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农业补贴政策的改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具有提供粮食等农产品、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传承农耕文化等多种功能.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自由贸易背景下维护农业保护权限的理论依据.我国工业化进程、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实以及所面临的环境状况,都显示了我国应有所选择地利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改进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促进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农业补贴的历史与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业补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探讨了支持农业补贴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公共财政理论、非均衡理论、土地资源价值全面实现论以及农业的弱质性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特点,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在WTO规则下完善补贴体系,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功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当前不断深化的农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农民教育如何驱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农业软实力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依据2011—2019年中国CCAD数据库,构建中介效应、空间计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教育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教育显著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农业软实力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农民教育对周边省份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4)开放程度存在双门槛效应,经济水平和农业用地存在单门槛效应。(5)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降低农业获取资本的难度从而增加农业资本投入,而资本投入能促进资本快速积累,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四个维度评价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结合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农业资本投入指标,对数字普惠金融经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进一步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受农业资本投入中介效应影响的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性质和功能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人们对农业的性质和功能存在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功能的发挥。农业本身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同时又是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除了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自然属性以及外部经济效应之外,还具有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有机整合的综合多功能性以及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和外部效应性。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时期,但从我国农业立法的现状来看,存在立法滞后的问题,应当尽快建立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的农业立法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该文以目前我国农业立法现状为基础,从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总结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立法改进的必要性,并围绕农业保险、农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着重论述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立法的调整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4—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面板数据,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在粮食主产区内要强于产销平衡区内,而在主销区内,这一促进效应则并不显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异质性分析后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抑制环境条件的改善,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最后,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型与框架,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能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降低投保成本,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促进农业技术的使用,产生收入效应;农业保险对于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和东西部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完善农业保险的保障体系、强化农业保险的影响作用、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等对策,以推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缘起于国外,但是却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利义观遥相呼应。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企业对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起到关键作用,以往研究多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这里则以农村社会发展为切入点,认为我国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满足自己的盈利需求,更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保证产量安全;二是维护农民利益,农业企业在与农民发生买卖、竞争、契约、雇佣这四种常见的关系中,需要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带动农民发展作为己任;三是保障食品安全,要求农业企业要把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作为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标准,按规生产,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10.
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经济、生态、环境等社会功能.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旱地变水地,坡地变平地,宜农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以及农业投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农业投资不仅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农业产品极大丰富,告别了农产品短缺的时代,进入了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的过剩的发展阶段.但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对策,保证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结合我国国情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的模式及创新途径和对策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不同区域和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数字普惠金融还会以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农户家庭收入为中介变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此,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应最大化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各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采用差异化思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着力于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通过资料收集与典型地区的实地调查,论证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战略意义.指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低收入引起的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多重二元结构所形成的束缚链条和"重工抑农"的政府行为.提出了以个人资本为主的资本集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等有关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危机,农村的非农就业机会缺乏导致农村劳动力利用不充分,从而引起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缓慢。大农业具有顺生态性和多功能性;我国发展大农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大农业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新的社会分工,拓展和深化农业产业链,使与农业相关的非农职业需求不断扩大,从而拓展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诸如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混乱、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乏力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化给予制度保障,尤其赋予其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休闲观光农业基本特征和发展内涵,分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原理和依据,提出了马克思休闲论、休闲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理论等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原理和理论基础;同时,还研究了海西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对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经济近几年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 ,已经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力落后 ,土地经营规模过小 ,劳动力严重过剩 ,农业投入少 ,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现代化程度低 ,以及农民负担过重造成的。这些因素中 ,既有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也有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多 ,土地少以及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的原因。因此 ,需要引起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 ,切实解决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促使我国农业经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峻  陈菁 《延边大学学报》2007,40(1):109-1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孙中山先生针对近代中国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艰辛的现实,提出了教育兴农、科技兴农、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以及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发挥政府的作用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对今天谨慎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