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货币多元化和埃居对日元的策略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霍希贵一、现行国际货币格局的矛盾现行的国际货币格局开始于70年代初,它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以美元为主的多元化国际货币并存;二是浮动汇率制。在这个格局中,美元是主导的国际货币,发挥着作为国际货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世界货币本位、平衡机制、内外均衡和国际协调四个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金本位制和美元本位制展开比较研究,归纳了在不同国际货币体系下世界经济的特点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本位制对大危机,美元本位制对次贷危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将更多地表现出多元化与地域空间均衡化的特征.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旧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向多国共同治理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转变,新兴大国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上升.我国需要适应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充分利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带来的机遇,预防和控制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畅  姜文景 《创新》2009,3(7):78-82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遇挑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又重新提上日程。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简单介绍,分析金融危机凸显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议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前,美国在取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彻底打乱了这种通过国际协议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际货币秩序。取而代之的是,美元、日元、马克和英镑并存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资本主义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内各种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就日元国际化产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将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作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俄印战略关系的政策意义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印三国在基本上由西方大国主导的现行国际体系中没有获得它们应有的地位,这构成了三边合作关系的政治基础,三国能够合作的前提是不挑战体系的稳定。三边合作关系在体系基本稳定单边主义突出的条件下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三方战略合作的悖论在于它是以稳定为前提的,但合作的纵深发展却将破坏体系的稳定,从而失去合作的基础,因而从长远来看,中俄印成为战略盟友的前景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俄罗斯建交七十年来的政治外交关系不断发展,现已逐步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借助国家间的互补关系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并在悠久的合作进程中取得较为瞩目的成就。但在新型大国关系合作理论视阈中考察两国合作,可发现其在合作能力、合作机制、合作维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拓展了两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空间,亦弥补了现行合作的不足,在其建设过程中可从宏观规划、地方合作、互联互通等领域拓宽合作维度。随着两国蓝色合作进程不断推进,建立以"冰上丝绸之路"为新起点的中俄蓝色伙伴关系势在必行。蓝色伙伴关系理念可为深化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内涵、构建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可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点和前景秦相源张颖中俄两国建立和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因而受到国际社会和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主...  相似文献   

9.
战后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国际信贷市场发展迅速,并日益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界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当前国际信贷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国际信贷也取得很大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当代国际信贷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国际信贷的规模不断扩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以及石油美元的扩大,使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信贷获得极大发展,其规模巨大。以国际信贷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欧洲货币信贷为例,5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杨雷 《太平洋学报》2012,20(7):81-90
中俄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同大于异,在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上,中俄具有很多一致性;在政策的演变过程与限制因素方面,两国间又存在差别.中俄朝鲜半岛政策的相近是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战略协作的基础.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协作是东北亚局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减少中俄间矛盾,促进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要求.尽管面临挑战,但中俄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协作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与中俄社会科学家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道路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特别关注,对于两国日益显现的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西方学术界没有、可能也不愿去认真分析和比较,而是忙于指责。在当今复杂矛盾的国际大背景下,中俄社会的政治发展愈发彰显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国际意义。中俄两国社会科学家应携起手来,扩大交流,增进共识,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是各种类型的矛盾的运动,其中有些矛盾达到顶点,以国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前危机"风暴"袭击世界经济,这一说法并非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是严酷的现实.国际经济危机的后果是一目了然的:它们有的同整个人类休戚相关,有的则造成国际经济生活和各国国民经济紊乱.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和地区经济政治形势变化,沉寂多年的东亚货币合作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机,对过去合作经历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未来合作的顺利展开。通过借鉴货币政治学相关研究并使用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全面考察东亚货币合作后发现:美元体系带来的货币困境、制度困境与结构困境共同促成了东亚国家对于货币合作的强烈需求;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历史赋予了"10+3"主导、大国竞争、"东盟方式"等三大特点,其中中日竞争与合作是东亚货币合作内生驱动力的关键,在合作制度层面与金融一体化层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未来中日两国需高瞻远瞩,妥善解决政治分歧,在"互联互通"理念下协同推进东亚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货币金融力量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政治或战略权力。IMF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显突出。在这两个方面占有压倒优势的美国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政治和军事权力的“金融霸权”,它在国际格局的地位重新得到强化。欧元的诞生,不仅使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动,欧盟也将成为挑战美元霸权和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日元国际化的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人力资源竞争为根本的教育竞争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俄教师教育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和成就,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因此,对比研究中俄高师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是及时必要的,而且有很大的可比性、互补性、借鉴性,对两国高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与发展中国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琳 《浙江学刊》2002,(4):183-186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和以浮动汇率制为主流的汇率制度选择自由化,发展中国家似乎摆脱了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纪律和约束。但实际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在储备货币依赖、汇率制度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和抑制国标投机资本冲击等方面均受到不利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发展中国家不公正性的表现,然后深入分析了其根源,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翻译的<普京文集(2002~2008)>中文版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中俄人文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 进入新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俄双方要进一步携起手来,深化睦邻友好,加强相互支持,扩大务实合作,密切战略协作,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为推动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国际虚拟资本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货币本身的虚拟性和国际证券业的迅速膨胀结合在一起,使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金融衍生物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世界性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卷入了国际性的投机活动,并造成了一些大银行的倒闭。一些西方经济界人士已经在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可能性。实际上,发达国家银行业近年来的过度投机倾向,只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础不稳的一个表面现象,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代国际货币的虚拟性发展与国际虚拟资本的运动结合在一起,对各国货币金融当局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又不可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苏治  李进 《求是学刊》2013,40(4):68-75
金融危机后,美元霸权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与真实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输入型通胀、外汇储备贬值等国际金融风险。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摆脱美元陷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正在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步骤。基于对货币替代和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梳理归纳,从现实可操作性、改革成本与利益普惠性的角度比较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合作推出亚元两种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5,(4):9-15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引发了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暴跌。卢布暴跌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等传导机制,引起俄罗斯经济出现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外逃等问题;通过贸易溢出效应、产业联动效应以及金融溢出效应等国际传导机制,引起中亚、欧洲新兴经济体等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对外贸易受到冲击、经济增速下滑;此外,给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丝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抓住中俄新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中俄制造业的互补性,积极推进双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有效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