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告示语的实质就是发布者对大众直接或间接地发布某个指令,禁止、祈求、建议、告知公众实施某一行为。告示语多属指令性言语行为。直接指令告示语多使用祈使句或带有"禁止""不许""请勿""请"等词语。间接指令告示语表达形式灵活,有规约性和非规约性两种表达策略。话语主体的社会角色关系制约着告示语言语指令行为的选择。间接指令类告示语的指令力度小于直接指令类,但指令效果高于直接指令告示语。  相似文献   

2.
告示语是一种公示性话语,是指在公共场合张贴或印刷的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指南、提醒、警告等帮助的宣传性或服务性语言标牌标语。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告示语的表达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异。笔者运用话语的互文性理论对变异告示语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异告示语中互文类型、特点以及社会功能,认为告示话语中广泛存在互文现象,变异是告示话语的语言层面的标记,互文是话语变异的深层特质。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与类型,发现其语源主要集中在文娱影视、行业用语、公众人物用语、政治用语、社会热点、方言词汇、外来词以及社交平台用语八个方面。根据语言组构性质将网络流行语分为语音变换类、词汇重构类、语义泛化类、流行构式类以及网络俗语五大类。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各不相同,从微观角度以各类流行语中的典型用语为研究对象,将语内机制和语外动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类流行语生成的主要理据。  相似文献   

4.
标牌告示语是一种社会性标志语,它通过使用特定的施为性动词来体现其特有的指令、警示和劝告等社会功能。社会的文明发展要求警示类广告语趋于多元化和人本化。其礼貌原则的融入,可以激发人们从认知角度丰富变换语用方式,增强语用效果,从而改变人类居住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保类仪器英文使用说明书属于实用科技英语文体,本文介绍了环保仪器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用语特征,对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在环保仪器说明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目的论指导环保仪器英文使用说明书的汉译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讨论中介语特征理论对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启示,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语习得中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特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在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中的热点,在城市语言中,有一些代表城市特质的社会用语值得深入探讨,这些用语可以称作城市标示性社会用语,包括名称型用语、广告语、标题型用语等.这些标示性社会用语与其他语篇中的语句最大的不同是其话语的交际语义内容不再重要,而其标示提示性意义大于交际意义,在语句形式上有固定的程式化表达模式.这类用语在语言上有一定的特点,如店名和品牌名外来音译词较多,不用虚词等,在语用上多有隐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这类用语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注意社会的规范,比如繁简字混用现象、译音中的字母词与汉字混用、缩略语不规范等都值得注意和纠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时中介语特征理论于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讨论,在中介语特征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语习得中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特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作为社会用语的重要形式,社会功能广泛,文化色彩鲜明。它的社会文化特性是最根本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信息丰富、社会功能广泛、开放性、稳定性、受众广,对公示语进行文化语言学研究非常必要。在创作、翻译和应用公示语时应遵循文化语用原则,具体分为五个准则,即:顺应文化、关联语境、统一标准、文明得体、兼顾时效。  相似文献   

10.
语类是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固定的、约定俗成的语篇模式或表达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语类不再是静止的单一结构形式,而是涉及到了语类使用者目的性的主观认知,因此,一个传统的单一的语类在"目的性"的制约下会形成一个动态语类。本文以诗歌广告语类与漫画广告语类为切入点,来探析动态广告语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类公示语的英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从对西方国家环保类公示语的分类及语言语用特点的分析入手,以前瞻式翻译理论为指导,认为环保类公示语的英译要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应当将读者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差异、接受能力及审美需求,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传译出地道得体的公示语。  相似文献   

12.
商业区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双语公示语使用最频繁的地方。但是,目前武汉商业区的公示语翻译却不容乐观,公示语的指示、告示作用没能实现,反而造成各种错误,贻笑大方。在翻译公示语的过程中,应分析公示语文本特征,根据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的异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礼貌语言中的致谢用语属于日常活动中的言语行为,按照奥斯汀(J.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给予的恩惠使用致谢语被认为是言外行为,而致谢语被认为是正面礼貌.致谢并不是孤立的言语行为,它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夸张的或暗含的.再者,致谢语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致谢语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价值.根据不同的文化,人们表达致谢语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此外,人们评价致谢用语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中国人与法国人的交流中,在不同的情景下,双方对致谢语的表达以及对致谢用语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中国人一般按照中国的生活习俗和汉语的习惯用法来使用法语致谢语,法国人对此有可能会不理解,甚至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变迁的忠实见证者。中国洋泾浜语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澳门,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蔓延到内地,它经历了澳门葡语、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语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和正规英语教育的普及宣告了中国泾浜语的消亡。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的洋泾浜现象以特定的贸易用语等形式存在于当代社会。洋泾浜语和洋泾浜语现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反映出自明末清初以来,中西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层面的交流与冲突,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5.
以语类和语域理论为基础,采用课堂听课观察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处理教授内容,没有把语类和语域特征融入课堂教学。在语篇学习中,语篇是在语言形式层面上而不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得以处理,教师对语言功能的迷糊理解影响了学生语言得体性的获得,也影响了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 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标记性量词理论,汉语量词分为普通量词与标记性量词,标记性量词携带强特征[+Q],该特征属于语义无解特征,需要在推导过程中通过与功能语类QmP核查而删除.本文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标记性量词的特征、功能语类QmP的性质和汉语主动句的辖域现象.我们认为,[+Q]特征不属于量词的形式特征,其核查与否不会影响句子的可接受性.QmP是为了核查[+Q]特征而特设的一个功能语类,它本身不具备任何语义语音特征,也没有外界传递给它的形式特征.汉语简单主动句只有主语占广域一种释义.  相似文献   

18.
论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语域、方言、俚语等被称为“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间的转换或混合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大陆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的汉语与英语夹杂使用的现象,可以用语码转换理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码转换成为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否可以使用汉语的问题近年来争议颇多。本文试从教师课堂组织用语、讲解用语、示范用语、提问用语和反馈用语五个方面来分析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功能分布的情况,并探讨其对于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环保公示语英译的生态性,以和谐生态场所观为指导思想、生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对其生态属性表征方式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语言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从而为环保公示语翻译提供建议。研究发现,保护植被类环保话语的英译主要通过心理过程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情感;保护环境和资源类环保话语的英译主要通过关系过程表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同化认知;防治污染类的环保公示语英译主要通过动作过程侧重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趋向意动。建议环保公示语翻译应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采用不同的过程类型表征方式凸显其生态性,并多使用非人类参与者作为译文的出发点,多用拟人修辞手法凸显其生命属性,以激发人类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