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代步工具,由此,驾驶技能也日益成为了大学生们所追求的一项必备技能,从而诞生了"驾照热"。为适应大学生对驾驶技能的迫切需求,高校可适当开设驾驶技能培训的相关课程,来帮助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  相似文献   

2.
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给刑法理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现有刑法体系无法实现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归责,尤其是如何厘清处于附条件自动驾驶情况下驾驶人过失和系统故障的过错分配与责任归属。至少在目前而言,刑法理论没有必要创设人工智能罪刑体系。纾解自动驾驶事故归责困境的路径为恪守信赖原则以限缩驾驶人注意义务,在被允许的危险理论视角下缓和过于严苛的研发者责任,以及过失竞合责任承担形成研发者为主、平均分配为例外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美国职业能力评价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并评价以国家技能标准制度(NSSA)为主要形式的美国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认为就 我国目前实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言,应同时保持国家技能标准与地域行业标准的合理性,加强职业 能力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国家应在职业技能评价中发挥总体设计和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4.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当前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施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方法.构建及时、明确和可操作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激励有利于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高职教学质量.构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坚持评价管理功能独立化、教师团队评价、“元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统一等应用方法,突出特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多数学者在休闲农业评价研究中,对休闲农业各业态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多使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致使评价体系实用性不强。针对各业态特点,提出在休闲农业业态划分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ANP(analytic network process)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和等级划分。最后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吕家围子民宿农庄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模糊评价在高速公路驾驶行为对交通事故影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事故频发问题,探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对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将各种主要不良驾驶行为作为评价对象,按照综合评价指数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予以量化和比较。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中,影响事故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措施不当、疏忽大意、疲劳驾车、纵向间距不够,超速行驶和其他。该结果与定量分析结论相同,并与专家对该问题的认识相同,说明该方法对此类交通事故影响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评价对科技管理部门、文献信息机构、期刊编辑和科技工作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现状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整刊、忽略论文评价,评价体系各自为政、互不相容。应建立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分标准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自动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其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决策机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产物,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现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体系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奉行以“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标准来判断责任承担的主体,实行以驾驶人注意义务为主的过错责任原则。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增强,自动驾驶系统具备驾驶人的属性,系统生产者的产品责任有替代驾驶人责任的趋势。结合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性对其侵权事故责任认定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黑匣子技术合理界定运行状态,在平衡技术创新与受害人救济的原则下,认定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交通事故侵权由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然而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性的存在决定着它不同于普通产品,因此通过强化生产者的说明义务,建立严格的事后监测机制,规定生产者的免责机制和设置强制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的机制来合理分配损害责任。  相似文献   

9.
替代责任是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基本责任形态,它的存在以机动车保有人和驾驶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为前提.替代责任平衡了机动车驾驶者与保有者以及受害者之间的利益.诉讼中驾驶人与保有人均应列为被告.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起步较晚,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有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应遵循适应性、发展性和多样性原则,其体系的构建最终要解决谁来评、评什么和怎样评的问题.为此,应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建立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重构综合化的评价方法,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科学合理、公平高效且符合现阶段实际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