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创作已有很多论说。现从"以‘个性经验’书写‘非个性’的现代意识""存在主义的生命哲学""黑色幽默的诗意再现"三个层面来论说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现代主义印象。以此为普拉斯创作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些绵薄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包含《楚辞》在内的"楚歌"和《诗经》、《汉乐府》都是可以入乐的作品。从音乐的角度而言,《楚辞》里的"兮""些""只"等语助词是不可改动的,"七言诗脱胎于楚歌‘兮’字句"的说法还值得商榷。七言诗应是包括"楚歌"在内的汉代歌谣自身演进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在文本上对"兮""些""只"等语助词的简单改动。  相似文献   

3.
开怀一笑     
《阅读与作文》2011,(5):48-48
鹦鹉说话小明教他的鹦鹉说话:"跟着我说:‘我会走路。’""我会走路。"鹦鹉跟着说。"我会说话。""我会说话。"鹦鹉说得惟妙惟肖。"我会飞。"鹦鹉说:"你吹牛!!"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的后果及其化解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与政策选择…,’’’‘王万山10刁杜清坤1压13.’’‘.、二、一、/李仁元11一7-9石月.‘,山口.且曰.且2003年农民增收特点及结构变化··……,’’,’’二州·一阳俊雄3一3禽流感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经籍志》载记失误颇多,后世已多有校补,本文就其史部再考四则。《旧唐书·经籍志·史部》"仪注类"著录有"《皇典》五卷,丘孝仲撰。""丘孝仲"应作"丘仲孚"。《旧唐书·经籍志·史部》"仪注类"著录有:"《书笔仪》二十一卷,谢朓撰。""谢朓"应作"谢朏"。《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有:"《海岱志》十卷,崔蔚祖撰。""崔蔚祖"应作"崔慰祖"。《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谱牒类"著录有:"《裴氏家记》四卷,裴松之撰。""裴氏家记"应作"裴氏家传"。  相似文献   

6.
丽丽 《山西老年》2014,(12):28-28
"老师,这道题我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做?""老师,这个花篮最后怎么编上去?""老师,您教我们唱个歌好不好?"……周六一大早,四川内江市东兴区高桥镇三溪村的村办公室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手工、学练字、学唱歌,还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讲述给老师听,孩子们一口一个的"老师",就是三溪村的"90后"村委会主任陈佳茂。1991年出生的陈佳茂,2014年1月当选三溪村村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敦煌变文的发现,历时百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校勘和考释的论著不断涌现。黄征、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变文校注》可以说是对其中词语进行考释的集大成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异文语境和方言调查的方法,运用多种文献材料,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嚇"、"贴"、"超越"三个词语进行了重新考释。"赫"原作"赫",徐复先生校注时认为应该作"嚇",蒋礼鸿先生亦主此说:"‘嚇’与'■'、'謼'皆字异义同。'诳■'双声字,俗亦作'懗’,《龙龛手鉴》心部:'懗,呼嫁反,诳也,与■同。’"因此,可以说徐先生是从本字的角度认证"嚇"与"謼"、"■"同义,蒋先生是从俗字的角度发明"嚇"与"赫"、"■"同义。他们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还缺乏文献例证的支撑,说服力不够。遗憾的是黄、张两位先生在作校注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调查历史文献和现代方言时发现"赫"当有"欺骗"的意思。"贴",黄、张校注:"原卷实作'贴'字,'贴'为黏附之义,切合于文意。"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檐檐。"李善注曰:"《楚辞》曰'裳檐檐以含风。'王逸曰:'檐檐,摇貌。""襜檐道服,贴天上之云霞"的意思是"道服的飘动黏附天上的云霞",我们认为动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贴",乃"形容、描述、临摹"之义,这有异文佐证。关于"超越"一词的释义,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超越"的异体书写形式有"超越"、"超越"、"曆刺"、"歷刘"。《广韵·锡韵》:"超,超趚,行皃。"又《广韵·麦韵》:"越,急走也。出《字林》。"《玉篇·走部》:"趚,子亦切。小行皃。""急走"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小行"是因速度快而产生的结果。段玉裁认为:"趚,侧行者,谨畏也。"于此可知,"超越"有"因谨畏而侧身急行"义。《集韵·昔韵》:"越,侧行也。或作趞。"又"超,超越,盗行。""盗行"可以和"谨畏急行"相互发明,典籍中亦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8.
"垃圾箱一旦塞进牛奶盒、饮料瓶等空罐头,就会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如果有一个‘压缩式固体废弃物收集器',‘肚量'就大了。""比赛又暂停了,运动员与裁判员为一个发球是否擦网而发生争执,如果能有个红外线‘乒乓球发球擦网检核器',判罚就铁板钉钉,无可非议了。""建筑工地驶出的车辆总会扬起较大的灰尘,如果在车轮后的挡泥板上安装一个吸尘装置,利用车辆余电收集扬尘,我们就不需要捂着鼻子走路了。"其实,这些"如果"早已变成了现实,而把这些"如果"变成现实的人,正是当初毅然放弃进入名牌高中就读机会的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三年级学生柴吉琦。  相似文献   

9.
报纸、网络甚至生活中都出现了不少数量的"门"族词,这里的"门"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门"是不同的。作为"连续体"中的新兴类词缀,我们认为这个"门"既包括意义偏虚的类词缀,也包括意义偏实的类词缀,也就是说在"xx门"中的"门"是靠近词根方向的类词缀,而"‘xx门’事件/丑闻/风波"中的"门"是靠近词缀方向的类词缀。  相似文献   

10.
贾云  夏寒寒 《社区》2011,(34):24-24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得谢谢你们啦,是你们的信任让我的生活充实又愉悦。"被楼栋居民推选为"楼嫂"的陶华瑛阿姨每当有居民向她致谢时,她总是要回谢居民一番。早在今年"三八妇女节",苏州市沧浪区南门街道竹辉社区就由居民推选出了20位"楼嫂",陶华瑛就是其中一位。她们向居民承诺:"我们一定当好大家的‘嫂子’,为大家伙着想,为大家伙服务。""楼嫂"这一全新的称呼,在竹辉社区赋予了新的服务职责——做好邻里的好管家、送货员。  相似文献   

11.
《山西老年》2009,(1):62-62
奥巴马:黑马疑云从正式从政到当选为美国国家元首,奥巴马只用了11年时间。2007年2月,当奥巴马宣布参选总统时,还有半数美国人在相互打听:奥巴马是谁?获胜当晚,奥巴马激情澎湃高呼"美国变革","美国即将出现新的曙光"。然而,惨淡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因为闪亮的言辞而停止  相似文献   

12.
在哲学的百花园中,日本茶道是乱世之中诞生的一枝典雅芳香的花朵。村田珠光创立的草庵茶,其茶道精神为「寂び」与「侘び」。「寂び」与「侘び」吸收了禅宗"空""无"的哲学成分,是在"茶禅一味"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但是长久以来,学界将「侘び」误认为「佗び」且忽视了「寂び」与「侘び」为何并立。千利休提炼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充实了茶道哲学的内涵。"和""敬"吸收了儒家的中心思想,"清""寂"是对「寂び」与「侘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可乐》2006,(12)
告诉你一个绝密消息:"9·11"事件的黑匣子找到了,飞机失事的原因是,机上一位乘客高呼,前面有美女,开近点,再开近点!  相似文献   

14.
“X哥”背后的语言、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犀利哥"蹿红网络之后,"X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诸如"雪碧哥""钢盔哥""力量哥""灯笼哥""烧饼哥""妖娆哥""面包哥""高数哥""励志哥""一分哥""苍天哥""真情哥""格子哥""深邃哥""双刀哥""工地哥""热心哥""沧桑哥""丝袜哥""三轮哥""火车哥""奔跑哥""曾哥""春哥"……层出不穷,这些强大的语言现象的冲击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哥文化背后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语言、文化力量和大众心理。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新诗的创作迄今已近百年。今天的"口水诗"与"散文化"泛滥,恐怕与"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这个口号下隐藏的某种进化论思维有关。现代意识不必尽由现代生活、尤其是流水账般的生活堆积来体现。重新思考并寻找真正的"诗质",即真正属于诗的元素因此显得必要。诗人沈奇的一组实验新作显示了汉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也显示了与汉文化的深厚联系。这一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反顾"汉语字词思维","重新认领汉语诗性的‘指纹’及现代诗性生命意识的别样轨迹",并将之在汉语的血脉和族谱中予以消化与再造。  相似文献   

16.
隐喻被视为影响我们理解概念的方式.财经新闻话语中隐喻的构建和使用受到政治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如作为主导性的经济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和改变了社会经济情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话语中两个主要隐喻聚合体将"9·11"恐怖袭击视为强烈影响经济的实体,影射战争,并将经济描述为一个有机体.这些隐喻相互作用,在体现新自由主义的同时,制造了"9·11"事件后美国经济的整体意象.  相似文献   

17.
学习毛泽东思想·…,’’··…‘’‘”“’‘’‘’‘”““‘””’一””’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的典范 勺 —《新民主主义扁”发表二十周年·,,········……光辉的榜样,伟大的言示 —耙念《星思之_又,可以燎原》发表三十周年…教于胜利,就一定能够胜利1思餐(1 .1).夏书章(1.5)·········一张迪惫(1 .11) —履《目前形势尔我仍的任务》········、··…强迪惫王境周修瘤(3.1)帝国主义的逞辑和人芜的越辑 —葫《丢掉幻想:淮备斗争》·,·························……黄春生梁山(3.9)…  相似文献   

18.
"我想当一名数学老师,老师你会不会‘嫌弃'我这个梦想太普通?""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中学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大学的课堂是怎样的?""我现在加试的是物理,不过毕业后想从事管理类工作,大学里有没有综合工科与管理学科的专业?""这里食堂的饭好吃吗?"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的时态不仅具有表征谓语动作发生时间及所处状态的功能,更蕴含了丰富的人际意义。本文以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并将此框架扩大,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纪念9·11事件9周年演讲中的精彩片段作语料,探讨演讲中时态所具有的人际意义。希望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时态的非时间用法,增加表达人际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恐惧之源     
“还有希望吗?”这个问题对候选人而言相当标准,他自己也能想出来。在爱荷华沃茨堡大学的一次露面中,一名外国学生问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关于“9·11”事件以来啃噬美国人心灵,而许多政治家则希望藉此走向胜利的恐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