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康拉德非常关注人性及人的生存状况,在其代表作《黑暗的心》中尖锐地批判了西方现代社会的荒谬性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通过分析该作品中"象牙"、"丛林"和"死亡"等象征意象,探讨康拉德在《黑暗的心》中如何以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演绎人由善至恶的嬗变过程,可以解读《黑暗的心》的异化主题。  相似文献   

2.
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被看作是古典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分界线。这个流派的基本特征是用象征来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象征主义者从平庸的事物中摄取题材,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忽视、否定文艺的社会效应,重视诗的音乐效果和形式完美。他们认为一切事物相互感应,各种感官互通,常从感官相互交错、主客观互融中获取奇异的诗意。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的名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象征主义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普遍遵循采用的一种基本创作美学;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在主调上可以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抑或现代主义的区别,但象征主义都是它们共有的审美构成。象征主义在中国,总体上说是横向移植的产物。象征主义的被引进是现代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发展主潮自觉趋合的表现,是中国文学自五四始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新时期文学也是同样,几乎说不上有哪一位作家没有受到象征主义的侵染  相似文献   

4.
似乎已经过了意气用事地争论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三家谁届文学正宗的时代,保守地将现代主义指斥为洪水猛兽,或贬抑为颓废色情,甚至对现代主义此一现代文学史之基本存在事实干脆别过脸去,这样的论者估计已经不会太多。而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相比虽居旁选支流但有力地推进和丰富了新文学的历史进程,已成为稍具学识的文学史家们的不争定论。因此《1900-1949: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吴中杰、吴立昌主编;以下简称《寻踪》)一书的出版,作为系统清理和爬梳中国现代主义在本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发展中生成演变…  相似文献   

5.
穆木天的文学机遇、文学观念、生活经历和思想情调等因素决定了他的早期诗歌创作绝不仅是象征主义一种方法,而是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相融并存.他的早期诗歌《水飘》就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诗作.《水飘》以抒情的笔调,运用多重叠加的意象,展示了广阔的想象,艺术形式上表现了音乐美和色彩美.  相似文献   

6.
穆木天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木天是在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里浸泡过的,他钟情于象征主义。他的《谭诗》和《什么是象征主义》等论文是对象征主义的感情描绘和理论阐述,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与史料价值。他提倡纯诗,追求艺术美。他的《旅心》从内涵到外延都显示了象征派的品格,但不朦胧不晦涩,易被人接受。加入左联后,他是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其诗风转入大众化、民族化。《流亡者之歌》美学价值降低了,但比其他诗歌会成员的视野开阔一些,题材重大,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流向。穆木天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业绩必将是他的关于象征主义的诗论和创作;而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尚待人们去开掘。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的《变形记》固然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 ,但不能因此就断定该作是“现代主义小说”。若从小说文本的内容到形式逐一进行剖析 ,并与现代主义及其表现主义基本艺术特点进行比照审视 ,即可看出 :《变形记》是一篇寓言小说或者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在诗艺方面的探索是动态、多向而具有开拓性的,经历了早期的浪漫主义到后期带有鲜明倾向的现代主义诗风的转变。徐志摩早期选择以理节情的美学原则,建构起新古典主义的诗歌范式。后期汲纳了王尔德、哈代、布莱克、艾略特等人的现代诗艺,并热衷于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以及后期象征主义诗风,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波德莱尔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的学思想是从浪漫主义过渡到象征主义的一种状态,开启了从浪漫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的新时期。本从波德莱尔对雨果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把它放到浪漫主义学传统中进行更深入的考查,而不只是孤立研究前期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穆旦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的过程,指出其现代主义创作具有不绝如缕的浪漫主义色彩;分析了浪漫主义对穆旦现代主义作品的影响,指出穆旦诗歌独特的艺术美与浪漫主义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关系;分析了浪漫主义思潮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在关系,指出正是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准把握使穆旦的现代主义探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1843年,雨果的浪漫剧《城堡里的伯爵》上演失败。这一事件,历来被认为是盛极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结束的标志。那么,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百年内,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状况究竟如何呢?很少有人继续加以探讨,流行的说法是浪漫主义衰落,象征主义继之而兴,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导。接踵而来的就是各色各样的现代派,一直延续到本世纪50年代的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等,浪漫主义则仿佛消失不见了。浪漫主义,如果单纯看作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流派运动,固然是在19世纪50年代结束了。但是,作为与现实主义相对立而又相联系的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是不会在西方文学舞台上消失的,事实上也从来没有消失过。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对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诅咒和对大自然的歌颂,在创作中特别重视幻想与夸张,这些也都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任何一种流派的文艺创作,不管它打出什么旗号,只要具备和着重地表现了浪漫主义的上述特征,当然属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本文据此立论,试图探讨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除了诗歌创作,泰戈尔还写有大量小说和剧作。泰戈尔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经验,通过《四个人》、《家庭与世界》、《修道士》、《国王与王后》、《齐德拉》、《红夹竹桃》、《邮局》等一系列小说和戏剧作品中的寓意象征性叙事手段,能动运用象征主义的技巧方法和艺术手段,引领着印度的小说和戏剧艺术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原动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异化和人类精神的枯竭、人类寻求自我的失败和丧失自我的悲剧;世界是一片荒谬,充满着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这正是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尽管德莱塞被看作是美国自然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我们从《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等作品中看到了美国梦的幻灭以及被美国梦所异化的荒原般的世界等现代主义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14.
爱伦·坡与法国前期象征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美国美利坚百科全书》、《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简明文学百科》等众多权威辞书中 ,象征主义这一辞条是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 (EdgarAllanPoe,180 9- 184 9)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伦·坡的诗歌、小说及其理论对法国象征主义尤其是前期象征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而反过来 ,法国前期象征派又是爱伦·坡走向世界的桥梁 ,是他们的努力才使爱伦·坡跻身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文学大师之列。  相似文献   

15.
尽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以其反基督教文化为其基本思想倾向和特征的,但基督教文化传统并未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消失或引退,它反倒作为一种沉重的背景影响和制约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决定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并作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不时地回荡在现代主义作家的内心深处,最后又必然体现在他们的创作中.从基督教的面向上帝很容易走向现代主义文学的面对内心,因为二十世纪的西方人在失去了上帝之后,更容易关注、聆听和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经常表现的主题之一是异化,但是,现代主义作家的异化观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却没有多少相同之处,反倒同基督教思想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自从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发表其诗集《恶之花》之后,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纷纷出现。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精神分析、荒诞派、意象派等等文学流派相继在欧美登台。现代主义成了20世纪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旋律。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整个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十分深厚的影响。看到这股强有力的现代主义思潮,有人便提出以下问题:现实主义是否随着现代主义的产生而一去不复返了?现实主义的未来到底如何?其实,这种人对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实质并未认真领会,他们只是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对立起来,把二者看成是格格不久的文…  相似文献   

17.
余华作为小说家的最突出特色是对生命悲剧的深切领悟。他是一个激进的怀疑主义者,能够将现代主义文学范式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穿透世界的繁华、庄重,揭示生存的阴郁、黑暗和苦难是他的擅长。《十八岁出门远行》呈现了余华小说的典型结构:世界的暴力本质及人的生命悲剧。起初,这种结构以血腥、暴力为轴心,从《活着》到《兄弟》却将这种结构表现得更丰富、复杂。余华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现代主义文学结构融人中国新文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的思想与现代主义文学理念大相径庭,使他对现代主义采取了总体拒斥的基本态度;然而,由于共时性的影响,泰戈尔创作中也表现出现代主义因素,包括人性异化的主题,象征、神秘、荒诞、内向化的艺术表现等;同时,泰戈尔对叶芝、艾略特等象征主义诗人表示赞赏和认同,并在反对忠实地记录外部事实、致力于探索心灵的最高真实、追求语言的暗示力量和韵律的创造性力量、重视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强调诗的客观性和诗人感受的普遍性等方面,与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诗学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个性主义的文学主题、异化人性的文学主题和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文学主题,构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大文学主题.人本主义的个体英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自我感伤主义,构成了中国现代个性主义文学主题在美学特征上的两个基本层面.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审美形式的天然亲近,对象征主义审美形式的天然拒斥,构成了中国现代个性主义文学主题的一般美学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以擅长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刻划人物性格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而别具一格,因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国文坛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红字》便是体现霍桑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的重要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