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干族是清末中国西北回族移民的后裔,自进入中亚地区后,从文化层面上接受了周边民族文化,主要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塑。东干讽刺文学借鉴了俄罗斯讽刺文学的主题与艺术手法,吸纳了俄罗斯批判现实社会的传统文化基因,从而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同时也拓展了东干文学的艺术领域。东干讽刺文学之所以繁荣,除了受俄罗斯讽刺文学的影响外,也是东干作家文化自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裔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俄罗斯文化影响了东干文学的语言、题材和风格。研究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的特殊关系,对思考世界华裔文学的相关问题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世界华语文学的概念,将东干文学定位为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勾画了东干文学的演变历程,把民间文学与俄罗斯文学视为东干书面文学发展的两大动因,并从拼音文字、语言、文化等不同层面揭示了东干文学独特的研究价值.由于中国文化是东干文化的母体,因此中国学者具有别国学者无法取代的研究优势,中国研究者能破译东干语中的某些文化密码,在对东干语言、文化、文学的看法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与其他国家学者不同的观点,预见了世界东干学研究中中国学派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东干文化变迁不仅是与周围民族长期持续而直接接触的结果,也是在外因作用下的文化选择与制度创新.东干群体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运用原有知识与新的物质环境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增强了民族实力,也重构了民族文化体系.中亚的物质、文化环境与东干人固有文化特征相结合的适应性文化选择决定了东干文化变迁的方向,而该民族文化变迁的动力则来自于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及其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亚东干文学一方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由于处在前苏联多民族文学的文化语境中,它也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化的历时传统与共时语境影响下,东干与俄罗斯战争文学在英雄主义主题、人道主义的叙事视角及悲剧的审美意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东干战争文学又受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与中国回族独特的民族心理的影响,凸显出一些独特的民族精神个性.  相似文献   

6.
中亚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裔文学艺苑中的一支奇葩,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色彩不但显示了其在世界华裔文坛中的独特性,还启发我们思考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俄罗斯文化、东干亚文化与世界华裔文学的关系。深入研究中亚东干文学,对世界华裔文学研究具有拓展新领域和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积极吸纳着俄罗斯文化的精华和异质因素,不仅从文学语言、文学思潮、文学题材、文学主题等显性层面深受其影响和重塑,而且受到俄罗斯文化精神的潜在濡染,主要体现在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底层民众生存境遇所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对本民族文化强烈的批判意识等方面。这不仅是俄罗斯文化对东干作家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深层浸润的结果,而且彰显出异质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所表现的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回族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有两个不同向度:中亚华裔东干族文学和中国回族文学。解读两族文学中的共有意象和文学成长环境会发现,虽然两族文学同根同源,但在民族性建构方面,东干文学偏向中国汉文化色彩,回族文学注重伊斯兰文化特征。以互为参照系的方式观照两族文学,还会发现东干文学对弥补回族文学发展断裂性的民族文献价值,以及“寻亲文学”、“寻根文学”等两族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中亚东干文学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论文从独特的东干拼音文字、以中国西北方言为基础的东干语言、将中华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伊斯兰文化融为一体的东干文化、民俗色彩、美学风格、作家文化身份等层面,论述了世界华语文学中东干文学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东干作家阿尔里·阿尔布都创作的小说《惊恐》与唐传奇《三梦记》中的"刘幽求故事"有着惊人的相同故事结构,两者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东干小说作家是在苏俄文化环境中开始文学创作的,通过比较,依然可以看出东干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之间的继承关系。东干作家一方面可以通过前苏联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另一方面通过东干民间文学,尤其是通过东干民间说书人的表演可以接触中国传统小说。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省的盘县,有一说布依话的所谓水族文化群体。其民族成分是20世纪50年代他们自己认定的。这是处于边缘文化状态中发生的"文化漂移"现象。本文从实际的田野调查中表述了它们的基本文化状态,解读了它们文化的布依族性质,以及文化的边缘性质。研究了其"文化漂移"的基本原因以及盘县说布依话的所谓水族的文化边缘性。  相似文献   

12.
河湟“花儿”以其古朴原始的风貌,体现了青海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河湟“花儿”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大对河湟“花儿”传承与保护的力度,使之成为西部民歌中的标志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中亚东干族诗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大致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传统诗歌阶段 ,形式不拘一格、鲜活生动 ,内容说古喻今 ,丰富多彩 ;新诗歌阶段 ,形式较为简洁 ,内容贴近现实。特殊的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特征以及移居中亚后特殊的生存、发展空间决定了东干族诗歌 (以及文学、文化 )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这是作者上世纪80年代撰写的有关中亚东干人的田野民族志,可以说是英文作品中研究东干人的先行之作,内容涉及东干人的分布、来源、农庄、语言、饮食、服饰、婚姻及家庭、民居、宗教、个性和民族主义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铺陈,反思东干人的未来。文中提出的东干人的历史记忆、民族认同、族群关系、语言和宗教等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变迁,似乎有了新的答案,可以进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美国黑人流散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评价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柏油孩子》同时采纳了民族主义和流散文化的理论框架,以神话模式和现实主义相混杂的写作风格建构了个人与文化身份的高度离散的叙事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意义体系,从而精确表征了美国黑人因面对种族、传统和现代性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的,矛盾的意识形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东干族口歌里的民俗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族进入中亚地区虽然已过百年,但仍然保存着我国带去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俗,这从东干族劳动人民语言艺术的结晶"口歌"里就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这对我们深入研究西北民族风情、伊斯兰文化的亲和力以及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移民史、华侨史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刚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3):120-124
朝鲜族迁入到我国东北地区之后,在谋求生存和反抗强权的斗争中,其社会理想发生了历史的演变:在迁入初期他们是以谋求"生存"为理想;1910年朝鲜亡国后,朝鲜族形成了"复国"和"民族自治"的社会理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提出了"新社会"的社会理想;1930年,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使朝鲜族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朝鲜族社会理想的演进,体现了朝鲜族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朝鲜族在实现社会理想过程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内地高校开展民族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内地高校新疆班教育实践与研究有了长足的连步与发展。文章阐述了内地高校新疆班教育的意义,梳理和剖析了新疆班大学生内地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新疆班文化调适的教育策略,并对今后相关研究的领域范围、研究方法及文化育人重要策略等进行了必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