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日本学术界对我国甘青地区土族语言文化的研究情况。他们主要研究了土族语言的不同方言,土族格赛尔及其词汇,正字法;土族语言能够维持的社会原因;民间故事类型,民族服饰等。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研究土族《格萨尔》中生产民俗的基本情况,总结土族《格萨尔》中生产民俗的特点.探寻土族《格萨尔》的生产习俗对土族民众生活及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5日,青海省土族研究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西宁正式成立。土族研究会的成立,是土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对土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土族研究会是由本民族研究人员为主体,包括省内各族各界热心于土族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全省性民间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研究土族《格萨尔》中生产民俗的基本情况,总结土族《格萨尔》中生产民俗的特点。探寻土族《格萨尔》的生产习俗对土族民众生活及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族都有其表明自己家族的字,叫做姓。土族也有姓氏,多达数十种。有人说,土族本无姓氏可言,其姓大都随土司族姓而得。有人说,土族亘古以来就有姓氏,只是部分人后来更其姓而随了土司族姓。众说纷云,各持己见。那么,土族原来倒底有没有姓?是不是因随土司而得?换句话说,土族的姓氏倒底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对研究土族社会历史的同志来说是一个颇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婚姻家庭、经济发展等方面 ,对土族近十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了总结 ,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族民俗文化是土乡人民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通过研究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作用,分析了影响土族民俗文化与土乡经济发展互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土族民俗文化和土乡经济的双赢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土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历史,按各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分为挖掘、半停滞、描述、研究等四个时期,并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加以归纳、描述与初步思考,欲为土族民间音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试作铺垫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土族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分布格局,既是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来的地理状态,又是许多附着于分布环境上的社会人文变量的外在表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探索自然和认识社会的双重意义。本文就中国土族人口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人口分布格局密切相关的人口城市化、人口流动、人口素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以期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宁 《西藏研究》2008,(3):56-63
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非常必要,能够给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导.文章对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保护的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各级地方政府要进行合理引导,发挥西藏高等院校的优势,尊重门巴族传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努力培养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3.
从瑶族石牌律看法律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瑶族石牌律的产生与人们论述法律和国家的产生有不少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距今仅五六百年,既有典型性、系统性,又有清晰发展逻辑的少数民族法律的起源形式,为世人研究法律和国家的起源提供一个去古不远的参考标本.  相似文献   

14.
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妇女抗战活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学、女性学的视角阐述了1937-1945年回族妇女的抗战活动,力求为抗日战争研究和回族妇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乡的形成和确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实践经验证明民族乡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更多的关注到散居杂居少数民族实现民族平等的权利,本文将主要阐述它为什么不能成为一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木鼓是佤族传统社会原始宗教中用于祭祀的一种神器,由于它的特殊作用,在佤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内容和象征含义.一方面木鼓作为纯粹宗教作用的内容逐渐隐退,另一方面却作为民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地位日益凸现,近年来成为研究佤族文化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文综合有关佤族木鼓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作品,将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概述.  相似文献   

17.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自然崇拜、始祖崇拜、师公教、娅汪女神四个研究专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已有成果,探讨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独特价值,对比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与全国民间信仰研究在研究动态和研究取向上的差异,并将其视为今后研究的突破口,认为壮族民间信仰研究有以下发展趋向:继续深化对民间信仰"壮族模式"的研究、加强对壮族民间信仰复兴和再造的研究力度、注重对民间信仰仪式实践的考察;并认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将会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