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毅同志的诗词创作,以其独特的思想艺术风貌,使他置身于“五·四”以来最优秀的诗人行列而毫无愧色。他的一些优秀诗作,如《梅岭三章》这样用血泪写成的正气歌,使人联想起历史上同类的不朽名篇,如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于谦的《咏石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毅同志的诗作将越发显出其不朽的思想艺术的光辉。陈毅同志的一生始终和中国革命的历程相伴随。他不仅“横枪跃马经殊死”,而且“秉笔勤书记战程”(张茜《陈毅同志诗词选集编成题后二首》)。这种战士而兼诗人的双重身份,使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把陈毅同志的诗称作史诗,是  相似文献   

2.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的三个理由:(一)《正气歌》内容大体就是苏轼《韩文公庙碑》、石介《击蛇笏铭》的合成;(二)严将军头、嵇侍中血,逻辑有问题;(三)《正气歌》有所本。本文针对以上三点,逐次辨证。在此基础上,对钱钟书《容安馆札记》的"纯粹审美眼光",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这种审美眼光,排除诗人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和道德型范的高低,来评价诗歌的优劣,从而追求所谓艺术成就,是不可能的。最后,结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指出负面的诡谋文化遗产正不断强化着大众的诡谋心理、诡谋习性、诡谋人格,我们必须发扬正气,高唱主旋律,与现代文明接轨,建成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根源     
李根源,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1879年6月6日生于云南省腾冲九保,先世是山东益都人。李根源的父亲李大茂,字蔚然,世居腾冲九保右安街。李根源六岁时,跟随祖母学《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七岁时,父亲教他读《出师表》、《正气歌》、《朱柏卢治家格言》。八岁以后,在家乡读私塾,老师杜子涛常给他讲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故事,称赞:“石达开死事最壮烈。”这给李根源很深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说:“惜其时根源幼无知,不能笔记。”十三岁时,清政府“驻英大臣薛福成之参赞姚文栋、馆员黄致尧两公自缅甸来,抵九保”,找李大茂了解边地情况,李大茂讲述“木邦、猛密事及猛卯、陇川管地被侵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是天京陷落以后长江北岸太平军的重要领袖。他奋战于华北各地,驰驱万里,屡建奇功,使太平天国正朔延续四年之久。最后在扬州瓦窑铺兵败受伤被俘,于狱中亲笔书写自述后,1868年1月5日慷慨就义于扬州。赖文光的自述,虽不过千字,但慷慨如《出师表》,悲壮如《正气歌》。就内容而论,抒写亡国之痛,悲愤溢于言表,可谓通篇血泪;就形式而言,采用四六骈体,读来音调铿锵,堪称字字珠玑。不失为一篇  相似文献   

5.
广东新会县厓山有《正气歌》石碑,其中开头四句云:“天下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渎,上则为日星。”把“天地”刻成“天下”,“河岳”刻成“河渎”。在我接触到有关《正气歌》的资料中,这种异文还是仅见的。该碑立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下款署“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杨以诚篆,提督学校广东按察副使陈(牜岂)建,广州府通判龚良猷刻”,是一方建立较早而且态度较严谨的古诗碑。但笔者认为,这两处异文,其实是误刻,不足取信。正气存于天地间之说,始见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后,沿用渐多。只就宋朝文章而论,北宋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直接引  相似文献   

6.
吴组细是以少数量高质量的小说创作饮誉现代文坛的。在这些作品中,正如他自己所言:在“取材方面,大多写内地农村,其中又以反映农村破产时期动态的居多……”①而这所谓“动态”并非很多左翼小说家所写的革命动态,而是破产时期乡村的经济破产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变动。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将吴组细这部分破产题材小说简称为“破产小说”。这些小说包括《小花的生日》、《栀子花》(1931年)《官官的补品》(193年)《黄昏》《一千八百担》(1933年)《天下太平》、《樊家铺》(1934年)等作品。这部分小说与他早期偏重于心理分析的…  相似文献   

7.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的名篇,但这封书信究竟作于何时,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论家或订于景元元年,或订于景元二年,或订于景元三年。按嵇康在信中曾提到“男年八岁”,这自然指他的儿子嵇绍而言,《晋书·嵇绍传》谓绍“十岁而孤”,如依此推算,则嵇康此信作于他...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中国革命》与费正清的史学倾向陈同费正清(1907—1991年)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是他于1986年撰写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在他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这本书基本代表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总体看法,并反...  相似文献   

9.
任俊华 《船山学刊》2000,(4):94-100
熊十力创立了自己的新儒家思想体系——新易学,成为现代新儒学大师。一、“归本《大易》”的现代新儒学大师熊十力对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大家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归本《大易》”,完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他的哲学本体论建构,学术界一般认为1932年其《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原名《境论》)正式出版就已宣告完成,这是不妥的。他自己在1952年删定的《新唯识论》(壬辰删定本)的《删定记》中就明确指出:“《新论》文言本,犹融《易》以入佛。至语体本,则宗主在《易》。”即使1944年出版《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其哲学本体论建…  相似文献   

10.
建构文学理论中国话语的起点在于恰当的文学概念与术语的使用。正能量作为一个物理学术语,追求精确性的特质使其无法对诗性的中国文学以及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准确表述,因而不是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正气才是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因为它源于《周易》中的"气"概念,经曹丕、刘邵、刘勰、苏轼等文学家阐释发挥,最终在文天祥《正气歌》中定型。这启示我们,只有使用恰当的文学术语,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1936年2月4日来到福州,至1938年3月8日前往武汉,郁达夫在福建生活了两年多.在这期间,他既不象《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作者尼姆·威尔士(即海伦·斯诺)所说的“搁笔不写”、“在文学上已退体”,更不象钱格博士在他的《一个与世疏离的天才》这部研究郁达夫及其作品的专著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一年(指1935年尾以后──引者按),他的文学生涯已告终了。……他自文坛鞠躬下台.”这两篇文章的论断是与事实不符的。郁达夫在福建的两年多,是他创作力旺盛、散文创作丰收的时期。据笔者统计,他这段时间发表了近50篇散文,约有一半是在抗…  相似文献   

12.
我已经说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现象学,而后来的《资本论》则是他系统理论表述的“逻辑学”。(参见拙文:《马克思哲学理论发展的三个制高点》,《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但仔细去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说明和表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同时,他在哲学意义上建构的历史现象学批判也有了进一步更加成熟的表述。与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那种艰难的理论逻辑建构不同,这是将科学的理论思路有条理地呈现出来的过程。在此,我们简要地…  相似文献   

13.
本着重阐述陈子展先生在中国近代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陈子展先生对近代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于他的两部作《中国近代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学史》,在这两部作中,他提出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属于他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这些见解对1898年至1928年这30年间的近代学发展做了有价值的分析与总结。两部作被学术界公认为在中国近代学研究史上具有早期开创性意义,至今不失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谈美》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并且是最完整的表现。朱光潜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谈美》这三本书中。《悲剧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译本自序),而《文艺心理学》才是朱光潜美学的一个综合构架,在这本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他早期的美学观点。《谈美》则不仅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而且如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说,“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  相似文献   

15.
《何炼成文集》于1997年11月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1992年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何炼成选集》后的续集。本书收集了党的十四大以来他所发表的文章54篇,另附对他的论著评论文章17篇,近50万字。我认为,《文集》充分体现了何炼成教授一贯的文风和学风──求实和创新的精神。这里仅举凡例来说明。《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我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观》,是应江苏人民出版社《我的经济观》大型丛书的特约而写的。该文系统论述了他在60年代初所提出的两重含义的生产劳动观点,把社会主义制度下从事科教文卫工作者的劳动列入…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先生的新著《三国演义新探》,是从他20年来发表的大量论文中精选而成的。这部著作的笔墨烙印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有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有思想艺术的探讨,有人物形象的论析,有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内容十分丰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而且长期身兼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倾注大量的精力于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因而,沈先生的研究与新时……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香港时期的文学评论古远清1974年8月至1985年9月,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除去1980年至1981年回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客座任教一年,他在香港沙田住足了十年。这一时期,在港岛丰沛的雨水灌溉下,余光中出了《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蔡先生的嘱托──《蔡元培年谱长编》自序高平叔一这是整整六十年前的旧事。1935年夏天,偶然和蔡先生谈到,广益书局所出《蔡元培言行录》与启智书局所出《蔡元培文选》,编制得太粗糙,建议蔡先生自编一部文集,蔡先生便叫我为他搜集整理,由他自己审阅。同时,...  相似文献   

19.
读邹广文《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邹广文博士近年来一直辛勤致力于文化哲学问题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他在1991年出版的《文化·历史·人》一书,着重从文化哲学基本理论的层面梳理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最近出版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20.
田间:由辉煌而黯淡·苏庆昌一1934年田间迈入大学的门坎,同时开始写诗,第二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未明集》,次年又出版了诗集《中国牧歌》和长诗《中国农村底故事》。这三部作品,当属诗人的早期之作。当时,田间还不满二十岁,正处于青春少年岁月。胡风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