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证明,湖北“616”工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展现出了较高的社会价值,对于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新经验。这些“新”,无疑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近年来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强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在全国首创“616”对口支援工程,全社会共同帮扶民族地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616”工程的实施,创新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整体合力,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贾庆林、回良玉、杜青林等作出重要批示,对“616”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湖北省是民族工作的大省,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之上,近些年来,我们建立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616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得到了党和国  相似文献   

4.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工作是党的民族政策最早、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特殊需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十二五"时期,国家继续执行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国家民委会同财政部、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特殊关怀的重要平台,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197个民族乡,但云南地区各民族团结友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文化不断和谐发展,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现状着手,讨论云南的民族工作中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以及民族团结文化的原因,并从中发掘、整理、归纳经验,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特殊关怀的重要平台,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顾20032003年,湖南省民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民族政策法规贯彻落到实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2003年湖南省成功地召开了全省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经验交流会。帮助会同、慈利、沅陵、石门、江永、武陵源、绥宁等7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数的县区新增了一些民族优惠政策。积极帮助通道侗族自治县筹备50周年大庆。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加强了创办民族团结示范点工作。2、民族资金管理得到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2003年省民委先后开展了“资金效益管理年”活动,实施了为民族地区贫困乡村建设卫生院、学校的“连心工程”和…  相似文献   

9.
正"616"对口支援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新举措,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在各对口部门的倾情帮扶下,利川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4年上半年,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社会规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7%、11.3%、37.9%和14.1%。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08,(7):4-4
要把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转化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动力。要大力宣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生动展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动人场景,生动展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紧密关系。抓住全国各地支援受灾民族地区重建的契机,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为保障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创新民族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探索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新思路,沈阳市民委认识到:城市民族工作应当以“三个有利于”作为着眼点,即──只要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事情,城市民族工作部门都应该主动去做、大胆去干----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06,(4):9-9
根据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对散杂居民族工作,特别是对城市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始终把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保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采取联席会制度、加强市内外联络、运用各部门联动手段、开展各民族联谊活动等措施,对各类涉及民族方面的问题、矛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及时稳妥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具体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事件时,我们坚持做到一不“推诿”,二不“包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支持有关部门正当行…  相似文献   

14.
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争创新作为,荆门市明目标、建机制、强管理、优服务,对城市民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强力推进,使全省民族工作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  相似文献   

16.
"616"对口支援工程(以下简称"616"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民族工作品牌.自2007年实施以来,10年的真情帮扶和持续坚守,"616" 工程推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造福民族地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14,(4):9-11
正今年是我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的第6个年头。6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促进团结和谐,加快富民强省"主线,以团结进步行动为平台,凝心聚力,积极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维护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已成为湖南民族工作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18.
谭兵  张云 《中国民族》2010,(2):32-33
“616”工程,对于恩施市意味着什么? 新年伊始,记者从恩施市了解到,该市自“616”工程实施以来,获得各类项目资金近3亿元,拉动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等10多亿元的项目投资,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束锡红  聂君 《民族学刊》2019,10(1):12-21, 99-101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指出影响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民众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实施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依法治理保障汉藏群众根本利益,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晏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晓刚  陈秋燕  王梦龙 《民族学刊》2021,12(5):50-59, 112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当前,我国政府和学者已从政策、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与应用成果,但也出现了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化”、“单一学科化”的窄化趋势。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认真梳理这些政策、理论与实践脉络,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合理构建其理论体系。具体来看,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依据我国的国情、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行为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学、民族学、预防医学、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的理论与策略有效解决社会心态改善、心理健康促进、公共危机管理、民族团结提升、社会共同体认同、民族文化传承和美好生活实现等社会治理问题,有效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中国特色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