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海瑞(公元1514——1587年,明武宗正德9年至神宗万历15年),回族,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人。他曾中举并历住明朝地方和中央的多种官职。海瑞一生清廉,刚直不阿,敢于向权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被历代人民诩为好官、清官,被各代史学家称为深受人民爱戴的言行一致的政治家。但是,以往人们对海瑞的评价,似乎只注意了他做为一个杰出的、人民爱戴的政治家的地位,却忽视了他在思想史上应有的位置。例如,被万恶的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著名史学家吴啥同志,在其《论海瑞》  相似文献   

2.
《回族人物志》(元代)举正吴建伟(一)《回族人物志》(元代)卷三《赛典赤纳速刺丁传》:“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见第39页)这里的标点和中华书局点校本是一致的。《续资治通鉴》(至元十七年)的标点是:“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斯·安敦尼(约公元前82——30年)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恺撒党人。恺撒(约公元前100─44年)被刺身亡后,安敦尼成为恺撒派的主要领导人,后来,他在与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争夺独裁统治权的斗争中战败,自尽身亡。关于安敦尼失  相似文献   

4.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西方传教士们随之在这里建立了传教点并据此向中国推行天主教,从此揭开了基督教第三次进入中国的序幕。基督教第一次进入中国,为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聂斯托利教派(景教)的传入。第二次,为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也里可温教(或称十字教)的传入。这两次传人范围都不太广,为时也不长。这一次,经过罗明坚(MichaeleRugseri1543-1607)、利玛窦(MattoRcci1552-1610)、汤若望(J0hannAdamSchallvonBell1592一1666)等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学习中国语言,潜心研…  相似文献   

5.
乌马儿系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之孙,延安王纳速刺丁之子,高官显宦,但《元史》无传,仅在赛典赤传后附识“乌马儿,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是见其简陋之至。元人文集却有这方面的碑传资料。翁独健先生当年为陆峻岭编《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作《前言》时就曾指出:“《元史》卷125《赛典赤赡思丁传》对他的孙子乌马儿,只提了官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而任士林《松乡先生文集》中的《平章政事赛典赤荣禄公世美之碑》(卷一)和《江浙行省春运海粮记》(卷二),对乌马儿的事迹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这可以补充《元史》的漏略”①。现《碑》与《记…  相似文献   

6.
自序二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译陶诗》自序陶渊明(365-4年)是中国东晋(3lwedZI)年)末年的著名抒情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称得上“诗圣”的恐怕只有他与杜甫两人而已,他的诗歌受到中国读者和世界各国读者的重视和欢迎。C一岁陶渊明又名陶潜,宇元亮,宅边种有五棵柳树,故号“五柳先生”,他死后朋友私溢“靖节徽上”,故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洛阳柴桑(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二十里赛湖。八里湖一带)人,于公元365年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封长沙郡公,死后…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车向忱同志(1898-1971)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早年在北京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1925年回到东北,在沈阳开创平民教育,波及全省。他曾任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总干事(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往返关内外,积极...  相似文献   

8.
我院回族研究所和兰州穆斯林教育基金会合编的研究我国回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现状的大型学术论文集《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最近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辑共约30万字。华涛的《穆斯林哈剌鲁人、阿儿浑人早期史研究》一文探讨了中亚突厥语部族伊斯兰化开始的原因;杨志玖的《元代的回回人》概述了元代回回人的东来及分布、政治地位、经济力量、文化贡献、宗教生活等问题;陈得芝的《元代回回人史事杂谈》就回回户籍、“于阗人”的概念、赛典赤赡思丁事迹补、禁回回抹杀羊做速纳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补遗;邱树森的《赛典赤家族入华时间考》根据中外史料考定赡思丁之父苦马鲁丁是赛  相似文献   

9.
赛典赤·伯颜为元朝著名的宰相,执政期间,政绩显著且颇会理财,文章从其生平、政绩、理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正伟是一个颇具有开拓意识、独立品格的学术个性的回族当代学者。他自1979年以来,以自己严肃而扎实的创作,致力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作品、专著近百万字。主编、合著有忡国少数民族故事大系·回族民间故事选》(与李树江合编)。《回族风情录入《古兰经概述》、仲华风俗大观》、《宁夏黄河经济论文集》(与胡家未合编)、《中国回族大辞典》《民俗分科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分卷》(副主编)、《中国回族文化大观》(副主编)、《穆斯林文学丛书》、《回族文学论丛》、《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  相似文献   

11.
漫谈沈括对音乐的研究乔科昌,陈四海沈括(公元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抗州)人,是北宋时期1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何论著①,他一生兴趣广泛,从青年时代就尤为喜欢音乐。至和...  相似文献   

12.
一 回族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形成的一个民族。回族的来源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中叶唐朝时,有阿拉伯、波斯商人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商,中经五代、宋五、六百年的不断发展,出现“五世土生蕃客”,成为回族来源的一部分;而回族来源的大部分,则是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及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时,大批的中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被迫迁徙到东方来。他们到中国来后绝大多数人是被编为军队或工匠,一部分继续经商、做宗教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杂剧而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曲,今存小令50多首,完整的套曲12篇。由于他的伟大成就。关汉卿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同时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关汉卿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极高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诗论中的“道”意境杨芙蓉司空图(公元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县)人,是生活在晚唐时期的诗人和诗论家,以诗论著名。仕途历经坎坷,司空图又临“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秋思》)的时代。他无力挽狂澜之能,只好隐居在老家王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举世闻名的明代航海家郑和,首次出使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纪念。郑和(公元1371——1433年)原姓马名和,因排行第三,小名三保(一作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人,回族。明初,当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率军平定盘据于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时,年仅十余岁的三宝,被明军所俘,押至南京,阉割后送至皇宫当太监。不久,又被赐给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由于三宝聪明伶俐,博得了朱棣的喜欢,便逐渐成为燕王府里的一位内监。公元1399——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击败建文帝,在南京登上皇位(即明成祖)时,三宝因“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  相似文献   

16.
韦应物诗韵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应物诗韵系李无未一韦应物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距陆法言《切韵》问世(公元601年)近二百年,屑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乡音”就该是京兆长安话。从出生到47岁之前他很少离开过长安。据他的有关诗句知道...  相似文献   

17.
《玉篇零卷》与《说文》的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野王所撰《五篇》,是继《说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在中国字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顾野王(公元519-581年),宇希冯,吴郡吴1(江苏吴县)人,(玉篇)是顾野王在梁大同九年(公元543年)所编撰。原本(五篇》引书十分丰富,仅就(玉篇零卷)统计,已达50余种,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①。正如(玉篇·自序)所言:“总会众篇,校雕群籍。”《说文)是(三篇)征引的重要书籍,也是(五篇》释义的主要依据,确切地说,(玉篇)就是在许慎(说文)的基础上增字加注而成。(玉篇零卷)今存…  相似文献   

18.
浅议林慎思的人才学思想杨雅文林慎思(?—880年)字虔中,唐朝长乐人(今福建长乐县)。他是唐中晚期比较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咸通年间(860~873年)中进士。官自校书郎至水部郎中。公元880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强迫他归附义军,他不从,...  相似文献   

19.
塔西佗的民俗学研究及其贡献陈德正普布里乌斯·科尔涅里乌斯·塔西伦(pnblius·Cornelius·Tacitus公元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史学家,曾担任过执政官等高级官职。他在致力于史学研究和政务活动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考察、整理、记述罗...  相似文献   

20.
陆蛰(公元七五四——八○五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人。是唐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十八岁进士及第,为华州郑县尉,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公元七八○年德宗即位,被召为翰林学士。“数问以得失”,陆蛰议论纵横,析理深刻,又深谋远虑,善于筹划,“政不便于时者,多所条奏,德宗虽不能皆可而心颇重之。”①当时虽然有宰相,但事无大小,德宗都和他商量。所以有“内相”之称。贞元二年(公元七九二年)被任为宰相,他直言敢谏,无所隐讳,结果触怒了唐德宗,加上腐朽势力裴延令等的谮毁,贞元十一年春,被贬为忠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