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之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感是个总的名称。里边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四处提到了关于培养、加强学生语感的问题,以此为指导,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新教改中“,语感教学”成了一大热点。本文不赞同“语感教学”的提法,主张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具体包括感知、积累语言;分析、讲解语言;训练、内化语言;实践、领悟语言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在人类的语言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感能力与人的交际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而实际能力又是语言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感训练是语言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图界定语感的定义,分析语感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强调语感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指出:“中等师范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语文课是中等师范学校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不言而喻,它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中师语文如何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5.
吕淑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四处提到了关于培养、加强学生语感的问题,以此为指导,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新教改中,"语感教学"成了一大热点.本文不赞同"语感教学"的提法,主张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具体包括感知、积累语言;分析、讲解语言;训练、内化语言;实践、领悟语言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要革除语文教学中重讲轻练、用烦琐的内容分析替代扎实的语言训练的弊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要强化语言训练,以“导读”为核心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规律;(二)依据学生学习语文过程的规律;(三)突出汉语言本身的特点;(四)探索训练的序列化和操作化;(五)讲究语言训练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最核心、最基本的的任务。但是,语言教学究竟应该从何入手?遵循什么途径?为什么讲了那么多语言知识,做了那么多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仍然起步维艰、容与不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也是中学生产生“语言痛苦”的症结所在。一般教科书和语言教学论著虽然已经做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介绍,经验描述,技巧列举,可是,往往是对已生成的语言进行理论分析,并没有对言语行为的变化过程加以说明。这就给人01一个误解,以为语言基础知识就是语言规律,遣词造句的技巧就是语言能力,熟读和记诵名…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以单元为教学单位,每单元由4课组成:第1课教学日常交际用语,即对话课,第2、3课教学阅读课文和语法、词汇等语言项目,第4课主要进行听和写的训练,并着重复习该单元的语言材料。经过几年对SEFC教材的使用,现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角度,将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到的一些教学方法总结如下。一、演绎延伸法(the deductive method)——处理对话当今外语教学普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 centered class)”,认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靠实践,而不仅仅是讲授语…  相似文献   

10.
语感教学既不同于旧时的盲目依赖直感,也不同于原来的全面倚重分析。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文章分析的套路;其次要正确看待语言理法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对言语悉心感受,揣摩领会到它的意蕴情味,再用理法提供支撑,才能逐步培养起高层次的语感,形成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每年入学的新生都十分纳闷如何进行泛读课的学习.下面就我个人的学习和十余年来的泛读教学经历,从阅读的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训练及养成泛读习惯几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一、领会泛读课的教学目的泛读的目的是扩大词汇,提高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培养独立阅读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大纲"明确规定了小学一年级语感训练的要求,也提示了明确的方法。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需遵照"新大纲"的要求,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耐心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一年级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教师应该依据"新大纲",凭借教材,严格对学生进行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精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五项全能”(听、说、读、写、译),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对语言深入、精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等。(胡文仲:《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然而,从一种教学法向另一种教学法的变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需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从语法——翻译教法到交际教学法的过渡亦是如此。融“3A”于“3R”之中的精读课启发式教学模式,旨在突出精读课“精”之特点,分三步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交…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偏重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教学 ,视修辞为点缀 ,认为只要给学生讲点辞格 ,就万事大吉 ,致使学生作文语言不是干瘪无味 ,就是辞不达意。有的甚至把类似《绿叶与红花》这种含有喻意的题目写成说明文。其实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与各方面的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把修辞做为“支点”,才能达到叶圣陶老先生在《略论学习国文》中所要求的“去掉粗疏的弊病 ,进到精粹的境界”。十几年前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的成立大会上断言 :“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受到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包含着想象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选人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学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赵培芬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这主要应归咎于施教者。如果教师不顾教材的特点,只是一味地讲讲生词、分析分析句子、抄抄主题和段意,甚至把有些需要深刻体会的寓意深刻、文情并茂的完整作品,肢解成零三落四的“语言知识”或是照本...  相似文献   

17.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晶 《南方论刊》2007,(5):111-112
学生积累英语语言材料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创设富于变化的“互动式”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课前预习、教师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探讨精神发挥出来,团体合作意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十余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的研讨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语文教学实现了第二次转变,即变语言工具型为语言思维型.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其深远意义和影响毋庸置疑,不可低估.然而,就大面积而言,语言教学现状如何呢? 有位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语文教学是什么?语文教学干什么?把语文教学看作是文学教育,看作是文化教育,看作是美育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看作是思维教育的议论与作法,真是理不清,道不完.”(《语文教学通讯》)这位老师说出了不少语文教师的困惑和  相似文献   

19.
平几课堂教学中“说”和“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教师不仅要在“写”的方面认真示范,并对学生严格要求和训练,同时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这是因为: 一、平几课有其自身的特色 平面几何是一门以平面图形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其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平几课上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可用口答解决,只要说得对,就能写得对,故平几课上不仅要教师“说”,而且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说”。 二、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只要会解题就行,而不重视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上答问时,经常犯概念错误,就是成绩不…  相似文献   

20.
邓伶 《中文信息》2013,(5):76-76
“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训练同时,应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面对当前中职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