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重视国家政权的建设,重视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机关就很重视法制建设,而且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例如1941年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抗日统一战线的三三制原则,即在边区  相似文献   

2.
在两个《证据规定》中,我国法律首次对瑕疵证据补正规则加以规定。将瑕疵证据界定为介于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之间的一种证据,对其进行补正有法理基础和现实基础。但《证据规定》对补正规则的规范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笔者建议扩大瑕疵证据的补正范围并制定补正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制定行政诚信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诚信是许多国家行政法制度中一项重要的行政活动原则,我国至今还没有这一方面的专门规定。各国在确立行政诚信原则时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规定在一国的行政程序法典中;一是用单行法律规范来规定。在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还不能出台的情况下,制定有关行政诚信的单行法律规范就是一个非常适时的立法选择。我国行政诚信法应体现有关行政道德的规则、有关执法承诺的规则、有关积极行政的规则、有关诚信责任的规则。  相似文献   

4.
在民法典制定中,合伙立法应区分协议型合伙与组织型合伙、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民法总则的民事主体制度中应以组织型合伙、民事合伙为基本规范对象,商事合伙则应规定于商事特别法之中,而协议型合伙应主要受债法规则的调整。商事合伙可以一般适用民事合伙的规则,但民事合伙一般不应准用商事合伙的法律规定,隐名合伙制度也应在民法典中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适当性原则是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实施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判断标准.在监督法上,适当性原则被细分为两种类型外加一个兜底规定,但审查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则并不明确.比照行政法学上的审查标准,适当性原则可以按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纬度展开.前者体现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性以及中央立法权威性的功能预期,操作上要求判定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程序与内容是否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价值上以审查过程的确定性以及审查操作的羁束性为追求.后者体现出保障立法科学性与人民性的制度功能,在操作上兼顾立法的形式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政治正确与社会影响等实质合理性要求,具有灵活性与裁量性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6.
制度是形式化的规则、固定化的规范。中国的地方制度是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多民族国家的特点而制定的。同时,中国又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也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地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诉讼法是调整司法诉讼活动的法律。社会上的纠纷有多种解决途径,常见的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是通过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纠纷的活动。国家为了规范诉讼活动,制定诉讼法,要求法官、当事人、律师和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依照法律的规定从事诉讼活动。严格依照诉讼法的规定行事是国家对诉讼活动的基本要求。而实际上,具体的诉讼行为和法律规则的规定往往有出入,有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并防止政府失灵,美国通过立法对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为义务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依法应履行的义务主要包括建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制定保险规则、提供资金支持、数据收集与信息发布、监督与处罚、协助与合作等.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刚刚起步,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法规、强化政府作为义务、重视程序规则等措施,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责和义务,以法律的强制力确保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将给我国的司法审查注入大量新内容 ,现有的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理论和规则与WTO的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亟待解决 ,应该根据WTO的协议和规则要求 ,增加行为程序的透明度 ,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 ,改革现行的法院体制 ,制定严格的司法审查标准 ,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 关于政治制度的概念,我国大百科《法学》卷表述为:“主要指政权组织形式。”《法学辞典》增订版表述为:“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制定的治理方式方法的总和,即政体制度。”1987年出版的大专院校《宪法教程》表述为:“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有关制度的总称。”而大部分宪法教科书在表述政体概念时,一般采用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的:“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其中的政权机关,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4,(4):19-25
为使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央[2004]3号文件精神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2000]第142号令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2.
赵学昌 《理论界》2012,(7):49-51
在《职业教育法》修订之际,应对职业教育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进行认真梳理和提炼。借鉴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的成熟规定,《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应当采用七章的体例结构,应当明确规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体制,应当明确规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教学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企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比例和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地方立法体制的依据及范围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可以享有一定的立法权.1982年颁布的宪法,对立法主体和立法权限划分作了新的规定,至此地方立法权在我国立法体制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形成了我国现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级多层次分权型立法体制.即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中央级的立法主体是中央机关,它制定的法律除特别规定以外在全国范围内生效.中央级立法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  相似文献   

14.
农地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的过程中由于自然、人工和制度等原因产生增值。以原用途和年产值为核心制定的征地补偿方式分配征地增值收益的"显"分配规则在实践中的可执行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被征地农民、村委会以及土地使用者等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增值收益的分配,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下,形成了扭曲增值收益分配的"潜"规则,刺激了利益相关者对土地增值收益的非理性追逐。但是"潜"规则背离了社会公正与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在不同层面对"显"规则进行系统设计,以缩小或杜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为了适应救灾的严峻形势,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专职的救灾机构,救灾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中央和地方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救灾法规,做到救灾有法可依,赈灾规范有序,特别对救灾人员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力图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救灾高效化。此外,国民政府还实行一系列临时政策,以应对各地多发的灾害。  相似文献   

16.
徐春华 《兰州学刊》2012,(8):127-131
通过动态一致性理论检视我国房地产调控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困境在于其动态不一致性,突出表现为政策制定的相机抉择特征和调控目标的摇摆性。而要规避这种动态不一致性问题,进而构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首要的是重建中央政府的调控声誉,然后制定"动态一致性"的政策规则,同时进一步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考虑调控中各博弈参与方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孟迪云 《理论界》2007,(5):60-62
我国现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未能成为立法的主要方向、现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应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立法,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法及其配套法规,以利于该法律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物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法是调整日常生活的法律,是规定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法律规则,属于私法。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意思自治,即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切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则上国家不作干预。同时,物权法还是有形财产归属法。物权具有三个要点:特定物、支配性、排他性。物权的排他性不仅排除一般人的干涉,更着重排除国家的干涉。制定物权法的重大意义,就在于通过物权法明文规定物权的定义来教育国民。在物权法的关于国家财产的相关规定中,不应规定国有企业财产,只应规定非经营性国家财产。我们应正确认识物权法的作用:物权法的作用是定分止争,它不是保护法。制定物权法的重大意义在普及物权观念。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服务贸易法律调整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文义 《兰州学刊》2003,(3):145-146
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WTO的支柱之一 ,其规则已对中国产生约束力 ,中国只能按照其规定的各项义务、原则和规则适时、适度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但是 ,中国的服务贸易 ,其总体竞争力是较差的 ,至今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对服务贸易的法律调整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现在只能制定或修改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 ,并逐步加以完善 ,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WTO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资源开发中对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分配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矿产资源法>中,通过分析利益分配的法律规定,可以明晰法律规定背后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找出当前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格局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有关规定的法律构想:具体划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事权、财权;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利益划分提供法律保障;加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