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佚名 《社区》2014,(35):40-40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各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有开学仪式或“开学典礼”吗?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则历经千年未改。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张冬梅 《社区》2014,(28):56-56
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做了好事,有的家长会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做得很棒,真是个善良无私的好孩子l”而有的家长,则会表现出对孩子的不理解,甚至呵斥孩子:“放着正事不做,操那个闲心干吗?”在这里,两类家长的不同态度,其实是家长贴在孩子心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标签”,而这两种不同的“标签”,自然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来。  相似文献   

3.
周丽 《社区》2011,(17):31-32
梧桐山位于深圳东部。横跨罗湖和盐田两区,是深圳最高峰。每到春天,笼罩在雾霭中的梧桐山犹如仙境,吸引着深圳市民前来郊游踏青。但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私塾、书院汇聚地,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循迹而至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替孩子敲开私塾的门,离开学校。进山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教诲     
母亲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字,有着中国妇女深明大义、慈善仁爱的伟大品质,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特别认真。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向我们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救小孩”、“匡衡凿壁偷光”等古代少儿的故事,使我们兄弟姊妹懂得了谦让和睦、勤奋努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上中学时,我担着行李,母亲背着口粮,送我翻过大山,步行十几千米,把我交给老师。她用身教告诉我:不畏险阻,勇于攀登,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送我上学的路上,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钱财是靠不住的,唯有学问才是抢不走、烧不掉的东西。是人一辈子的…  相似文献   

5.
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与“差生”来往,这是很多家长的想法。与“差生”来往就一定会变“差”吗?事实上,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对此.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彼此更了解,感觉更到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的伙伴各种各样,。因此,建议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不要武断干涉孩子们的交往。  相似文献   

6.
吕丽委与她的温州丈夫在上海办了一个现代私塾——孟母堂,5个老师带10多个孩子。这里的老师24小时陪着孩子,教育方法则是背诵各种经典,有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也有外国的经典名著片断。包括原著《仲夏夜之梦》,休息时间则是听梅兰芳和尚小云的录音,要不就是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没有办学许可证能否办学?目前孟母堂暂时没有关闭,上海市教委正在与吕丽委进一步沟通中。  相似文献   

7.
欧雅琴  段思午  陈思映 《社区》2013,(19):55-55
孩子有不良倾向,家长认为是学校没管好,学校认为是家长不配合。广东省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王志伟说,在孩子“学校一家庭”生活中,社区应当承担串起“两点一线”的责任,填补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国民政府择迁重庆历史的考察,认为,蒋介石在1935入川追剿红军时没有择定四川这一抗日复兴的最后根据地,更没有“想定”重庆就是未来国民政府的基地。蒋介石择定四川为抗战的最后根据地是在1936年及其以后,而国民政府择定并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则是在1937年10月以后  相似文献   

9.
谁在变态     
肖复兴 《可乐》2010,(6):27-27
如今的孩子难管,管深了不是,管浅了也不是,闹急了,孩子会梗着脖子,瞪着眼睛,骂家长一句:“你变态吧?”弄得家长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10.
儿童对于众多家居产品的消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家纺用品市场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的新型家庭观念的逐渐成形,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环境,由吃好睡暖的“原始追求”向健康环保的“高级需要”的转变,由此催生的儿童家纺用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出现了一批私塾教育机构,其性质属于一种家长自愿组成的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学术界对此事的反应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本文就从教育权、教育选择权的内涵出发,研究“私塾”教育是否具有合法性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题点评 面对当前就业难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形势,许多家长把孩子的命运寄托在“升学”这条窄径上。于是,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名次,登榜首,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比如,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一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也是,谁谁谁考第几,你看人家谁谁谁……他们给孩子定下的目标无非就是要超过“谁”,比如班上的同学,自己的亲友或邻居家的孩子等。有教育学者称:家长这种以为单纯地在学习上给孩子施压,让孩子们的心灵不堪重负。这种教育必然导致孩子求胜心过强而难以承受挫折,甚至是害怕挫折。  相似文献   

13.
何兴明  谢青 《社区》2009,(7):33-33
“我的孩子爱顶嘴,怎么办?”“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能谈谈你是怎么做的吗?”“我们平时很忙,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要注意什么?”……30多位闻讯赶来的居民挤在小区活动室内,围着几位教子有方的家长,针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种问题,问这问那。  相似文献   

14.
张正修 《社区》2011,(9):51-51
生活中,关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到了青春期后就应让孩子“单飞”,家长一味地越俎代庖,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难以“断乳”,甚至影响其成年时期的求职和婚恋。  相似文献   

15.
《成才与就业》2011,(11):2-3
上海“12355家长学堂”日前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开讲。这个课堂以“公益讲座+小班教育”为基本模式,邀请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讲,帮助家长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使得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撰文提出,应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孙云晓认为“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修。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许多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有的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该长作风”。如何使孩子成长成才?孙云晓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多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多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而如果…  相似文献   

17.
李艳鸣 《社区》2011,(24):36-36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中表现出“嫉妒”的心理,如听不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夸奖别的孩子,或当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时会感到不高兴等。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想要立即扑灭孩子“嫉妒”的火苗,但你是否想过,孩子的这种心理缘何而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误区。有学者提出,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十大误区:之一,教育重点上,重才轻德,主要表现为智力投资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甚至有轻生,离家出走等现象发生;之二,家庭关系上,孩子为中心,家长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当做“小太阳”、“小皇帝”,家庭的一切都围着孩子转,从而导致孩子“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严重;之三,在价值观上,金钱万能,家长把金钱作为奖励孩子的主要手段,只关心和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孩子的精神需要,从而…  相似文献   

19.
《百姓生活》2010,(2):50-50
专家提醒,为避免孩子患上“伤食症”,家长应照顾好孩子的饮食,注意饮食适量,对于伤食了的孩子,可用以下食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吕斌 《社区》2011,(18):40-41
许多家长不知道,一些看起来健康的孩子,其实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