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于华人“有来无回”的“出走”,而其前途和价值在于“落地生根”而非“叶落归根”。“落叶归根”联系着中国人的传统心态和人生,“落地生根”则反映出海外华人社会在地化的成熟。前者会有浓厚甚至鲜明的“中国性”,后者则有着独特而复杂的“本土性”。而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在不断地走出“中国性”、走出“本土性”的历史进程中走向中华民族文学的新形态,更走向文学的新境界。这种“出走”与“走出”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百年历程。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分成三个历史时期,考察其“中国性”、“本土性”等的产生和走出“中国性”、“本土性”等依附的努力,能够更切实地把握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与价值。 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面对左翼文学的强势扩张,中国大陆文学曾出现立足于“人本位或生命本位”、“文学本位或艺术本位”的“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的思潮,而这一流脉在海外华文文学中始终强劲地保存、发展着。华人身处各种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其生存的根本性处境往往是多重的边缘,“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互为支撑,成为海外华文文学抗衡种种压力,包括“理性过度”的压力,保存发展自身的根本性力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以数千万华人在世界各国的“边缘”经历、体验,在看重人的价值和心灵自由上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并以“人的自觉”不断推动着“文的自觉”,“文的自觉”又在捍卫文学性中深化了“人的自觉”,其“边缘性”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五四”学人对《诗经》的现代解释,与新文学的设计思路有关:一方面将《诗经》从传统“经学”中独立出来,祛除文学对经学伦理的依附,否定“文以载道”,倡导“文学”是表现人内心情感的艺术;另一方面将白话文学的历史源头追溯至《国风》,为新文学找到强大的历史根据,使“以白话为文学正宗”的文学理念获得合法性。这是从传统文化的内部瓦解传统文学观的尝试,展示了中国本土资源对新文学的促进。 但在重释时存有“尽欲甚解”与“不求甚解”的分歧,表明“五四”学人内部对“文学”的理解也有差异性。   相似文献   

4.
摘要: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激烈争论,中国的文艺学界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开始突显。文艺学应该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文艺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文艺学与新的文化现实的关系;文艺学与中西文论资源及文学基本问题的关系。文艺学的“名不符实”实际上为其自身提供了拓展跨学科研究的空间,回归“文艺”本位,增强“历史”意识应该是文艺学学科的选择;新的文化现实需要新的文学分析方法和理论工具对之进行更有效的解释,这正是文艺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立足于中西文论资源的学术史及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激活,有助于确立我们在面对“新的文化现实”时的学术立场和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5.
深大学人     
吴俊忠教授1949年9月生,江苏通州人。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深圳大学学报出版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87年起任教深圳大学。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晋升为教授。兼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俄苏文学、文艺学及社会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两本:《俄苏文学通观》、《文学鉴赏论》…  相似文献   

6.
吴俊忠教授     
吴俊忠教授1949年9月生,江苏通州人。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深圳大学学报出版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87年起任教深圳大学。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晋升为教授。兼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俄苏文学、文艺学及社会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两本:《俄苏文学通观》、《文学鉴赏论》;译著两本:《莎士比亚传》(合译)、《活下去,并要记住》(合译);论文集一本:《特区文化与高校德育》;在《学术研究》、《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文学鉴赏类型分析》被《新华文摘》收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特区文化观念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入选《新时期社会科学文萃》;《我们是否还需要保尔精神》在俄苏文学研究界引起反响和关注;《略论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历史贡献》获广东省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基地优秀论文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重庆工商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类综合学术期刊。其前身为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语言文学”版,1983年创刊。2003年,《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致力于探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追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难点问题。内容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法学、史学等基础学科。《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新华文摘》收录期刊、《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期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全国报刊索引》引用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8.
逄增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法学部副部长兼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等: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16项,获中宣部“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理论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40余项。  相似文献   

9.
征稿细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季刊,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作为学术刊物,本刊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索,在学术上以求实、求深、求新为刊发论文原则,尤其欢迎学术争鸣的论文。其主要栏目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及跨学科研究等。热忱欢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及有志于此的朋友赐稿。根据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规定,本刊对来稿特提出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征稿细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季刊,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作为学术刊物,本刊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索,在学术上以求实、求深、求新为刊发论文原则,尤其欢迎学术争鸣的论文。其主要栏目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艺学、法学、教育学、语言学及跨学科研究等。热忱欢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及有志于此的朋友赐稿。根据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规定,本刊对来稿特提出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国史学走上了“科学化”的行程,但从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以及40年代《思想与时代》杂志对新人文主义的传播,在中、西人文主义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史学界力图矫正“科学化”之弊端,从“科学”与“人文”兼重的史学观,到逐渐萌生出“科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提倡义理与考据并重、科学“实证”与人文“虚会”方法结合、主体与客体交融互渗、知识追求与价值意义兼顾的治史新趋向,使中国史学走上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新史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刊号:CN42-1389/C4;ISSN1006-6152,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专业分工主要涵盖文学、史学、哲学等一级学科的研究范畴。常设栏目有文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研究、语言学研究、艺术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等。特色栏目有“现当代诗学研究”(教育部名栏)、“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新研究”、“领域语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中,文学文献多数脱胎于经史文献。经史与文学文本都具有“完整性”与“碎片化”特征,这使“原始文本”不断衍生出多层次的“次生文本”,从而造成了文本的“不可靠性”。但是,文本的“可靠”与“不可靠”是相对的。对文学而言,“完整性”与“碎片化”,恰恰是文学文本产生的主要动因。文学文本的研究有其特殊规律,“不可靠性”并不妨碍文学研究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汉字字形叙事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乃斌先生《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刊上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一文中提及“古老的中国文字,就是为记事--叙事而产生,而进化,而成熟的”观点,并有所示例。班固汉字“六书说”中有“象事”、“象意”两项,董说也许可与之印合。董说似还可以拓展许慎“六书说”中有关“会意”等构字法的诠释思路,为汉字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故在借鉴总结前人说法的基础上,试对汉字与生俱来的象形表义、音义结合、立体叙事的特点进行粗浅解析,以回应补充董先生的观点,并说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之源远流长和植根之深厚。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研究中,文艺学向来以“先锋”的姿态出现在理论前沿;在所谓“后理论”时代,2013年度的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有效“介入”现实世界,以及学术创造或突破上取得了一定实绩,显示了我国文艺学研究持续发展与创新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16.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宁夏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1979年创刊,至2003年7月已出版25卷112期,是中国最大的图书进出口机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推荐、介绍、精选并直接向国外发行的当代中国重要学术研究期刊和中国高等院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之一。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发的大量重要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系统”等全国主要文摘、文献载体转载、摘编。 1994年被《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要目》(东南大学出版社)确定为中文权威性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7.
经对《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参加《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的样刊评审和对《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电子文本的跟踪检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认定,《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达到《规范》执行评优的标准要求,决定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颁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证书,并邀请《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正式代表参加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  相似文献   

18.
“新批评”在中国的早期译介是“新批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一定的契机下,中国学者开始译介“新批评”,主要集中在艾略特、瑞恰慈作品的翻译与介绍上;通过展示早期译介的基本状况,对“新批评”引入中国的文化语境及译介策略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文学的决定性作用几乎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它与文学的关系,并非可以进行对等理解。文学性不是讲现实“功利”而是讲心灵依托之“功用”的,它的启迪性来自于作家对文化普遍要求的尊重性反思,而不是顺从性认同。文学对文化的“动”不是“对抗文化”,而是“尊重又不限于文化”;不是“轻视什么和排斥什么”;更不是“文学超越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来自于远古母系社会的“女儿国”,已经成为一种代表“女性空间”的文学形象,在中外作家的笔下屡被涉及。将美国女作家夏洛特·柏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arkins Gilman)的《她乡》(1915 Herland)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所塑造的“女儿国” 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两个文本间诸多的互动和契合。尽管两位作者所处的国家不同,性别有异,但他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却不谋而合,他们借助想像所建构的“女儿国”不仅是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也是为超越两性二元对立、建构和谐两性关系模式所作的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