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云梦学刊》2010,(1):50-50
《何光岳研究》(余三定主编)于2008年10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2.8万字,分为五部分:何光岳年谱、何光岳学术、何光岳精神、何光岳著作述评和何光岳著作编年。该书旨在梳理和推介何光岳自身的研究成果,宏扬其发愤忘忧、默默钻研、献身学术的治学精神,激励后学,繁荣学术。  相似文献   

2.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1,32(6):120-120
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除著述等身外,嗜书如蠹,兼爱砚石和笔筒。他经年累月,已收藏有各种砚台400余方,笔筒12.0多个。2011年8月,何光岳藏品丛书之二:《何光岳砚谱》与《何光岳笔筒谱》问世,该书收录了何光岳所藏明代紫砂砚、歙砚、瓷砚10方;清代端砚、歙砚、龙云砚、菊花砚、瓷砚88方,余为民国以来的名砚。该书收录的笔筒也多系明清以来的藏品。  相似文献   

3.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3,(1):160-160
著名史学家、收藏家何光岳研究员在重病期间,一手捂着病痛之区,一手清理藏书,数月间整理出《何光岳藏书楼藏书目录》之一,共30余万字,于2012年10月刊印。该书刊列了何光岳藏书楼中14万册书中的明、清、民国及现代线装书中的一部分,包括稿本、抄本、孤本、珍本、善本、微缩本、巾箱本、折叠本等一万多种(册),值得学者们珍藏参考。  相似文献   

4.
毫无疑义,萧兵现象、何光岳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史上无法回避的事实。于是,关于“何光岳现象”,吉林方面正筹建专门的学术团体。而关于“萧兵现象”,除了谭家建、郑君华、赵沛霖、周建忠、胡健、蔡铁鹰等发表数篇学术专评之外,还有一系列通讯专访或书评,从总体上认识、把握、分析,还远远不够。总有一些“困惑”干扰,影响着人们对他的客观评价,同时也诱发了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好奇心与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5.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1,32(4):60-60
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将数十年积累的诗文整理成《何光岳诗文集》,共四卷,280万字,最近已公开面世。《何光岳诗文集》共设13辑,即诗辑、联辑、记辑、序辑、姓氏辑、史论辑、三湘人事辑、戏辑、己事辑、墙报信词辑、赠诗联文辑、交友辑、评论辑。诗辑中收诗词240余首,联辑收对联180余副;诗联写作,  相似文献   

6.
《云梦学刊》2008,29(1)
刘大江任欣欣主编岳麓书社2007年10月第1版字数:610千字;定价:168.00元《洞庭湖200年档案》序何光岳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我在《黄山日报》上连载“徽籍印人漫话”,某一日接祁门县一读者电话,说他有二本印谱,可能是黄士陵的,问我是否有兴趣。兴趣当然有,但何以见得是黄士陵的印谱呢,他语焉不详。我请他寄几张复印件,对方允诺。但复印件上的印风显然不是黄士陵的,老印谱则毫无疑问。因为印谱有手写序文,我认为有价值,便相约去他府上。及见到二本印  相似文献   

8.
比国的来源和迁徙何光岳比国乃商王文丁之子,帝乙之弟,纣王帝辛之叔比干的封地。比地约在今河南汲县(现改卫辉市)北,纣王杀比干后,比人南迁于阳。其后有比氏、比干氏。一、比国的来源比地最早出于文献的是《竹书纪年》:祖乙居庇。《太平御览》卷八十三皇王部引《竹...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的周王朝,分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0年)和东周(止于公元前256年),长达七八百年。李亚农《西周与东周》、赵光贤《周代宗法制研究》、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杨东晨《周人秘史》等专著,各有偏重。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周源流史》,计59章,120万字,是著名农民史学家何光岳力作《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的第10分册。经反复研读,觉得这部史书对周王朝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之处。在周王朝的社会性质和历史纪年两个大问题上,作者敢于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始于公元…  相似文献   

10.
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编理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钟嵘《诗品》,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管窥:《诗品》“网罗今古”与《河岳英灵集》“审鉴诸体,委详所来”的“编纪”观、《诗品》“文质”论与《河岳英灵集》“文质半取”的芟剪标准、《诗品》“掎摭病利”与《河岳英灵集》选本中植入品藻的编集体例、《诗品》“宗流”观与《河岳英灵集》源流比较法、《诗品》“警策”论与《河岳英灵集》的摘句品次。研究《河岳英灵集》选本理论与《诗品》的关系,可以探究《诗品》的传播与接受,也可以追溯殷璠选本主张的文化渊源,更好地认知《河岳英灵集》的诗歌批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姬姓吴国的建立与南迁何光岳周族的支裔泰伯、仲雍,乃姬姓古公父的长、次二子,受封于周原北缘的陇县吴岳,主祭祀天神之职,其后南奔荆蛮,迂回于赣、皖、江一带,最后建都于无锡梅里,形成强大的吴国。其南迁时,似乎负有为周族开拓南疆长江流域,从南面包抄商朝为灭...  相似文献   

12.
宋朝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公元1103—1142年),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抗击异族侵略者的英雄业绩以及“莫须有”的旷古奇冤,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时间的洪流未能冲刷分毫。这一切当然得力于详尽刻画的历史演义小说《说岳全传》。《说岳全传》是一部英雄传奇,论其艺术成就并不算高,但它的影响却令人刮目相看。可与《三国》、《水浒》争夺读者,正因为如此,遂引起异族统治者的恐惧。书于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刊行,半个世纪后的乾隆时代,即遭查禁。但禁而不绝,《说岳》仍然流布于民间,始终发挥着彰忠烛奸的作…  相似文献   

13.
黄山市徽州区的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洪建华长期以来甘于寂寞,勇于攻克竹刻技艺的深浮雕难关,新近他创作的《竹林七贤笔筒》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性收藏。作品成功再现了明清竹刻艺术风采,传承了故宫收藏脉络。故宫是中国最高的博物院馆,收藏的艺术品水准是最高的。《竹林七贤笔筒》是故宫上世纪50年代以来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它展现了——洪建华竹艺之路。  相似文献   

14.
荆振初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6):F0003-F0003,F0004
1944年出生于山东海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擅画花鸟动物。近年来于“黑虎苑”潜心研究画虎艺术,探索出工笔、意笔相结合的“丝被法”,作品追求激情雄浑。苍润博大,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中央电视台及黑龙江电视台曾有专题报道,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界》、《美术大观》、《中国书画报》、《黑龙江画报》、《收藏》等期刊。  相似文献   

15.
友人:首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通天塔》在完成11年后历经艰难终于正式出版。张远山:谢谢!这应该归功于责任编辑岳建一先生和中国工人出版社。如果不是岳先生的慧眼卓识和中国工人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我不知道这部书还要过多久才能问世。这部小说最终没能在文学杂志发表或在文学出版社出版,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通天塔》在文学园地里确实是个身份不明的异类。友人:你是不是说,《通天塔》长期不能发表和出版,不完全是因为文学刊物和文学出版社缺乏胆识,也与《通天塔》在已有的文学格局中确实找不到恰当的位置有关?张远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赵相云,朝鲜族,1947年2月29日生,吉林海龙人。北国书画社理事,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学员,秦皇岛市美术协会会员。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曾任首钢长白机械厂子弟中学美术教师,首钢M工程美工设计师。现任秦皇岛市抚宁县南戴河富强里小区,专业从事油画创作。赵相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孜孜不倦于美术创作,其油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画展,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他的油画《故乡的月》、《黄昏》.《童年》、《金秋》等十条幅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并收到国外美术弄的学术交流通知和个人…  相似文献   

17.
国画     
《青海社会科学》2008,(6):F0003-F0003
张小琴,女,汉族,1955年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曾任青海省建行干部,现为西域书画摄影艺术研究院高级书画师。自幼喜欢书法、绘画.潜心研究始于近十余年。尤其喜欢花鸟、人物,兼学书法。由于多次身临老干部大学进修,在诸多名师指导下,书法绘画不断长进。书画作品曾被国内著名人士收藏,并先后在《中国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及《书画艺术》、《西宁晚报》等报刊发表。  相似文献   

18.
近来有学者新论安徽霍山为古南岳。但战国至秦汉儒家多主江南衡山为古南岳,西汉则以安徽霍山为南岳,自此经学内部出现改经义以附和现实礼制者,如《尚书大传》和《说文》。但南岳衡山仍在经学内部流传。直至北朝尊《周礼》而重郑注,江南衡山才从经义走入国家礼制。  相似文献   

19.
王野苹,男,1092年生于河北省,77年考入河南安阳师专艺术系,学习油画专业,80年留校工作,88年至89年在北京大学进修学习,现任安阳师专图书馆助理馆员。 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美术创作,82年开始发表美术作品,88年6月他创作的水彩画《林园静悄悄》获河南省首届大学文化艺术节“校园采风”美展一等奖,88年9月,他的15件根雕艺术作品在“第一届河南艺术节”中获奖,后被“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并设专柜陈列展出。89年10月,他的两幅油画《春光交响曲》、《硕果》在安阳市国庆美展中  相似文献   

20.
耶拉是我区达斡尔族画家和书法家。一九二五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吉林师范大学绘画系毕业。 解放以后,耶拉同志入内蒙古军大学习。五五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在当时苏联专家指导下的舞台美术训练班学习了两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舞台美术和绘画创作。 他于一九五五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五六年,他为《我们都是哨兵》一戏所作的舞台设计,获得全国舞美一等奖,独舞《雁舞》的舞美设计获内蒙古自治区歌舞会演一等奖。油画《开向新工地》和《嫩江远眺》分别参加一九七四年、一九八○年的全国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耶拉同志的其它美术作品也曾被《人民中国》《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许多刊物登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