼杀它?这场斗争在政治上、在教育革命和文艺革命上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儒家的经典中,“别”与“和”是经常出现的两个重要概念。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能否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到能否正确把握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精髓的问题。 有的同志在论及儒家的伦理思想时,曾引《孟子》上说的“夫妇有别”与《礼记·礼运》转述的孔子讲的“夫妇和”相比较,认为《孟子》中的“‘夫妇有别’一语有问题,不似孔子的‘夫妇和’(和好),为合理”。依这种理解,显然孔孟提倡的夫妇之间的道德规范是不同的,即孔子重和谐而孟子重尊卑,所以似乎孔子的主张更为进步和合理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正当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轨道胜利前进的时候,教育战线上刮起了一股右倾翻案风。一些心怀敌意、别有用心的人散布了不少否定教育革命的奇谈怪论。他们绞尽脑汁,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大做文章,狂吠什么,“现在的大学生成绩太差,质量不如原来”,“今不如昔”等等。这种谬论到底是什么货色,背后隐藏着什么祸心?只要用马列主义的显微镜照一照,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是教育质量?这是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里,“质量”有显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早在一九五七年,伟大  相似文献   

20.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为了复辟资本主义,竭力诋毁社会主义制度,胡说新资产阶级分子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产生的。这一谬论的反动性,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继续有资本主义活动和新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却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它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和活动的?具有哪些特点?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曾经通过对新资产阶级分子的案例分析,作了一些探讨,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批驳“四人帮”的无耻烂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