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2.
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研究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良渚文化考古新资料的发现、整理与刊布,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在逐步提升,这也促使学术界奉献出新的成果。刘恒武博士于2008年12月推出的力作——《良渚文化综合研究》,是一部专门探讨良渚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专著,代表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的良渚文化以其璀璨的玉文化而与北方的红山文化构成南北玉文化之双峰.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寓含着人性的觉醒;有一定数量的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发现说明祭祀礼仪和王权专制在当时已经确立;龙和鸟的艺术品的发现说明良渚已经有了龙凤崇拜且以凤凰崇拜为主.整个良渚文化较为完整地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至尊精神和礼乐教化精神.如果说红山文化的玉器以巫玉为本质的话,那么,良渚文化的玉器则以礼玉为本质.  相似文献   

4.
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我国原始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标志。自一九二一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彩陶起,经过考古工作者六十年多的发掘整理及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广大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新疆;从长城以北至东南沿海,甚至在台湾、香港等地都有彩陶分布,“已发现的遗址就有五千多处。”①尽管自然环境的不同与经济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间分布在苏南浙北沪西地区的一支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然而在夏朝建立之前良渚文化却神秘地从这一地区消失了。在这一地区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相当于夏代和商初的考古遗存,这500年间该地区出现了一个考古学所谓的“缺环”。商代中期以后太湖地区为马桥文化分布区。马桥文化虽然含有若干良渚文化的因素,但其内涵和良渚文化完全不同,因此马桥文化不是良渚文化的直接继承者。马桥文化层是迭压在  相似文献   

6.
中原新石器早期文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河北省武安县磁山和河南省新郑裴李岗两地,发现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考古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收获。这两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目前已发现的遗址、遗物  相似文献   

7.
太湖地区的范围大体上包括杭州湾以北的浙江省北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太湖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是1985年发掘的吴县三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其后又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三山岛遗址,与太湖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之间,在文化内涵和时间先后上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缺,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来填补。新石器时代的三个文化,它们不但在文化内涵和时间上,都有着明显前后衔接、继承和发展关系,而且逐步形成了高度发达、富有特色的太湖地区的原始文明。一、太湖地区的原始文明1、三山岛遗址——太湖地区原始文明的开端太湖地区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三山岛遗址位于吴县三山岛的西北端。现今的三山岛已于太湖之中,面积仅为2平方公里。原始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之上,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古代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今天有极大的差别。根据地质学研究表明,太湖底部为一片高底不平的  相似文献   

8.
<正>南阳,富于天惠,宜于人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召云阳镇杏花山的中更新世(Q_2)里,发观了“杏花山直立人”以及大量的打制石器、野生动物化石。当时序流入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时,富饶的盆地里氏族村落星罗棋布,鸡犬之声相闻了,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开始把猎获的野猪、野牛和狗等训养成家畜,出现了南阳原始的畜牧业。 1971——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淅川县下王岗古村落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大批的珍贵文物和大量的动物骨骼。其中动物骨骼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发现有狗、猪、牛等家畜。  相似文献   

9.
双墩文化符号和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符号、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符号、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符号、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符号渊源各不相同,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双墩符号的结体比以往各地出土所见到的史前刻画符号更为复杂多样,具备了构成文字的某些基本要素及其特征。就双墩符号的性质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地域性的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地域性的原始文字。  相似文献   

10.
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区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支以农业为主,多业为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经跨进奴隶制方国阶段。本文以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为基础,用人类学方法分析良清文化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前者包括良渚人的祭祀体系、政治体系;后者分析良渚文化群体的从众心理、奢侈心理、新异心理等特点。这个区域性文化还表明史前期确实存在一个“以玉为兵”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江陵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鸡公山。这是中国迄今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平原上活动的遗迹,为我们粗略地勾勒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场景。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村。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聚落遗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遗址在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南岳村。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城遗址中时代最早的古城遗址之一,而且位置最南。其近似圆形的布局尚属仅见,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昆山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在江苏省昆山市赵陵山。反映了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明显,战争频繁,已基本迈入早期文化社会的门槛。  相似文献   

12.
有关我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如何消失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未解的千古之谜。本文结合相关学术研究的新观点,试对此作一探讨。分析认为,江南地区良渚文化的消失原因,应为发生严重的海水倒灌造成淡水资源缺乏,晚期良渚文化人整体迁出“江南地区”所致。这主要表现在,良渚文化晚期“江南地区”具有发生海侵或海水倒灌的气候条件;“江南地区”多数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未曾发现海侵遗迹;史籍有关于我国在良渚文化晚期时发生海水倒灌的记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资料中有淡水资源缺乏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一、兰田猿人西安附近远古时期的自然环境是怎么一种情况?我们祖先在这里又是怎样生活的?对这些问题,古人类研究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通过他们辛勤的劳动,已经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秘密,提供了具体的答案。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六年,先后在西安东南的兰田县发现了猿人的下颌骨和头盖骨,以及一些与猿人同时代的旧石器。这是距离今天已经五、六十万年以前活动在这一带的人类遗骸和他们所使用过的工具。也是现在所知我国仅晚于云南省“元谋人”的原始人类化石。根据头盖骨枕部宽阔而园顿,轮廓呈楔形,高度很小,骨壁很厚,前额低平,眉脊粗壮,眼眶略呈方形,唇部外伸,牙齿粗大,以及脑量仅约780毫升,略微超过现代猿类中的最大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红山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和发掘,一再向人们展示着数千年前生活在西辽河流域和红山文化先民创造的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数量虽不很多但个性鲜明的文化遗存不仅凝聚着初民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返照着初民原始的思想意识形态.现在看来,对红山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作一番那怕是初步的归纳和探讨,是我们应该做的.它无疑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红山文化先民的精神风貌.限于篇幅,这里只就考古工作已经揭示的自然崇拜和工具崇拜现象作一综论.其它有关的动物崇拜、灵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现象,另文再叙.  相似文献   

15.
“沂源猿人”是活动于山东大地上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有四十万年至五十万年,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人。“新泰智人”距今约二万年至三万年,其时氏族制度开始萌芽。“北辛文化”是山东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其时不仅物质文明较为发达,其精神文明程度也颇高,发现了原始艺术品。“大汶口文化”是山东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距今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其时已有象形文字出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标志着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山东的原始文化系统中,胶东原始文化是一个有其独立的系统和特点的文化。在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山东大地上的东夷人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历史加以研究,不仅有利於山东史志的编写,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6.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苏州地区位于这一文化分布区的中;心地带,遗存十分丰富。本文通过苏州草鞋山、张陵山、澄湖等古遗址的发掘资料,展示良渚农业,制陶、治玉等原始手工业的先进性,展示这种文化发展而萌生的古代文明;论述了良话文化对中原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更、商、周乃至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岳石文化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1960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山东平度县东岳石村文化遗址,发现了一种与典型龙山文化风格不同的文化遗物。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仍把它划归为龙山文化①。直到1979年发掘牟平照格庄遗址以后,才有人提出了“岳石文化”或“东岳石类型”的命名②。通过近年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大体搞清楚了岳石文化的基本面貌。其分布范围包括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东达半岛东端及附近岛屿,北到胶济线附近,西至豫东地区,南抵苏皖北部。在这广阔的地域内,经过调查和发掘的遗址已达数十处。其中主要有平度东岳石、牟平照格庄、益都  相似文献   

18.
考古发掘材料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专业化的劳动技能日益积累,手工业从农业中逐步分离出来,商品交换成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并可能出现了原始货币。研究表明,原始商业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良渚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9.
山东龙山文化是山东地区古代文化发展索链上的重要一环。自从1928年首先在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工作,现已发现六百多处山东龙山文化或含有山东龙山文化堆积的遗址,先后对其中的数十处进  相似文献   

20.
大约从一百七十万年起,远古的人类就巳经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元谋、陕西兰田、北京周口店、山西丙城、贵州黔西观音洞、湖北大冶等地,都发现了他们的遗骸或遗物。这些远古人类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历史的序幕。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