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及成就。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科尔沁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整理和收集科尔沁文化数据资源,展示科尔沁文化研究成果,加强了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的建设,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属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在著作权法框架内,针对基础应用型用户、研究型用户和回溯型用户分别构建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送还式服务三种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之职责。  相似文献   

3.
论述地方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采访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文献采访工作的实践,从六个方面对地方专升本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徐州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构建为切入点,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地方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了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资源特色,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服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保存、保护、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诸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船山学是衡阳市最佳历史人文品牌,也是衡阳市地方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船山学文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明了地方文献研究和高校图书馆建设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船山学文献研究建设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如何建设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是许多学人高度关注的问题,曾一度引发了热议。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高校应做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与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地方文化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尽量避免相同专业的相互"踩踏";专业课程设置做到基础文化课与地方文化课相结合,理论课与传习课、拓展课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的任务。而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又是高校图书馆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要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献是组成国家文献系统的两大子系统之一。它所具备的五大特点─—地域性;重复使用性;相对客观性,广泛性和连续性使其既具有重要的情报价值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在地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大学图书馆和地方公共图书馆一样要强化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并尽可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石。新形势下,文献采访工作不仅要选择良好的图书供应商、优秀的出版社,还要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以采集到高质量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方针就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同时合理地补充电子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高校文献资源的服务质量取决于采访人员,采访人员的素质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对个体、民族的教育意义不容抹煞,尤其是其启蒙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为幼儿品德发展提供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性刺激。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保留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抢救和保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迫切地摆在了北京乃至全社会的面前。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主要部分如节日民俗、民间艺术、人生礼俗、民间知识等的产生与传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民间信仰是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之源和生存土壤,提出了要保护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正确地对待和处理民间信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化中最为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财富。分析了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特点、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浅议我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非物质遗产的生存面临着生存环境和传承问题,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资金匮乏问题。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活文化而不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单纯的保护不是非物质遗产发展的最佳途径,而需要合理的利用、适当的创新。本文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保护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保护与开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活动的整合体,其本质是非物质性的活态文化.并依附于人的存在而存在。通过高度人合性的过程,使得文化内蕴与文化表现形式有机融合并向外表达,共同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属性,并反映特定群体的文化生活特征与思维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衍生的物质产物和作品只是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应区别于文化遗产本身。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刚性立法予以指导和控制,也需关注维系、嵌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民族心理、民族认同等,通过自组织规则的补正功能,在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到“刚柔并济”。相关立法对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贡献应体现在保护的法律理念、法定范畴的本土化、法律机制的整体构建、单项遗产及类型遗产立法等方面。自组织规则通过调动和发挥自组织优势,加快人口较少民族族群的自治立法,唤起并强化这种民俗团体共同的“归属感”及“主人翁”意识,以自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与传统美术、音乐、礼仪、节日庆典等民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客家方言被冷落,客家民俗被淡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挑战。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作为学校教育基础阶段的幼儿园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幼儿园的教改活动,搭建家园合作平台,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等措施,形成多种路径共同保护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