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结构应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通过对黑龙江垦区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以前数据变化较为稳定,所以选取自2008年以来近六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比较中发现黑龙江垦区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2013-2014年黑龙江垦区年报数据,对黑龙江垦区当前劳动就业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垦区就业再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贵阳市粮食产量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连续六年丰收,2000年全市粮食产量达63.45万吨,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粮食产量48.65万吨,增长30.42%,年平均增长速度达5.45%。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投入产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1996~2008年省际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农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以粮食产量为被解释变量,选择机械动力、化肥用量等作为解释变量,应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求解回归系数,根据回归系数分析了31个省份投入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动力和化学农药对粮食产量影响不大,化肥用量和农业用水量增加有助提高粮食产量,塑料薄膜使用量的增加不能有效的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5.
建国3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粮食生产发展得更快。粮食产量已由1950年的1321.25亿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4073.05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均粮食产量为400公斤,接近世界人均粮食产量430公斤的水平。但从1984午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除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2年-2013年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纯收入及非农业纯收入与垦区人均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纯收入及非农业纯收入与垦区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通过excel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农场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为人均纯收入中的非农业纯收入部分。同时提出了增加收入、刺激消费的相关建议,为垦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因为研究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价格波动的相关关系对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故以1978—2010年反映粮食价格以及农业自然灾害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采用互谱分析方法分析农业自然灾害与粮食价格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受灾率、成灾率和灾害强度波动与粮食价格波动存在相关关系,在短周期波动中受灾率波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相关性最大;在中长期波动周期中成灾率与粮食价格波动相关性最紧密。  相似文献   

8.
在粮食市场化愈来愈明朗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和粮价波动会对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粮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文章收集了1991~2006年中国大陆的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零售价格指数,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粮食价格、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是粮食价格和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存在因果关系,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大于粮食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出贡献高于非支柱企业,从而说明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工业支柱企业的投入,引导和扶持支柱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黑龙江垦区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统计报表制度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粮食生产已由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统一经营转变为以家庭户为主的多层次经营,使基层粮食产量数据的来源五花八门,受地方干扰大,层层上报难,数据质量不高。正因如此,国家统计局已做出决定,今后有关全国及省级粮食产量数字应以抽样调查数据为法定数据,其它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做为内部参考数据。这是国家统计局为了加强抽样调查,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数据质量采取的重要措施。事实上,运用抽样调查来搞准粮食产量数据,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粮食总产量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统计指标,其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粮食总产量的调查精度不高、数据不准,与实际差距很大。据土地调查耕地面积推算,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实际比统计要多约1200亿公斤。这种局面不利于科学指导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需平衡。2003年的粮食价格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粮食产量调查的方法必须改进。我们认为运用土地调查成果是提高粮食产量调查精度的惟一手段。我国粮食总产量的调查精度不高1.我国粮食产量调查方法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调查执行双轨制。据湖南省农调队的同志介绍:粮食总产量,在…  相似文献   

12.
动态     
8月27日,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就粮食产量数据问题复函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内容如下:为避免一门多数和做到向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决定,今后有关全国及省级粮食产量数据应以抽样调查数为准,其他方式取得的数据可作为内部参考数.今年的早稻产量和以后的粮食产量均以抽样调查数对外提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测定与分析文/南京经济学院许承明粮食生产是一个风险行业,它与一般工业生产的最大差别在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并且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年与年之间的变异相当明显。从1955年至1984年的30年里,世界粮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POT-GPD损失分布的农业自然灾害VAR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干旱、洪涝、雪灾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强烈冲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科学估算农业自然灾害给粮食产出带来的风险价值,对预警农业自然灾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农业自然灾害大灾损失的低频高损、数据稀少的特点,采用极值理论中的POT 模型对历史观测值超阀值数据进行建模,运用GPD模型对农业自然大灾损失进行拟合,模拟计算农业自然灾害VAR值,为农业自然灾害预警和粮食安全储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县级粮食产量“以测定产”的实践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贡风涛,刘兴远,陶传芳抽样实测调查是取得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科学性、实用性和省时、节力且不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等优点,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多年来对搞准、搞实粮食产量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198...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粮食生产函数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内蒙古1988~2006年问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自回归与异方差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内蒙粮食生产函数.分析发现:土地利化肥施则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利化肥施用达到极限时,技术进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统计周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多而粮食需求量大,因此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去反映粮食产量的波动状况,进而分析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是我国农业生产遭受较严重自然灾害的 一年,部分地区减产幅度较大,个别城市的粮食 供应比较紧张,粮价上涨,使粮食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进行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证明,1994年全国粮食产量为44450万吨,较1993年减少了2.5%。下面不妨来具体观察粮食减产的情况: 1.夏粮、早稻、秋粮全部减产。1994年全国夏粮产量10400万吨,比1993年减产460万吨;早稻产量4087万吨,减产27万吨;秋粮产量29963万吨,减产713万吨,全年共计减产1200万吨,属五年一遇的减产年度。前四个减产年度是1980、1985、1988和1991年,它们分别比上一年度减产1156万吨、2820万吨、1065万吨和1095万吨。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量数据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农业政策及安排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搞准粮食产量数是当前农业统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我国一直有两个粮食产量数据,一个是层层上报的全面统计数,另一个是抽样调查数,两者互相验证,互为补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由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统一经营转变为以家庭承包为  相似文献   

20.
提高粮食种业分销效率能有效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文章运用长期协整方程探讨了粮食种业分销效率与粮食产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又进一步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分析模式——误差修正模型,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一个变量的变动对另一个变量以及系统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粮食种业分销效率对粮食产量变化具有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