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竞争层次。  相似文献   

2.
亳州方言中的"得"字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从其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维度分析了"得"字单独使用与组合成词的方言语法特色,对亳州方言中"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单独成词时可充当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组合成词时和名词、动词组成合成词,"得"便成为半虚语素。  相似文献   

3.
土族语第三方言区,即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土族所操的语言区。语言学界对同仁土族语统称为保安语同仁方言(保安族在历史上的故居是保安等地)。根据我们的调查,同仁县土族操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一是屯五上、下庄和加查麻三个村的土族语,它是以汉语为基础吸收了大量藏语词语的混合型语言(单语种甲→混合语种甲、乙→单语种乙或丙的演变规律,处于混合阶段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汉语有别,不同于藏语,更不同于保安语(见拙文《同仁土族〈五屯〉语言调查报告》《青海民族研究》〈内部〉1985年第二辑)。  相似文献   

4.
汉、傣语在远古时代可能有同源关系,大约两千多年以来,汉、傣语就一直保持着相互接触,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汉语与德傣语的声母就处于同一历史层次上,因为汉语和德傣语各自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同时渗入了语言或方言中一些复杂的词汇层次,使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同一词有两个或多个语音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认知的同源异形词.  相似文献   

5.
语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盲在说明汉语中没有“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语素成词不成词的提法违反逻辑。所谓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都是真正的词。汉语的词是单音节性质。②词和短语的划分不存在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的矛盾。所谓的语法词和词汇词实际上都不是什么词,而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语”。词和短语划分中出现的问题仍是由“语素”的提出而引起。③全部汉语,包括口语、书面语、科技用语、日常用语以及文言成分和方言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不能为了确立“语素”的存在而对语言材料做种种切割和分离。  相似文献   

6.
古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是联合式复合词的一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顺序可以互调。从语素意义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从词性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一词性,可以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从异序后词义是否改变来看,一种是同素异序同义,另一种情况是同素异序异义;从发展变化看,同素异序同义的两个词,在长期的语言发展中有的消失了一个,只保留一个,有的则是长期并存,是两个同义词。  相似文献   

7.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有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之分,其间的语音差别较大。本文在大量一手保安语语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保安语各个方言土语的语音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研究。从音质特点、音位数量以及具体音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保安语方言土语语音体系之间的差异,以期对保安语语音声学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词群又叫语群,词族,是指由某一相同语素(词)作为外在形成标志,由此与其他语素(词)组合构成的一组意义相关的一群词语的聚合。词群是现阶段汉语新词语中出现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新词语词群内词语的构词法有自己的特色:词群中的词语没有单纯词,都是合成词或短语;类派生式词语逐步增多;定中结构的新词语词群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虚语素"头"的语法地位学术界有不同看法,结合方言情况来考察具有启发意义。古汉语通语中"头"尾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吴方言中"头"尾词的发展演变情况表明,北方方言的"头"尾词是在吴方言影响下产生的这一结论还缺乏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成两个双音词的语素相同,但次序相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阶段所经历的由不稳固、不定型到稳固、定型的语言事实。了解同素异序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本文仅想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行要明确汉字不同于语素。汉字本身不过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只有在被赋予了一定的音和义之后,才能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记号。同一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或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能因为用以写词的汉字相同,就将其视为同素或同词。“语法”的“法”…  相似文献   

11.
论外来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外来词(借词)特别是英语词汇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此表现出了很深的忧虑:这会不会破坏汉语文字的纯洁性?本文主要对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存在的依据、借用的形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着重指出外来词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相反,外来词的借入会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因此人们应该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吸纳外来词。  相似文献   

12.
谈谈侨归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的侨归词是一种特殊的、有着曾被别种语言借用的经历的本族词。译词(意译词)不管是旧词之义的引申,还是新词的创造,都得利用本族语的材料,因而都是本族词,而不是借词(外来词)。所谓"日语借形词"是个不合理的概念,这类词的主体是用汉语的材料构成的表达西语的词义或短语义的译词。当它们处在日语中时,日语语言学也承认它们是汉语借词,即承认其源头在汉语之中。它们回归汉语之后,则已恢复了其本有的汉语词的身份,成为汉语本族词中的侨归词。因此,汉语词典不应把这类词标注为外来词,汉语外来词词典则不应收入这类词。  相似文献   

1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属性.颜色词作为最典型的语言模糊性现象,其模糊性不仅表现在概念上,而且渗透到了文化内涵之中,使颜色词包含了丰富的联想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汉泰语言对比,主要从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方面来分析颜色词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4.
汉英两种语言的分数表达法都可以分为一般形式和特称形式。就一般形式来看,汉语只有一种结构,其它都可看作简略形式。英语有三种结构,其中的一种结构的分母形式是名词性很强的序数词。两种语言分数表达法的一般形式分别反映了它们各自所在文化的一贯特征。而它们的分数特称的分母要么数值较小、要么就是与数词基的数值相关,它们之所以成其为分数特称的原因是,来自其它语言的借词的影响、语言内部词汇意义的影响以及词汇意义的发展。在比较两者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初步类型学推演,得出一些可能的结论,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数词的类型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文化的传播等因素为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词汇互借是语言、文化需求的产物。从英汉词汇互借的方式和内容上可反映出英汉词汇互借对各自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了语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语对英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英语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英语始终受到外来语的影响。本文拟从英语词汇入手,分析外来语影响英语的主要方式及其对英语语音、构词、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方法是从印欧语系语法体系直接引进而来,然而汉语自身所具有的音系、语词、句法结构特征都明显地区别于印欧语系,致使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不能"恰当"地切合汉语语料分析,并造成汉语的词性分类与词的句法功能"两张皮"。这也长期困扰着中国菜名的语词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来分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词与句法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中出现了大量的"过译"现象。"过译"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过度"翻译,而是因英语与汉语语词与句法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一种颜色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常见的色彩词进行比较 ,使大家充分了解色彩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和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但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 ,更要留心它们含义广深的联想意义 ,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及审美情趣等不同 ,由颜色词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往往也很不一致。文章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对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深讨  相似文献   

20.
一些外来词义之所以能顺利"移植"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主要原因在于:(1)汉外对应词词义的不完全对应导致了汉语词义空位的产生;(2)汉外对应词中外语词新义的产生也会导致汉语词词义空位的形成;(3)外来词语直译所带来的汉语固有词或语素(以单音节为主)意义的变化也会形成汉语固有词或语素的意义空位。这也给《现代汉语词典》等语文辞书释义的充实和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