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舆情工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包括舆情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汇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四项内容.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舆情工作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制、队伍保障机制、舆情预警机制和干预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校园BBS、贴吧、各种社会论坛等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发表言论、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做好高校舆情分析及引导的内在要求。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高校要充分认识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重要性,大力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做好网络信息员人选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管理机制。通过对网络评论员队伍的不断规范,更好地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关注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发展动向业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生成机制,具有开放性与虚拟性、复杂性与多元性、即时性与交互性、波动性与非理性等特征。当今,大学生思想发展呈现出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引导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关节点。因此,多视角探索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无疑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以及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舆情主体自身特征有密切关联。从高校网络舆情诱因的分析视角来看,青年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其理性认知能力不足、自我及社会认同受挫、从众心理明显、被边缘化的现实及猎奇心理和娱乐态度等特征经过某些相关敏感事件的催化及自媒体的传播,就有可能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社会体制、多元文化背景、公众话语权缺失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做好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主体的引导工作,就必须在深入分析和把握舆情主体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以疏代堵”的互动对话机制、“因势利导”的舆情引导机制、“以情人理”的多重教育机制以及“理性、自省”的自我调试机制,以期多层面教育和引导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及舆论走向,营造开放、包容、平等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问题源于文化失调。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文化失调的现象。而构成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要素的文化失调,影响着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制约着高校网络舆情正面效力的发挥。以文化调适推进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建立,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各要素,最终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校突发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引导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突发舆情存在潜伏态、激发态和消退转化态等三种存在状态,而且高校舆情不同状态间可以发生发展演化.高校要充分把握舆情的发展演化规律,及时做好突发舆情的引导管理,确保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高校网络舆情,即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和谐的网络环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形象,影响了高校的育人环境,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审视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现状以及众多影响因素,探寻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途径,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新形式在我国有着特殊之处和研究价值。加强对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并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和管理,是当前社会治理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也是促进网络社会参与、提高社会认同、维护社会安全的必然选择。而客观分析当前网络舆情的治理状况,为提出合理对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怀雨  杨哲  穆森 《国际公关》2024,(5):149-151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热衷通过网络参与社会舆情。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及思维等因素,出现各种形式的网络舆情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视。新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关系高校的和谐与稳定,还影响意识形态教育。本文分析了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不足之处,提出具体建设路径,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成功建构,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舆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介是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使用互联网也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与其他群体网络舆情的特点,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日益增多。网络舆情管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现状,提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机制,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正向引导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将大众带入全媒体时代,也将高校网络舆情推向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关乎校园的安全稳定,也关乎大学生对高校声誉的评价、对自身行为的理性认知以及对社会的情感投射。本文以梳理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作为逻辑起点,厘清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掌握舆情治理的主动权、遵循舆情回应的基本原则、建立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提升舆情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素养等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和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网络舆情有效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一定程度完善了思政教学方式。网络舆情视域下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既有机遇又充满挑战。因此,研究网络舆情的内涵,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带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思政教学思维,夯实大学生主体地位,壮大网络舆情教学队伍,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综合监管能力,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詹永珍 《国际公关》2023,(18):173-17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获取、传播信息愈发便捷,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和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尝试从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类型入手,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进行细致阐述,并围绕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开展现状,提出构建完善舆情引导机制、积极搭建宣传引导平台、建立专门舆情引导队伍、重视学生思政网络教育等措施,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与处理,也希望阐述内容可以为其他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提供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是当下高校管理的常态工作,若处理不当将损害高校的整体形象,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危机传播理论为视角,探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及危机管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是一个危机信息驱动的过程,主要分为危机爆发前、危机爆发中和危机爆发后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危机信息的传播特征,我们可建立并逐渐完善高校危机声誉的管理机制,以在需要时可随时启动危机应对响应机制,建立良好的危机形象修复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研究的主阵地,具有主体多样、形成快速、交流活跃的特点。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研究,提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网络舆情研究是舆情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研究方法还不尽完善。内容分析法是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网络内容分析法为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工作提供了方法支持。建立一个合理的工作框架对规范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博聪 《国际公关》2024,(4):191-193
相较于现实社会,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社会中公众发言门槛低、发言机会多。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更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大学生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由于社会经验匮乏,思想不成熟,容易发表过激言论。高校应当肩负起舆情监控职责,发挥舆情监控作用,提高大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水平。本文从目前网络舆情现状入手,总结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构建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以提高大学网络舆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已经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校网络舆情行为与各个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性别、出生地、性格、政治面貌、上网时间、家庭成员、专业类型、感兴趣程度、发泄情绪频率、情感因素、事件话题热度在不同程度上、不同方向上影响高校网络舆情行为。建议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学校信息发布、培养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提高网络道德等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