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2002—2017年毕业的10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及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护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较高,整体就业发展前景较好,专业思想较稳定,从事临床护理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总分高于从事护理教育者(t=3.11,P=0.003)。满意度得分最低的3项是工作收入、工作时数和工作提升机会。建议从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水平、院校加强护理研究生能力培养、用人单位做好护士分层管理、完善绩效分配制度等方面充分发挥护理硕士研究生价值,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15年全国高校老年医学硕士招生、培养及就业情况,为老年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2015年全国高校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总计52所,共招收254人;就业单位为三甲医院的占72.41%;科室去向调查显示老年医学科占51.72%。中国医学院校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差异较大,存在学位设置不均衡、培养模式未脱离内科化、研究方向缺乏老年医学特色、就业岗位不能满足老年医学毕业生人才市场等现象。需要认清招生及培养现状,结合政府、社会与医学院的各项措施,逐步完善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为了缓解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师资不足问题,经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陕西教育学院改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并于当年9月开始招收首批本科层次学生。经过4年培养,通过对首届720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高,符合学校立足陕西、服务地方的定位,工作单位性质比较稳定,就业后基本权益有所保障,且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高、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较强,毕业生对学校开展就业工作成效比较认可,但由于受到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扩招等因素使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处境被形象地描述为"夹心层",其就业成本更应该得到关注。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以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就业成本的主要构成内容及降低硕士毕业生就业成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针对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的基本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社区、重大科研项目单位、重大工程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等高校毕业生公益性岗位开发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针对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合肥市211高校和985高校503名理工科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及其与群体性质、应对方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况比较严重,群体性质对就业焦虑影响呈现不同的特点,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退避对就业焦虑的各要素及焦虑总分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还发现,在就业焦虑方面,存在学院类别和有无找工作经历的差异,而且差异十分显著。文中最后给出若干应对研究生就业焦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硕士研究生能否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文章通过搜集样本数据,总结分析某大学近几年来三十余个专业敷千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结合存在于高校内部的与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紧密相关的生师比因素,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揭示不同水平下生师比数值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影响程度,力求通过调整改变高校内部可控的生师比,为用人单位培养高质量人才.并最终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水平提高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累计未就业人数占23%,2007年比上年同期相比就业率又下降3.93%,作者在肯定了政府公开招考,组织人才交流会等等工作的同时,又对陕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就业与岗位、专业与需求的矛盾,以及非公有单位管理、毕业生择业观念、国家财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提高就业工作认识,加快经济发展、建立鼓励引导机制,加强非公有制单位管理,坚持教育改革与人才开发相统筹,建立就业市场和基地,落实人才经费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进程中,学生满意度是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利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支持、专业教育和导师指导三方面。通过均值比较,发现博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高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背景、内在求学动机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方面的满意度都有正面影响,而理科、工科硕士研究生整体满意度较低。为了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需要针对不同家庭背景和具体情况的研究生开展差异化的培养与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医类研究生初次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只有加强研究生的初次就业心理调适,改善就业心态,才能提高初次就业竞争力。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和面谈法对全校190例医学类毕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类研究生初次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出就业心理压力大、心理落差感、盲目感与自卑感、不良就业择业心态等。就目前情况看,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医学类研究生自身四个方面对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试,对研究生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引导,从而提高其初次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过快发展、高校研究生培养体制滞后、用人单位观念的变化以及研究生的就业心态等。要破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局,就要求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研究生自身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就业、推进就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于农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和行业实际,农科研究生就业更不容乐观.对2002-2006年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逐年降低、就业结构不断变化、就屯业途径日趋多元化.针对严峻形势,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导向,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面向基层就业,拓展研究生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回收有效问卷905份,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毕业生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搜集对本科教学工作改进方面的建议。通过调研发现中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对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行院校教育和师承模式相结合的中医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符合岗位胜任力目标、具有中医思维的合格中医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文章从卫生人才中介组织的角度就我省历年来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结合相关就业政策,指出今后面向基层就业不失为广大本专科毕业生的一条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高宜文 《成才与就业》2022,(S1):105-105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用细心、耐心和热心,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第一,要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可在巩固合作单位、校友企业等已有的岗位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用人单位群、校友群、行业群等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挖掘新的岗位资源.  相似文献   

16.
硕士研究生因性别而导致的就业差别和薪资待遇差异长期存在。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男生就业率高于女生,签约率低于女生,签约薪资高于女生,三者之间并不是正相关关系。男女生就业与薪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业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内化的社会性别角色及多重因素交叉影响造成的。采取的政策建议为:高校要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创新创业;研究生要与时俱进转变就业观念,到中西部和二三线城市就业;构建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提倡男女平等的就业观念;政府和立法机构要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毕业生特别是女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创办5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居于北京市独立学院之首。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98.19%和98.74%,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了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相似文献   

18.
MTI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而产生的。课题组通过对我省2017届和2018届306名MTI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发现,我省部分MTI毕业生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综合实力欠佳、实操能力缺乏、就业对口率低下、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明确办学定位、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培养特色、提高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等对策,以提升MTI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实证研究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要提高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首先需了解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可靠、可操作、具有系统性的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求职信息,统计分析了信息行业就业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信息学科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高校培养和毕业生自身成长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才市     
《人力资本》2009,(3):95-95
铺售与计算机人才走俏 2月6日,“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石家庄市启动,1300多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求职者突破10万人。往年需求旺盛的钢铁、房产、外贸等行业岗位急剧下降,人才需求最多的岗位是销售类.占岗位总数的28%:其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占岗位总数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